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5章。第一、二章对黔东苗语的有角度空间系统和无角度空间系统进行了宏观的考察和分析。第三、四、五章对空间范畴表达式进行微观个案分析。个案研究分别从空间方所表达、存现句、处所句以及空间位移动词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该部分论述过程中,作者还结合了语言、思维、心理、环境等方面之间的互动互证关系来进行支撑。
本书《彝人论彝:语言·文化·认同》收录了巫达教授多年来研究语言、文化与人类学的精华作品,共计15篇论文。身为彝族人,巫达教授从彝语出发来探讨彝族文化,其中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涉及语音、词源、语法、口语,含大量表格以及彝文、语法结构、汉语的对照分析,文化方面的研究涉及彝族的历史、地理、考古等方面,人类学方面主要探讨了彝族及相关族群的民族和文化认同等。全书视角多元,内容扎实,语言学、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相结合。本书是作者对彝族语言文化研究的一次总结性回顾,是一部关于彝族的人
《汉语方言调查基础知识·莲山摆彝语文初探》体现了邢先生在方言调查方面的理论研究和田野实践的成果。前者是邢先生“汉语方言调查”课程的讲义,着重介绍了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基础知识,既便于教学参考,也可以作为语言调查的入门书;后者(与罗常培合著)记录了云南莲山傣语的语音系统,书中将老傣文与国际音标对照列出,并且对傣语的词汇、语法结构进行了描写分析,是最早的关于傣语方言调查研究的著作之一。
本书以《同音》(重印本)、《文海》《文海杂类》为基础,对西夏文字结构、西夏文文法、语音进行探索,还对西夏文佛经、西夏军事、医药、占卜等文书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西夏人自己撰写的字书、韵书,尝试去复原西夏的语言体系,是目前较为系统地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的著作,对于学者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西夏的语言文字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分为研究篇、译文注释篇、校勘篇三个部分,研究篇主要论证了《文海宝韵》的形制、名称、编纂时间、作者及《文海宝韵》与《五音切韵》的关系,明确了过去专家们难以寻觅、甚至完全否定的入声字;译文注释篇是将《文海宝韵》的西夏文图版进行录文和翻译,并对难懂词汇进行注释;校勘篇主要对《文海宝韵》各类中的西夏文字词进行校勘,纠正了以往翻译的错误。本书不仅补充了一些新的图版,而且还与多种资料进行核对,将几十枚杂类残片拼合、缀联成页,补缀成较为完整的杂类文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收录了王静如先生的原著论文及翻译作品《东汉西南夷白狼慕汉歌诗本语译证》《西夏文经典题款译释举例》等。如在原著论文《西夏文经典题款译释举例》中,列举了在翻译西夏文佛经刊刻题款,特别是对帝王尊号进行翻译时,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汉语的差异性,作者进行了诠释,并对个别西夏文字进行讨论。本书通过对西夏文字与文献的研究与译解,为研究西夏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本书共三册。分别是《白族语言文化释义丛书·日常用语》《白族语言文化释义丛书·谚语熟语》《白族语言文化释义丛书·话语材料》。通过国际音标注音的方式记录白语发音,辅白语朗读的音频二维码,利用在纸质图书为载体,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系统整理白族的语言体系和词汇构成,对白语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和挖掘,将词汇和发音以故事的形式释义语言的内涵和来源,配以音频发音,将白族的文化和历史、生产及生活、风俗与民情等综合地、立体地对年轻一代白族同胞进行白语传承教育,同时也向正在使用白语的白族同胞展现本民族语言背后的文
本书为《满族语言与文化研究丛书·满语系列》分册之一,包括满语修辞格种类及特点、满语修辞的风格、满语修辞的历时发展、满语修辞的文化意蕴等内容。满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世界范围内全球化进程加快,满族传统文化却呈迅速衰退甚至濒危状态。黑龙江大学满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濒危满语、满族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在满语文化抢救调查、专题学术研究、满文档案整理诸方面都取得了优秀成果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本书从语言形态探讨认知发展关系、探讨满语语言类型与认知模式的关系等在学术思想上有所创新。从语言认知类型学框架下探讨满语认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语言特征,对于今后从认知角度探讨满语与阿尔泰语言的同源关系乃至探索认知发展与满语濒危过程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满语形态、语义和概念结构进行描写、分析,利用认知科学的前沿理论对满语形态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和解释,发掘满语族群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可为其他语言研究提供研究范式。
本书系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蒙古勒津文库》丛书之一。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称,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等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大如省、自治区、市县名称,小到镇、村、街道、桥梁名称,还有大量的雅称、简称、别称等。有的地名历千年不变,有的地名则多次更换,每个地名的背后有一段故事,每个地名的后面另有一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