全书内容来源于编者研究实践和研究成果的提炼总结,主要有基层太子参种植管理经验,又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对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论证与开发升级,内容充实,数据可靠。书稿的出版推广可提升太子参规范化生产、管理意识,为其他中药材的标准化研究抛砖引玉。
当你在厨房里为家人烹制美食,当你在庭院里漫步,当你在田野里远足,你可曾想过,你身边熟悉的一花一木、草根树皮,乃至虫、石,都有可能是治病的良药。《黄博说药》就是想跟各位说说咱们身边这些你或熟悉或不熟悉的中药。《黄博说药》分两部分,总论部分介绍了药性理论,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性、道地药材,以及中药的采集与
《肘后备急方》,又名《肘后救卒方》《葛仙翁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为东晋著名医家葛洪撰著,是葛洪将其巨著《金匮药方》(亦称《玉函经》)“采其要约”,为救卒而撰。梁代陶弘景将原书86篇改编为79篇,复添22篇,总计101篇,名《肘后百一方》。金代杨用道采唐慎微《证类本草》中的部分方子补为“附方”,名《附广肘后方》。
《方药配伍学》是一本根据中药的基本属性建立的完整配伍理论体系的专著。中药是方剂的基本组成,配伍决定方剂的方势和法度,掌握不同中药的性能和作用是学习方剂的基础,在不同的配伍方法指导下,理解药与药在同一个方剂中的内在联系,可以更加辩证地认识方剂的功效,更深刻地理解方剂的深层意义,更准确地把握方剂的临床应用方向。本书以第六版
《皮肤病经方医案存真》医案是作者从每年诊治的上万人次患者中,收集较完整的医案139例,涉及40种皮肤病,不求齐全,但求真实。该书推崇回归中医经典,以经方立规范、古为今用;全书体现“证病兼辨,首辨阴阳,谨守病机,因人制宜,表里同治,针药并施”的临床主线,追求医案“理、法、方、药、量、效、真、益”的统一。该书适用于中西医临
中医学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一种传统医学。《本草纲目》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也是是我国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两部医学古籍之一,在中医的传承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本书选用《本草纲目》部分章节进行推介,希望读者由此可见巨著之一斑。
本教材是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之一。本教材以2020年版《中国药典》为指南,参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中性状鉴别赛项中药品种为依据编写而成。教材紧贴中药行业工作需求,在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学生对中药鉴定技能的掌握与应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本书共分为四个模块:中药鉴定技术基本知
本教材是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之一,分为理论和实训两大部分。理论部分共15章,重点论述了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净选加工,饮片切制,炒法,炙法,煅法,蒸煮法,复制法,发酵、发芽法,制霜法及其他制法等内容。实验实训部
中药方剂学是药学类、药品制造类、食品药品管理类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主要阐述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知识、常用中药基本性能与功效应用、常用方剂组成与功效应用。全教材共分三篇,上篇的主要内容包括中药学与方剂学的基础知识,并增加了少量中成药的介绍,共两章;中篇介绍385味中药,每味中药从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用法用
本书共收录内蒙古大兴安岭药用植物77科272属422种(其中野生药用植物322种,常见栽培药用植物100种),按植物进化顺序分类排序;植物科内属、种按照拉丁学名字母顺序排列。每种植物内容包括中文名、别名、拉丁学名、形态特征、生境分布、药用部位、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资源状况等内容,突出生物资源形态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