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文学社团新月社的文化策略。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该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本书中,作者详细论述了新月社的发生、壮大及结束的历史过程,立足于回到历史现
晚明文学家叶向高一直致力于对台阁体的重新倡导与创作实践,以求台阁体重返兴盛。《叶向高与晚明台阁体文学研究》以“叶向高与晚明台阁体文学”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叶向高专人研究、晚明台阁体的复振、晚明台阁体与其他流派的比较等内容。
一、本系年按公元纪年先后顺序编排,同年之内按月日先后排序。所记年月日以公历为准。民国以前各年亦标示中国历史纪年,民国期间标示中华民国纪年。二、《中英文学交流系年(套装上下卷)》编年时间自公元1218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成吉思汗西征引起欧洲诸国震撼始,至2009年英国著名汉学家大卫·霍克思去世止。每年史实内容前均标出该
·《唐五代文编年史》(全5册),唐五代是中国古代文章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其各体文章趋于成熟,文章体裁臻于完备。本项目在对唐五代传世文献的海量搜集和校勘排比、取舍的基础上,首次对唐五代时期的4万余篇文章进行全面的编年整理,揭示了唐五代骈、赋和散文等各文体在各个阶段的存在状况、特点及其相互影响和承上
《日本明治时期刊行的中国文学史研究/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域外传播研究书系》主要对明治时期的日本中国文学史观进行的研究成果。《日本明治时期刊行的中国文学史研究/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域外传播研究书系》依据中国文学史在日本出版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日本汉学发展的客观因素,将史料分为三个时期进行研究;同时将这一时期日本出
《台湾文学中的东北书写/两岸文化研究丛书》从四个方面解读了台湾文学东北书写的文本世界:第一部分为日据时期的“满洲”书写,包括“满洲”与台湾——同质异构的殖民地,“击钵吟”中的“满洲”期待,游记宴乐诗词的“满洲”空白,钟理和的“满洲”实景,林煇焜的“满洲”底色等。第二部分为酷寒蛮荒中的东北精神,论述东北精神的源头,东北精
熊辉著的《抗战大后方翻译文学史论》从抗战文学活动中剥离出文学翻译这一特殊的文学生产和交流活动,认为抗战大后方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文学生成空间,知识分子的内迁、抗战的氛围、区域性和地域性的文化混杂等因素造就了抗战大后方翻译文学的价值及审美取向,体现出译语文化对翻译选材和文体表达的规定性,展示抗战时期各国翻译文学与中
中国文学的历史
1930年代的上海充分表征了现代中国的现代性甚至未来性,同时也呈现出“东方的巴黎”、“冒险家的乐园”等半殖民地的驳杂性。海派文学也因此表现的丰富性,并突出体现为“文学生产与流通一体化”的文学图景。《1930年代的沪上文学风景》源于一次以文学广告为中心的文学史写作,试图借助文学广告这一盏聚光灯,重新照亮一些文学史空间,从
考古新资料与秦汉文学研究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