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构建中国自主的电视艺术知识体系为努力方向,立足中国特色的电视艺术实践,综合运用宏观与微观、普遍与特殊、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电视艺术的生态建设、历史发展、理论创新、专业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与现象进行思考与阐释,提出一些浅建。 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电视艺术生态入手,搭建系统研究电视艺术的框
本书收录了姚喜双教授多年来在广播电视语言和语言文字应用等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术成果。成果的编排以时间为序。上编以广播电视语言研究为核心,包括播音风格、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和评价、中国播音史和播音主持教育的研究成果。下编以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为核心,主要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普及方面的系统阐述和思考。从1974年算起,今年是姚
作者青年时期曾以编辑家龙世辉、茅盾的个案研究奠定其出版学术基础,并开启治学生涯。本书精选作者从教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后出版个案研究的精品力作。案例选题更为典型,材料搜集更为厚实,分析揭示更为深刻,精彩呈现了中国当代出版实践中所凝结的知识和文化创造的复杂甚至尖锐矛盾。 走出个案是每一位个案研究者深入个案后的向往。本书思
《传播的现实与超越》是胡正荣教授的第二部自选集。本自选集聚焦媒体融合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传播制度变迁、国际传播与全球化以及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构建等传播学关键议题,系统地展示了作者对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分析和前瞻性思考。 本自选集对媒体融合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思考,分析了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
本书收集了李智教授从事学术研究27年来在哲学、国际关系学、传播学和国际传播学等学科专业领域公开发表的28篇代表性论文,研究议题包括现代性批判、信息化生存、媒介哲学、(国际)话语权、软权力、国家形象、(新)世界主义、人类传播/交流史、文化外交、国际政治传播及全球传播等。这些作品清晰勾勒出作者从人文学科到社会科学的学术发展
本书收录了曾庆香教授多年来在CSSCI期刊发表的18篇论文,分为符号篇、故事篇、话语篇、叙事篇四个部分。符号篇是作者对符号判断、符号崇拜、仪式符号、图像符号的深入阐述。关于新闻讲述什么故事,故事与文化基因如何相勾连,什么故事能引爆舆论等问题,作者在故事篇进行了独特思考。对于谁讲故事,怎么讲故事,为什么讲故事等问题,作者
本书立足学术前沿,关照现实问题,精选了陆佳怡教授近十年来在公共外交、国际传播和数字新闻学领域的19篇中文论文。在公共外交研究方面,厘清公共外交研究脉络,溯源媒体外交概念、建立媒体外交研究框架,论证了媒介化协商是媒体外交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具体应用。在国际传播研究方面,剖析中国国际传播实践的话语策略与路径,将巴赫金的对话理
本书收录了李继东教授近20年来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聚焦于传媒规制变革、国际传播与传播生态等话题,体现了一名学者的学术生命体验历程,也折射出这些年传播学界研究潮流之变。起初作者关注传媒规制与媒介融合、公共服务、全球化交互等关系,随后探索由诸多内外因素形塑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变迁问题。如果说关注现实问题是研究起点,那么理论创
本书汇聚了黄升民教授近二十年来的代表性论文。全书根据论文的主题分为三个部分:广告与品牌、融合与发展、数字与智能。其中,广告与品牌部分探讨广告营销、品牌传播等相关话题;融合与发展部分探讨传媒产业不同阶段的转型升级问题;数字与智能部分侧重于数字化、数据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二十篇论文展现了近二十年来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与变革
本自选集辑录了李舒教授十余年来公开发表的34篇文章。全书以慎思、明辨、笃行为逻辑脉络,记录了作者对新闻传播学理论、实践与教育的思考和探索。上编论道:理论之思,既有立足国家战略,对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整体思考;又有聚焦党报理论,对文风建设、引导力提升、理论传播创新等重要议题的专题思考。中编践律:实践之辨,聚焦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