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全国水利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职业技术教育),是按照教育*对高职高专的教学基本要求和水利专业课程标准,整合传统纸质教材内容和富媒体数字资源的新型教材。全书共分3个学习项目,主要有水文资料整编、水利工程设计来水分析计算、水利工程调节计算等。 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通用性,不仅可作为高职高专水利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
为避免或减轻地裂缝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地裂缝勘查工作,使地裂缝防治工程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安全可靠,服务于国土开发整治、城镇规划和工程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防灾减灾宗旨,根据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原国土资源部2013年第12号公告《关于编制和修订地质灾害防
本标准总共分为八章,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与符号、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铁路与公路、管道工程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地裂缝防治工程设计时除了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本书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实训操作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讲解3dsMax2020进行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的各种知识与技巧。本书共14章,主要包括3dsMax2020基本知识、软件视图的常用操作、3D对象的选择与编辑、二维图形的创建与编辑、三维建模的创建与编辑、镜像建模对象的复制、材质和3D建模的编辑、2D与3D贴图
本书在重力固体潮观测的潮汐、非潮汐理论详细说明的基础上,介绍中国大陆连续重力观测站点,以及连续重力观测台网的观测技术和观测方法,并详细阐述中国地震局如何对台网观测数据进行管理;结合多年来研究成果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将连续重力观测信号进行分类和识别;汇总台网多年来的研究成果,通过两个地震实例来阐明地震预测研究的思路和
核爆炸地震学是现代地震学的重要分支。本书系统阐述核爆炸地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地震学基础知识、地下核爆炸震源物理概述、一维球对称震源理论与模型、地下核爆炸中的非球对称震源机制、空腔爆炸地震效应、地震信号检测分析方法与事件检测方法、地震定位方法、地震事件震级测量与地下爆炸当量估算方法、地震事件识别方法
本书系统介绍基于Godunov格式的有限体积数值求解方法。首先,阐述地表水文水动力物理过程、数学控制方程与有限体积求解格式;重点介绍二维浅水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包括HLLC近似黎曼求解器计算通量、底坡源项法计算底坡源项、显隐式法计算摩阻源项;通过静水重构等方法来实现全稳条件和干湿边界处理。其次,介绍水文产流的表征,通过
本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第二版地球物理学名词,内容包括:地震科学、地球动力学、地球重力学、地球电磁学、空间物理学、地热学、地壳流体科学、勘探地球物理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信息学、灾害学、环境安全军事地球物理学12部分,共6305条。本书对1988年出版的第一版《地球物理学名词》做了少量修改,增加
本书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的“中国-东盟海陆重力异常”等研究项目的成果,通过分析陆地实测空间重力异常数据、海洋船载测量空间异常数据、卫星测高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数据等进行编制。
本书共分8章,第1章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进展及内容;第2章介绍了地球参考框架与水平速度场的基本理论;第3、第4章介绍了地表质量负荷对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的影响和小尺度区域常用时空滤波方法的特性,并以独立成分分析为重点进行时空探测。第5、第6章分别介绍了基于相对强度指数和多通道奇异谱分析的瞬态无震蠕滑、慢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