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这一艺术形式使用的音乐存在很强的独特性,研究戏曲的音乐,有助于对其进行借鉴和学习,从而进一步推陈出新,对各剧种音乐的规律、法则和技巧认真探讨,加以提高。基于这一目的,作者撰写了本书。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戏曲音乐的理论入门、戏曲音乐的历史寻迹、戏曲音乐的近现代发展、戏曲音乐的声腔与剧种、戏曲音乐的演唱与唱腔、戏曲音乐的器
本书分上下两篇,讲解有关音乐的理论知识,包括记谱法、术语,音程和弦,节拍节奏,调式。上篇包括4个单元10个主题,下篇包括4个单元16个主题;中间穿插了“学习一点通”栏目,每个单元后是练习和答案。
本书共二十个单元,每单元均包含节拍节奏、音程和弦、旋律调式与视唱四部分内容,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构成了横向、纵向自成系统的有机整体。
本书共有16个单元,其内容分别是:音的知识(一)、音的知识(二)、五线谱记谱法、简谱记谱法、节拍、节奏、音程(一)、音程(二)、三和弦、七和弦、调式基础知识、大调式与小调式、调的关系、中国民族五声调式、常用音乐记号、装饰音与常用术语。
本书是一部学术论文集,收录了2020年7月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研究院、中国民俗学会、青海省社科联、青海省文旅厅主办,青海师范大学等单位承办的“西北花儿与高原民俗文化高峰论坛”参会学者的论文,既有对西北花儿历史与现实价值的探究,又有对高原民俗文化的分析。参会学者以先进的理论与方法,深入西北花儿存活的文
本书分理论编、训练编、作品编,针对“阶段性教学”的相关问题,其中理论编分别从声乐“乐器”的构成与“制造”、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发声与共鸣、各技能技巧的协调、声音共性训练与个性训练、声乐技能训练的阶段性、声乐的语言、嗓音保健、声乐训练的步骤进行阐述;训练编分别对歌唱的姿势训练、气息训练、歌唱共鸣训练、语言综合训练、发声曲训
本书由如心音基视唱练耳教研室编写,是在传统的成人专业视唱练耳训练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儿童教学经验。本套教材偏重于低龄儿童(4-6岁)听、唱、节奏稳定能力的开发和提高,并非乐理知识性教材,偏重于训练孩子的感知力。本书设计的生动有趣,配以活泼明亮的绘画,顺应孩童的心理生理的发展,由此提高教学效果,是一套很有创意的儿童视唱练耳
“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声乐)系列教材”,一共收录约400余首作品,涵盖中外艺术歌曲、中外民歌、影视插曲、创作歌曲、音乐剧和歌剧选段,以及少量的现代风格作品,是目前国内覆盖曲目风格、曲目数量最广的声乐教材。教材共10级,分8册,此为其中第1册,教材适应各个难度、各个声部、各种风格的声乐教学。此系列图书于2013年推出,近1
本书是系列中的第2册,乐谱以“简线一体”的方式呈现,适合不同城市、识谱程度不高的学习者。每首乐谱都精心选择了优秀的钢琴伴奏版本,并专门录制了钢琴伴奏音频,方便基层声乐老师上课解放双手,也方便学生能随时随地练习。
该书旨在以国际化视野审视传统和经典,突出“国际化、学术化、经典化”特色的“首届民族管弦乐配器学术研讨会”,围绕近年来民族管弦乐配器法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大会的基本定位及其主要议题,包括:一、当代民族管弦乐配器法的总体特征辨析。二、当代民族管弦乐创作中的个案配器法阐释。三、近代以来的民族管弦乐音色音响研究。四、表演对民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