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遥感原理是为大气科学专业学生的大气遥感原理课程编写的教材。本书共分11章,介绍了大气遥感基础、光学大气遥感、微波大气遥感、声波大气遥感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是在“大气科学中的数学方法”课程讲义基础上修改而成,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微分动力系统、摄动方法、小波分析、偏微分方程数值求解、变分与有限元方法及变分伴随方法等内容。编写过程中注意到了学科交叉,力求做到数学知识处理上浅显易懂,同时也考虑到了相关气象内容的吸收,充分体现本书的气象特色。为方便阅读,各章内容具有一定独立性。《
《大气电与雷电形成和变化》基于多年来作者关于大量已有雷电观测资料的全面分析,结合介质在电场中的特性,从雷暴电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入阐述了雷暴电场形成的机理;利用雷暴电场形成机理,对以往雷电危害防护措施及标准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对雷电危害防护具有指导意义。本专著共8章,包括绪论、雷云介质在雷暴电场中的特性、大气电场的形成
大气化学是研究大气组成和大气化学过程的大气科学分支学科。它涉及大气各成分的性质和变化,源和汇,化学循环,以及发生在大气中、大气同陆地或海洋之间的化学过程。研究的对象包括大气微量气体、气溶胶、大气放射性物质和降水化学等。研究的空间范围涉及对流层和平流层,即约50公里高度以下的整个大气层。研究的地区范围包括全球、大区域和局
大气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本书从全球视角介绍了地球大气组成、现状和发生的化学过程,包括对流层气相化学、气溶胶和云内化学过程、平流层臭氧化学;总结了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化学组分变化及其全球效应,包括短波紫外辐射变化、气候变化和酸沉降。 本书结构简明、层次清晰;内容全面系统、高度概括、信息量大。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环
本书介绍了自由基大气化学、大气表界面化学、气溶胶新粒子形成、气溶胶的吸湿性、气溶胶的光学性质及成霾模拟等大气化学动力学前沿领域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全书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代表了大气化学动力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高空大气物理学(上册)(重排本)》系赵九章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授课程时完成的教学与研究用的参考书。它系统地叙述了高层大气中的各种物理过程,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在1965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下册已编写完成,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出版,书稿散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