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先天综合判断的主谓词的中介或第三者是什么?(简称“第三者问题”)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但一直以来学界对该问题都缺乏应有的重视,更缺乏对该问题系统而专门的研究。本书系统地探讨了纯粹数学、自然形而上学、实践哲学、美学等领域中先天综合判断的第三者问题,并对该问题的来龙去脉做了大致的梳理和阐释。第三者问题的研究对理解和
《俞吾金全集》共20卷,将俞吾金教授的全部作品分为生前出版的著作,生前发表的中文文章、外文文章和遗作三个部分,汇聚了俞吾金教授一生的学术精华,是其哲学思想的全面体现。全集不仅收录了俞吾金教授在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哲学文化和美学等诸多领域的学术专著,还包含了俞吾金教授生前发表的
《自然哲学体系初稿》(1799)是谢林早期自然哲学的成熟版本。谢林从作为无条件者的自然出发,创新性地使用动态原子论模型来解释无机物质,又将物质的起源归入普遍的宇宙有机体的历史中,明确了自然哲学中有机自然的优越性地位。在广泛追踪同时代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理学和解剖学成果之后,谢林以“可激发性”为有机体的核心概念,对“有机体
本书旨在梳理康德批判哲学时期的信念论题。与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的二分法,以及“真善美”的三分法不同,本书视康德批判哲学为理论哲学、实践哲学与信念哲学的有机统一。其中在理论哲学的部分,重点分析信念与知识、意见、认知的根本差异,以及康德由信念之维对至上的存在者的证成问题;在实践哲学部分,侧重考查康德之道德、信仰与既有
本书是布伦塔诺的教职资格论文,也是其一生所著四部有关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专论之一。该书上篇提纲挈领地对由来已久的有关亚氏《论灵魂》中“主动理智”学说的研究进行了批判性考察。下篇则以对《论灵魂》及亚氏其它相关思想独到而充分的解读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有关“主动理智”学说的精微、自洽而不失传承的创发性诠释。该书至少有三个目标:
在该书中,作者独辟蹊径,以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论为基本线索,批判性地考察了费希特在1794,1798/99和1812年三个版本的知识学形态,指明了它们的内在的演进线索。该书指出,知识学的困境与“发展一种同时是存在论的形而上学”这一努力相关联。费希特要求,借助先验哲学的思维方式,不仅仅要去阐明其自身并不“存在”的存在者根据
本书为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拔尖人才项目(BJS2024016)成果。古希腊怀疑论在此前的希腊哲学中有其根源,在赫拉克利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学派甚至德谟克利特主义者等人那里发现很多准怀疑论因素。这构成了古希腊怀疑论的“前身”,本书将在引论部分对此做出阐明。本书上篇部分处理皮浪主义怀疑论问题,重点关注
本书为纪念康德诞辰300周年(1724-2024)献礼;对康德《判断力批判》之第一部分“审美判断力的批判”作出较详细的文本解读;主要面向文学界、艺术界、美育界人士对美学理论和研究的需求。在传统“以康德解释康德”的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应用认知神经美学成果采用“以科学解释康德”的方法,将康德的哲学性概念和阐述与现实审美过程相
本书以康德原著《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为基础,解析康德的先天综合命题何以可能的认知观,以及在对纯粹理性批判的前提下,归趣于理性自律的道德观。分析与解证康德认知与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逻辑推理进路;阐释它在对不同逻辑层次的理性机能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在理论、方法问题上所作出的贡献与存在的问题。以前者为轴心,从纵向探
本书主体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文本导读”讲述了《费尔巴哈论》的历史语境与主导思想、《费尔巴哈论》的文本结构与学术阐释、《费尔巴哈论》的“科学”话语及其在中国的传播;第二部分“现实意义”探讨了“哲学科学”的理论影响与应用哲学的新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与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书后还附有《费尔巴哈论》原著中文译本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