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出水文物保护概论、“华光礁Ⅰ号”沉船出水文物、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华光礁Ⅰ号”沉船文物数字化保护构想、“华光礁Ⅰ号”沉船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华光礁Ⅰ号”沉船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文物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开发、“华光礁Ⅰ号”沉船的复原、“华光礁Ⅰ号”沉船文物的活化利用。
沙埠窑于1956年被发现,1963年被公布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沙埠竹家岭窑址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在发掘的同时,考古队有计划地对沙埠窑历年出土遗物进行了系统整理,本图录的编撰即为考古资料整理的成果之一,主要汇集了2019-2022年出土的各时间阶段文物精品。
海藏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期齐家文化于是手工业生产遗址。其发掘工作是配合武威市海藏湖生态治理(湿地公园)建设而开展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项目,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西南距皇娘娘台遗址2.2千米,西距佛教圣地海藏寺0.5千米,早期出土器物组合与邻近皇娘娘台遗址中房址和早期墓葬出土器物组合一致。海藏遗址齐家文化遗存晚期主要为墓葬,
本书通过介绍以“南海Ⅰ号”为代表的中国远洋商贸沉船的出水,表明中国在历史上是海丝商贸的重要商品产地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动力源。以“南海Ⅰ号”的发现、打捞、考古和出水文物、海贸研究为主线,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案例,充分反映出“中国水下考古”为世界水下考古技术发展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贡献的
渤海是东北亚地区唐五代时期由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新唐书》记载渤海统治的盛期,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有海东盛国之称。近年的考古工作揭示,渤海出土文物的种类,按材质可大致分为陶瓷器、金属器、玉石器、骨角器等。本书即为对渤海文物进行的系统梳理与研究,这些文物,既有渤海自造,反映了渤海自身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
本书把河南的文明探源工作,置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以见河南文明探源的各个节点、特征,及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贡献。深入挖掘河南文明的丰富内容和内涵,力争呈现河南文明探源工作的全貌。重视对文明探源思想和理论的挖掘和考察,以图探讨其对中华文明探源工作的指导性作用。
本书是三门峡刚玉砂厂墓葬的考古发掘资料及相关研究。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对该墓葬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战国秦汉、北魏、唐代、宋金和明清时期墓葬281座,出土各类器物700余件(套)。本书全面、系统地收录了刚玉砂厂墓葬的发掘成果,详细
本书是福建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2010—2020年水下考古调查与保护成果报告。书中介绍了圣杯屿及其周边海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2014、2016年两次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概况、遗址状况和出水文物,2011、2020年两次破获的圣杯屿沉船遗址盗捞案件缴获文物的情况,并通过将圣杯屿沉船遗址出水文物与龙泉窑考古发掘及海外
佛教造像艺术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东汉开始延绵至今,近2000年。在佛造像艺术初入中原之时,保留有大量的域外风格,逐渐至两宋时期形成了完全的本土造像艺术风格,我国佛造像艺术经历了模仿-本土化(局部)-融合-再本土化(完全)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后三国时代(公元534-577),在短短的四十余年的时间里,佛造像
本书在广泛收集辽代壁画墓图像、出土饰物、人物造像、纺织遗迹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探讨辽代服饰文化的特点与演进历程。通过服饰各部分类型和搭配组合的考古学研究,剖析服饰的民族性、等级性等社会属性;在辽代壁画墓分期编年墓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服饰的时空变迁,分区域展示服饰发展演变进程中的阶段性差异;通过与辽代疆域内外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