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的政治思想》是“剑桥学派三剑客”之一的邓恩的成名作,也是奠定作者本人以及剑桥学派学术地位的经典之作。 全书对洛克的思想进行了几近“考古式的发掘”,作者强调洛克所处时代与我们今天的时代存在种种差异,并尝试通过分析其政治思想背后的宗教观念论证这一点。 正是洛克的加尔文宗出身与其神学语言使得其思想在今人看来似乎存在
本书收录了当代德国哲学家的论文共七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格与超越;第二部分为黑格尔与现代性;第三部分为秩序和目的论。论文选题主要围绕着人格、自我、自我与他者、自我与虚无、人格与爱、人格与自然展开,彰显出哲学角度下人格在生活世界和历史中的多重维度。
本书稿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完成的一部论著。内容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导论和第一章构成。导论概述近代经验论的知觉解释及其困难;第一章简述二十世纪早期经验论内部解决这一困难的其他途径及普赖斯做出的回应和评述。第二、第三、第四章为第二部分,较系统地展开普赖斯对感觉予料的重新界定、他对知觉行为和物质事物的论述。在每一章的最
本书围绕自由和实践两个概念具体考察了黑格尔在启蒙、实定性、国家、刑罚和财产等主题上的实践哲学思想演变,研究了黑格尔早期的实践哲学思想,揭示出它在黑格尔整个实践哲学体系和德国观念论实践哲学中的地位,同时也阐发了黑格尔早期实践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莱布尼茨文集(第3卷):自然哲学文集
莱布尼茨不仅是西方近代大陆理性派认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而且还是西方近代经验论和大陆理性论的集大成者。其认识论思想在西方认识论史上享有重要历史地位。莱布尼茨的认识论思想在其《人类理智新论》中得到了全面阐述,但在《人类理智新论》写作之前或之后,莱布尼茨还写有一系列重要论著。本文集收录了莱布尼茨16701715年间的19
摩西门德尔松是德国启蒙运动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之一,被称为德国的苏格拉底。《晨时或论神之存在的演讲》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著作。1785年雅可比出版著作《论斯宾诺莎的学说致门德尔松先生的书信》一书,他指出门德尔松好友莱辛向他透露自己信仰斯宾诺莎哲学。雅可比花了较大力气论证斯宾诺莎哲学实质是无神论、虚无主义,并进一步指出其
保罗·阿扎尔在本书中描述了17世纪和18世纪之间的一段历史,以及其间发生的引人入胜的思想变迁。这是一个从神法时代到自然法时代的转折,曾几何时,大部分法国人的思想还是以博絮埃为参照的;但转瞬间,法国人就全效仿起了伏尔泰:这分明是一场革命。 通过研究16801715年间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的伟大思想流派,
孟德斯鸠除了流传于世的《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这三部长篇作品以外,还撰写了很多文章,有的在他生前已经发表,有的在他身后方被发现;此外,孟德斯鸠还留下了诸如《随想录》《随笔》那样内容丰富的笔记,这些由于语言原因而鲜为中国读者所知的著作,对于了解、认识和研究孟德斯鸠,都是极好的第一手材料。本书所选篇目
《民主与领袖》是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最终完成之作。本书对现代状况下民主何以可能以及人性何以可能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通过分析政治思想的类型,对比卢梭与柏克、欧洲与亚洲的不同之处等,表明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案是实现人文化成。白璧德之新人文主义旨在探求内在生活的真理,其要义在于适度,即均衡与温文,而要实现此种适度,需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