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模式,既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美学对现代审美理论的贡献与影响,也深刻地展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在把握现实审美文化变革与文学批评实践的理论价值,对当代审美教育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为指导,探索解决当代审美教育的问题并寻找其出路。
《意象之美:意象阐释学的观念与方法》集合了顾春芳教授比较有代表性的戏剧、电影及其他学术论文24篇,阐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意象的当代意义。全书论述了宗白华、张世英等美学家的美学思想,梅兰芳大师的表演艺术,经典名著《红楼梦》的叙事美学,电影《小城之春》《白蛇传·情》的美学意义…&helli
《西南联大美学通识课》是联大美育的直接遗产,由朱光潜、朱自清两位大师的讲义和学术成果组成,其中包括美学大师朱光潜对美感来源、美的创造与欣赏的系统性论述,以及文学大师朱自清对文艺美学的专门论述。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形象设计概述、美容护肤、化妆技巧、色彩基础、服饰装扮、美发护发、美甲技术,从美学、心理学、礼仪等角度对个人形象设计进行介绍。
本书将美感的哲学方面与生理、心理方面的探讨结合起来,博采众长,吸取各种研究成果,力求对美感的本质与审美活动的规律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与把握。第一部分是美感的基本理论研究,针对美感的概念的历史、发展及争论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从心理学、神经科学的视角来分析美感产生的心理机制,基于心理学的研究视角,重点关注影响美感产生的认知加
本书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中国审美系列讲座讲稿的基础上,由美学与艺术领域学者进一步修改、撰文完善,建构了较为清晰的理论体系,深化了各个主题的思想内涵。全书共十讲,涵盖美学原理及中华美学精神、中国文学之美、中国戏剧之美、中国绘画之美、中国传统工艺之美、中国书法之美、中国建筑之美、中国音乐之美、中国服饰之美、中国礼仪之美等十个
《神思:审美创造的基点》一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作者学术视野开阔,对中外文艺理论、美学理论都很有研究。本书不仅探讨了神思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典美学史上的源流嬗变,而且从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角度比较并阐述了中西方学者对这种特殊艺术思维的本质、发生及对艺术创作的影响的全方位探讨,论证极为严密,
本书是作者30多年学术历程的标志性成果选。前后由七个历史坐标性的板块构成。第一个板块是中国古代文论民族文化成因的研究,代表作是《中国美学的文化精神》。第二个板块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系统建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原理》。第三个板块是文艺学的学理研究,代表作是《美学关怀》。第四个板块是佛教美学研究,代表作是《佛教美学新编》与
本书集中研究德勒兹的差异美学,一方面试图探讨德勒兹哲学基础、文学艺术理论,把德勒兹思想看作整体的同时也将其视为动态的、变化的发展过程,注重其思想转折和回溯,试图将他的思想发展和转变梳理清楚。另一方面以德勒兹差异哲学为突破口进而思考整个德勒兹的哲学思想,更进一步旁及法国当代理论的研究,思考当代法国理论思潮中的对话与争锋,
本书题为“美学的发明”,旨在系统研究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形成过程,书中不但对该学科的学科制度与知识谱系之来龙去脉考论详明,而且对于美学的一些重要术语,如“美学”“艺术”“美术”等概念史的梳理,也可谓精细而全面。同时探讨了中国现代思想语境下美学与道德、科学及宗教的关系,解释了美学问题所关涉的思想谱系。全书资料翔实,所征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