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一战史系列:采用全球性视角,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事、政治和文化进行了全面、详尽的叙述。 第二卷叙述的内容主要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空前规模的战争对各国行政体系、军事动员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战争的发生和持续,首先改变了各国的行政系统运行,文职部门与军方的关系也产生了变化,政府权力的分配不仅取决于制度的设计,在战
剑桥一战史系列:采用全球性视角,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事、政治和文化进行了全面、详尽的叙述。 第三卷集中描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个战场及后方的社会生活,并从整体上介绍战争期间各国的文化以及战争纪念活动。 各章作者从全球性的宏观视角出发,审视了战争期间的人口流动、家庭关系变迁、不同家庭成员的境遇、社会生产分工的变化、难民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年刊,面向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促进和推动国内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而提供的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本书稿为第十九辑,收入18篇文章,设六个栏目。“第一届跨国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选登了6篇文章,这6篇文章选题新颖,行文严谨,符合学术出版规范,所涉主题有“费边社会主义
这是一本马克布洛赫亲笔撰写的回忆录,记录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准确地说是1914年8月至1915年6月这段时间的战争经历。作者笔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鲜活的、沉重的、深刻的。从军事史和军事环境史的角度审视,它也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我们从布洛赫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到,一战不仅有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搏杀,也有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和
作者对殖民主义欧洲中心的否定,和对后殖民批评范式局限的批评,这一共存的双重叙述,使得这部十余年前出版的专著,至今仍具有其重要性,或者说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显得更为重要。 马丁·普赫纳(MartinPuchner) 17世纪至18世纪,中国、日本和香料群岛等远东异域令英国人一度目眩神迷。当时的远东供应着欧洲渴
本书是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著名指挥官利曼·冯·桑德斯将军在奥斯曼帝国(土耳其)担任德国驻土耳其军事顾问团团长的五年的回忆录,还包括一些当时的电报和相关的档案资料等。内容包括桑德斯当时的日常工作的叙述、他自己的感受、战争前后及战争中土耳其军队的一些情况、战争的细节经过等。
英国口述史专家彼得·哈特从1981年起便就职于不列颠帝国战争博物馆,他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对英国的一战老兵进行了183次口述历史访谈。2009年,随着最后一位一战退伍军人的谢世,这些音频材料成为了绝无仅有的战争记录。彼得·哈特以这些记录作为基础,试图重新将个体带回历史舞台的中央,让这些一战亲历者讲述自己最真实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点写历史,主要写大国的崛起历程;下篇重点写战略博弈,主要写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过程。
18世纪北美大陆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七年战争,但是目前诸多已有的著作和视角低估了这一事件对于北美史、欧洲史,乃至世界史的重要意义。本书选择从1754年开始,描绘了这场世界大战,这场战争开始时,易洛魁六大部族的外交失误导致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帝国为了争夺俄亥俄河流域的控制权互相对抗;接踵而至的冲突从北美蔓延到欧洲、加勒比海
著名军事专家徐焰将军从战争要素及战史发展的角度,专业客观的史学视角,重新品评了发生在一战战场的血雨腥风。本书选取有代表性的战争、战役背景加以连接梳理,对战争进程进行必要叙述的同时,对比战争双方实力、战术素养及后勤保障和武器装备等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历史图片与纪实油画的结合,从视觉上真实再现了战争场面,胜利与死亡,血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