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含3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中戏表演基础教学的演变和发展做了阐述:自1950年到21世纪初期,培养演员的训练方法在我“演”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观察生活练习”的表演教学的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了表演基础理论,分切出舞台行动学说、判断适应、交流适应、舞台情感等几个方面并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三部分阐述了对斯氏“形体行动方法”的
本书分为理论与政策、科班与剧场、教学与实践和域外视野及其他四个主题。探讨了京剧与现代教育的诸多理论问题,也涉及国家政策对于京剧教育发展的作用,富连成等民国时期科班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对于京剧人才培养的贡献。同时还从剧场、院团、校园、社区等多场所不同人群出发探讨其对京剧演出的推动问题,从国内外多元视域下讨论
《荒诞派戏剧》是戏剧批评与理论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创造“荒诞派戏剧”一词概括20世纪中叶流行于西方的这种戏剧潮流。本书主要论述贝克特、阿达莫夫、尤奈斯库、热奈、品特等多位代表性戏剧家及其作品,以及荒诞派戏剧的传统与意义。荒诞派戏剧力图通过公开抛弃合理的方法和推理的思维,来表达它对人的状态的无意义和理性方法的不适用之
本书内容分为八个大的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辨析“说书”“说话”“平话”“评话”“评书”“评词”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为评书的渊源、发展、流派和师承研究;第三章探讨评书的艺术特征,包括本质艺术特征和一般艺术特征;第四章通过对评书与史书、评书与小说、评书与戏曲、评书与相声等姊妹艺术之间关系的比较,加深对评书本
本书以中央戏剧学院公共课《中国戏曲》教改为视点,从“戏曲德育”“专业知识”“学术方法”“政治修养”四个方面探索高校戏曲思政价值,有史论理论文化讲解,有专题探讨学术互动,有乡村戏曲田野调研,有课堂师生剧本创作。
本书将根据教学目的和难度,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和实际需求,在舞台语言基础训练、技巧提升基础上,以舞台语言技巧系列课程中,戏剧情境语言训练为主,包括一、舞台语言基本功训练,二、舞台语言基本表现手法与手段,三、红色家书系列教学示例,四、双人对白教学片段,在不同的规定情境中进行真实的言语表达,讲述舞台语言(台词)艺
本书根据社会背景的变迁及其对戏剧领域的影响,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起讫时间分别为“1949-1962”“1963-1976”“1977-1999”“2000-2018”。
本书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戏曲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学术书。本书尝试以中国古代戏曲中之“鬼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为切入点,对古代鬼戏之生成及其所反映的民间鬼神信仰、儒释道思想进行阐释与分析。本书认为,古代鬼戏创作受到民间鬼神信仰、儒家思想、佛教思想、道家思想的直接影响,通过形象生动的情节设置反映了古人之“乐生恶死”的基本信
大型原创歌剧《红河谷》故事情节可歌可泣、音乐组合大气磅礴、舞台呈现独具匠心,艺术家们表演精湛,情感厚重而震撼,是民族风格的歌剧精品,是近年来中国歌剧中的一部上乘之作。故事以20世纪初的西藏为背景,演绎了汉藏儿女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和并肩抗战的英雄传奇。面对英国人的侵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纯朴人民同仇敌忾,最后以惨烈的代价
本书是四川省教育厅2018年度教育科研课题《曲艺进校园课程化实践研究以四川清音为例》(川教函[2018]495号)研究成果。本书响应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相关要求,立足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四川清音进校园,从认识和实践两大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