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汤因比的历史观中,宗教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他认为宗教对于认识人类本性、纠正人类的自我中心是必不可少的。本书是汤因比论宗教与社会关系的著作,可以说集中囊括了他全部的宗教思想。全书分两部分,分别是“高级宗教的萌芽”和“宗教在西方化的世界”,从文化的角度揭示了宗教在世界历史及文明史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宗教的起源、本质及其与其
《宗教学是什么》以通俗浅显的语言介绍了宗教学这门新兴的、交叉性或综合性的人文学科。为了捕捉宗教学这门年轻学科特有的“少年思想气象”,作者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别有新意地浓笔重书“几个理论分支”和“一个核心问题”。“几个理论分支”: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语言学和宗教文化学;“一个核心问题”: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宗教形态的心理学:宗教传统和研究的心理学智慧》探讨和论述心理学和宗教学中关于宗教心理行为的解说与干预。宗教形态的心理学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科学的含义,即科学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科学家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宗教心理的研究。这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二是宗教的含义,即宗教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宗教家按照宗教的方
本成果从汉代宗教信仰的角度出发,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汉墓中的时空隐喻要素以及见诸汉画的神?o与仙谱,重新解读了"孔子见老子"图、济南无影山彩绘陶器、长沙马王堆墓帛画、长沙金盆岭晋墓等诸多墓葬考古材料。尤其是通过大量考古材料与文献对应,论证了汉晋时期一个占支配地位的原始道教修仙思想--"太阴炼形",并通过原始道教
本书第一版就宗教仪式如何适应社区并从生态上规范社区这一主题,以其严谨的实证研究、对系统理论的创新性运用,以及富于解释与启发性的论证,成为生态人类学的一块里程碑。该第二版重印本增加了作者对此书第一版评论的回应,试图发展其方法中涉及到的认识论问题。拉帕波特作为第一代受到斯图尔德影响的人类学家,他从人口、种群、经济、生计等方
《背弃圣约》是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学著作。本书讨论了美国社会的宗教维度,剖析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所建基于上的各种神话,指出其缺陷,认为美国社会正在背离其起初对于社会公正的誓约。贝拉在书中还对现代美国优先论提出了严厉批评。2000年,美国总统授予贝拉国家人文科学奖章,以表彰他为阐释美国社会团体的重要性做出的努力。作为一
本书在广义上使用宗教哲学一词,由此出发,介绍了西方学术传统视域下的宗教哲学、中国传统宗教的特点和西方基督教与中国儒教、道教、佛教和民间宗教的相遇、冲突和相融,突出了宗教间的对话,展现了一种对话的宗教哲学。
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图书《唐代女性与宗教》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9年)的成果之一。全书分佛教卷和道教卷两部分,以墓志资料为主,补之以传世文献、造像记和敦煌卷子,运用女性学的多种研究手法,对唐代女性与佛教和道教信仰问题做了系统而细致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这是一部全面研究唐代女性与宗教关糸的学术专著。
《中国宗教研究年鉴2014》全面反映2014年度中国宗教研究全貌,信息量丰富,收录了本年度学术界的研究精品,概述了中国宗教学的研究成果,展望学科发展趋势,既涵盖了传统宗教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又兼顾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以及新兴学科的研究成果。
进入21世纪,把宗教因素融入对国际关系的研究,从而扩大国际关系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学界的新共识。而在台湾地区,宗教更是弥散在民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要研究两岸关系和台湾问题,必须系统探索宗教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途径、作用方式与社会效能。本书运用政治学、宗教社会学与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