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寓”是人类历史上常见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主要创作者,中国古代士人出于种种原因,常常不得不进行千里迢迢的流浪和迁移。当他们历经数月甚至数年的旅途艰辛,见识到迥异于家乡的风物景观和社会习俗时,其内心产生的震荡是巨大和深刻的。在自然环境、生存状态骤变的双重压力下,他们创造了大量的文化
本书是一部诗歌集,收入了《诗歌月刊》原主编李云推荐的当代诗歌佳作100多首,包括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育邦、臧棣,鲁奖诗人韩东、陈先发、娜夜等人的诗歌代表作《中年》《河西走廊的雪》,并附有手写稿与精彩贴切的推荐意见。
1970年代末以来的当代诗歌取得了很大成就,产生了大量优秀诗人和优秀诗作,但哪些诗作可以称为名篇仍充满争议,而且显然在可见的时间内无法解决这类争议,那么对本书来说,所谓“名篇”应该是将来时的。书中收录的细读文章多数专为本书而作,但也包括少数旧作。这些文章深入分析了诗作的思想、艺术和感情,多有独得之见。在批评的显微镜下,
作为中国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余华的小说笔调冷峻,对暴力与死亡的主题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以先锋派小说创作出道,通过《活着》走向世界。他的小说不断地展现出对人性的思考,对命运的叩问,对生存和存在的探索,敲击着每个读者的心灵,而这正是今天我们读余华的意义所在。
乾嘉时期出现章回小说的繁荣局面并非偶然,与这一时期的学术氛围、思想态势大有关系,可以说,真正使乾嘉朝章回小说区别于前代的本质特点正是:没有哪个时期的章回小说作者像乾嘉时期那样,如此普遍地具有较深厚的学养;也没有哪个时期的章回小说像乾嘉时期那样,作者学养在小说创作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而要真正理解作者学养,必须关注相应的
本书是马星翼的一部诗学研究著作,书中详尽评点了自先秦以迄晚清的著名诗人诗作,观点新颖,不落俗套;同时,辑录同时代诗人数百家、诗作数千首,可补《山左诗钞》《山左续诗钞》之不足,极具史料和文献价值。
本书收入30篇诗话,每篇均附以相关插图,以南宋温州诗人与温州知州诗人为主,较全面地反映了永嘉学人的诗风,与南宋士人诗词中的心态。诗话主要讲述了诗人的生平经历、学术承袭以及诗词创作。以诗人的诗词作品为纽带,反映了南宋温州地区的文学特色。本书为作者在《温州人》杂志“温州诗话”专栏发表的文章合集,同时作者对文章进行了增删修订
三言二拍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为大众广泛阅读。其中体现了宋代、明代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三言二拍中塑造了文人、官员、商人、僧尼、娼妓等三教九流的人物形象,既有真实的历史人物如李白、王安石、苏东坡等,也有虚构如白娘子、杜十娘等,体现了充满生命活力的市民思想意识。本书《三言二拍:宋明的烟火与风情》从话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更是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与历史真实的密切关系历来是解读这本经典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成书始末、拥刘反曹主题、情节内容的虚实之辨、战争场面描写、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解析《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与文学创作之间复杂而有趣的关联。本书作
本书是对当代陕西文学民间叙事予以研究的第一本专门著作。民间叙事是当代陕西文学的重要基本面之一,作家“现象级”佳作频出,参与、推进了当代中国叙事文学的转换。本书对陕西文学民间叙事的话语特征、功能意义、文化意识、文学传统,以及成就、局限与前景等展开系统性论析,以期对民间叙事的复杂性作出新的阐释,并获得超越地域性阈限的理论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