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中国文学思潮》是作者早期成名作,原题为《悲壮的沉落》,由河南大学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是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学的必读书目。本书对19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进行了宏观上的观照和具体层面的梳理剖析,既描述了文学思潮嬗变的渊源与影响,又概括了文学各体裁的时代特征,如16-19世纪中国文化与
本书以秦汉文学为基底,以不同文学体裁为导向,对秦汉文学展开论述。本书从秦汉文学发展政治和社会背景出发,对秦代的统一与制度和汉代的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介绍,帮助读者了解秦汉文学发展的背景。从文学地理分布方面对秦汉文学的发展情况展开论述,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对秦汉文学有全面的了解。基于秦汉文学发展的不同体裁,先后对秦汉散文、诗歌
该书全面地梳理了台湾文学发展脉络、历史沿革、作家群落、作品样式等,共分为三编:第一编,早期台湾文学——从大陆到台湾;第二编,中期台湾文学——从阻隔到汇流;第三编,近期台湾文学——从主潮轮换到多元共存。
本书对重要的通俗文学流派鸳鸯蝴蝶派予以特别关注,试图抛弃翻案的思路,关注鸳蝴文化的传承方式及其所承担的功能。各自呈现了鸳蝴派发展的某一个瞬间,并尽可能对应近现代文学史的几个关键节点晚清科举废除和报人群体的形成、民初写情小说的理论建设与创作实践、五四围绕文学期刊展开的新旧之争、1930年代鸳蝴文学的新变、抗战背景下雅俗文
本书为作者长期关注中国左翼文学和翻译文学研究的成果。本书聚焦左翼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相关研究,对左翼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传播与接受、评价与意义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究。其中上编对阳瀚笙、蒋光慈、丁玲等作家展开专题研究,分析了左翼文学的不同发展面向及其与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密切历史关联,而下编
有地域文学存在,就必然有地域(区域)文学史的存在价值。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泰州历史悠久,积淀着厚重而富有个性的地方文化与文学。《泰州文学史简编》是一部地方高校的中国语言文学相关专业与课程的建设成果,也是一部地方文学与文化演进史的初步总结。它勾勒了从远古到唐,从宋元到明清,从近现代到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泰州文学的脉络
《南社大辞典》是一部全面、客观、深入反映南社整体面貌的中型工具书。南社是清末民初文学团体。由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发起。1909年11月13日成立于苏州。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早期社员多同盟会成员,曾参加辛亥革命和反袁复辟的斗争;由于社员激增至千余人,流品渐杂,纠纷时起,至1923年解散。以后又有新南社
本书遵循编年体例,时间跨度自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创立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全面记录了学衡派及其成员的活动轨迹。作者利用档案、报刊、日记、书信等一手材料,以学衡派为核心,详细探讨了诸如新式学堂的建立、国语推广、胡适与梅光迪文学改革观点的交锋、院士评选、学衡派的期刊阵地建设,以及相关大学文脉的承继等学术思
本书取曾在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的吴宓先生创办的《学衡》之意,论究学术,涉及文学、文化、语言、电影等研究。主要研究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想史中文学制度的社会思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作家个人生活、历史事实、文学传统与文学创作、文学创新质检的关系研究,文学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文学史对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东北抗联文学综论、作家作品研究和经典文本解读三个方面梳理了历时90年的东北抗联文学创作概况和不同阶段的创作特征;总结了东北抗联纪实文学的创作特点是以“真实性”为精神内核呈现出近历史真实的整体趋向,对于被忽视的东北抗联儿童文学创作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出其重要价值;最后,书稿对《音乐会》《密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