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是采集、栽培、保存、展示多种多样植物的主要园地,为了让人们对植物园迁地栽培植物有更直观的认识,《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大全》将以系列丛书的形式,以迁地栽培植物的简要文字描述并配以彩色照片的编排陆续出版。本书内容包括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鉴定特征、图片。鉴于植物园引种历史长、原始记录通常与分类学修订不同步,本书对种的核校
云丘山位于山西省南部的吕梁山与汾渭地堑交汇处,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素有“河汾***胜”的美誉。本书介绍了云丘山维管植物500个分类群,包含476种,4亚种(subsp.),17变种(var.),1栽培变种(cv.),2变型(f.),是作者多年来对云丘山植物的种类、资源及其分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梳理总结,为云丘山植物
云丘山位于山西省南部的吕梁山与汾渭地堑交汇处,是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素有“河汾***胜”的美誉。本书介绍了云丘山维管植物500个分类群,包含476种,4亚种(subsp.),17变种(var.),1栽培变种(cv.),2变型(f.)。作者多年来对云丘山植物的种类、资源及其分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梳理总结,为云丘山植物科学价
广东省水生湿地植物识别图谱200例
高寒沙地常见植物图谱
本书从植物学角度分析了中国食用植物的拓展谱系,以较为生动的方式介绍了各门类食用植物的营养价值,细致描写了在人类生活发展史上,人民大众所发现、利用、培植以及创造的食物。记述了食物名称的由来、历史逸闻、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食用注意点等。文章内容追求知识性、可读性,并尽可能顾及实用性、趣味性。力求使读者感到些许兴味,并从
路文静、李奕松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第2版)》是国家林业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书分为7篇,第1~6篇为基础性实验,第7篇为综合设计实验,附录为实验室安全及实验过程中常用仪器、材料、试剂、数据等的使用和处理。本教材作为植物生理学的配套实验教材,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基本理论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
四川龙门山山脉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青藏高原东缘,是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的天然界线。山体受强烈褶皱和断裂影响,形成了从平原向高原过渡的独特地形地貌,从而造就了该区域独特的和丰富的植被类型。近年来,我们对地处龙门山山脉的四川白水河、龙溪虹口、小寨子沟、九顶山等保护区进行了持续性的野外调查,拍摄了*能反映植物鉴别特征的照片,辅以
本书植物命名均采用英文版中国植物志FOC学名标准,蕨类植物分类系统采用张宪春等的35科分类系统,种子植物则采用恩格勒分类系统,了方便使用,科下和属下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每一种植物配以全株、花果实等的特写高清彩色照片2-5副,所有图片均为作者亲自拍摄。我们力求使本书成为一部融科学性、实用性兼艺术欣赏性的参考资料。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对云南16个州市120余个县市中的102个县市的农贸市场、地方餐馆进行调查,访问各地民间食花能人,对菜食花植物进行实地辨认,精选照片331张,调查到129类菜食花,涉及56个科106个属140种,基本摸清了每种菜食花植物的分布和食用地区,并收集了民间对各种菜食花的采摘、加工、功效认知等土著知识,加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