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疼痛青春三部曲:斜阳 人的失格+白痴+青春的悖论(套装全3册)》
发布者:网上馆配会 发布时间:2015/6/17

疼痛青春三部曲:斜阳 人的失格+白痴+青春的悖论(套装全3册)

作者:[日] 太宰治,坂口安吾,织田作之助 著;林少华,岳元坤,叶琳,杨波 译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34759

出版时间:2015-6-1

定  价:96 元

内容简介:

  《斜阳 人的失格》:
  没落的贵族,夕阳般的生活。旧道德的毁灭,是否有新道德的产生?和子和母亲放弃东京西片町的家,搬来伊豆这座略带中国风格的山庄,是在日本无条件投降那年的十二月初。然而生活并不安静,母亲病倒了。这个贵族之家,已经开始没落。
  集太宰文学之大成的《斜阳》,描述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成员的心理转折,交织成对人生希望与失望的透视,激荡出孤独的新生,被誉为“日本的《樱桃园》”。曾创下战后文学作品畅销的记录,“斜阳族”一词作为没落贵族的代名词而广为人知。
  人的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刻画主角叶藏从青少年到中年,饱尝世态炎凉,沉缅于酒色,最后毁灭了自己。太宰治临终前写成的《人的失格》,可以说是他整个一生的自画像,从中可以看到他从多愁善感的少年一步步丧失为人资格的过程,被誉为日本文坛“不朽的杰作”,是太宰文学的“总决算”。
  
  《青春的悖论》:
  “青春”二字,蒙去上部,剩下日月,日月为明。只要有青春,就有光明。但是在光明投射后的另一面,每个人都会反观到自身的阴影。
  敏感多疑、有强烈自尊心的毛利豹一自幼跟随母亲寄人篱下。在考入著名的大阪第三高中后,生活放荡,经历了一段青涩,暧昧不明的初恋,最后又因自尊心叛逆而退学。
  步入成人世界的豹一,在职场上的经历了各种遭遇,在一次执行采访任务中意外地与绯闻缠身的女明星擦出爱情的火花,然而他缺乏对爱情的信心,逐渐被心魔所扰。
  
  《白痴》:
  单身汉伊泽收留了无家可归的白痴女。在美军轰炸东京的战火中,伊泽和白痴女患难与共,发现自己竟然爱上了她。

编辑推荐:

  《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译者林少华最新译作;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起风了》《德川家康》、日本翻译文学奖、野间文艺翻译奖得主岳远坤倾心译作;
  日本无赖派文学旗手太宰治、织田作之助、坂口安吾的代表作品;
  林少华全新译本,首次使用“人的失格”中文译名,17个版本中最权威的译本!
作者简介:

  太宰治(1909-1948),三十九年生命,二十年创作,五次殉情自杀,最终情死,日本无赖派大师,毁灭美学一代宗师。日本战后新戏作派代表作家,生于清森县北津轻郡金木村的一个大地主家庭。本名津岛修治。父亲曾为贵族者员,并在本乡兼营银行。为防农民暴动,家筑高墙,太宰治住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有种内疚和不安感,甚至出现了一种罪恶感,对他后来的小说创作有很大影响。
  太宰治的创作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是1932至1937年,这是左翼运动被镇压的时代。著有短篇小说集《晚年》(1933~1936),共收入40篇,这些短篇都充满了青春时期的热情,多角度地反映了作家自己的主张和内心世界。此后又发表《虚构的傍徨》(1936)、《二十世纪的旗手》(1937)等作品。
  中期是1938至1945年。著有《女学生》(1939),获第四届北村透谷文学奖。此外尚有《童话集》(1945),发挥了作家奔放的想象力。后期是1946至1948年,一般认为,太宰治的后期创作最有成就,战争刚结束,他就发表了《潘朵拉的匣子》和《苦恼的年鉴》等小说,提出了追求“丧失了一切,抛弃了一切的人的安宁”的观点,以农本主义的幻想批判战后虚伪的文人骚客。在他战后的作品中,短篇《维荣的妻子》(1947),中篇《斜阳》(1947)、《人的失格》(1948),被认为是最优秀的代表作品。这些小说发表后,无不引起巨大的反响。《维荣的妻子》写一个出身贵族、生活堕落的诗人及其妻子自甘堕落以示对社会道德的反抗。《斜阳》反映了战后贵族后裔的社会地位日益衰落,荣华显耀的时代已付诸东流的主题。《人的失格》是太宰文学最杰出的作品,取材于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个性情乖僻的青年知识分子,饱尝世态的炎凉,绝望之余沉缅于酒色,最后自己毁灭了自己。从一定角度揭示了现代日本社会人的异化问题。
  1948年6月13日太宰治因对人生感到绝望而投水自杀。他的一生经历了日本革命运动被镇压到日本战败这一大动荡的时代,日本评论家平野谦说:“太宰的死,可说是这种历史的伤痕所造成的。”
  
  织田作之助(1913-1947),1913年10月26日(大正2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市。18岁进入第三高中文科甲类学习(是同校毕业的学生中第一个进入三高的)。同时,醉心于现代戏剧,想当剧作家。
  21岁,毕业考试期间在寄宿处咳血,结果中断学业到白浜温泉疗养。
  23岁,和青山光二等人创办同人杂志《海风》,两年后在杂志上发表处女作《雨》,是《青春的悖论》最初原型。
  26岁,回到大阪,寄居在大姐夫家中,先后在织物新闻社和日本工业新闻社工作,但也坚持文学创作。
  27岁,发表《夫妇善哉》,成为出道文坛之作。
  28岁,发表《青春的悖论》,但在战争时期因“伤风败俗”被政府禁止发行。
  33岁,发表《世相》《赛马》等,是他最得意的两部短篇。《世相》直击战后日本平民无所适从、迷茫颓废的心态,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共鸣。
  34岁,因病情急剧恶化,1月10日与世长辞。1月23日,与先过世的妻子一枝合葬于大阪楞严寺内。
  1984年,大阪文学振兴会设立了“织田作之助赏”,评奖只面向那些人物、题材和关西地区密切相关的新人作品,以纪念这位宛若彗星的文坛巨匠。
  作品大多描绘大阪的平民(特别是流浪者)生活,对战后的混乱世相刻画入微。虽然一般将他看作是“无赖派”的领袖作家,且有“东太宰、西织田”之誉,但他却自称为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作品处处透着平民现实生活中的破灭感与哀愁美。
  
  坂口安吾(1906-1955),本名坂口炳五(因生于丙午年,又于家中排行第五),1906年生于日本新潟县新潟市一个豪族家庭,父亲曾任众议院议员。
  青少年时期性格叛逆浪漫,喜欢阅读讽刺喜剧及巴尔扎克、谷崎润一郎、爱伦?坡、波特莱尔等东西方名家作品,曾因看文学书太多在考试时交白卷被中学开除。退学时在课桌上刻下“余将成为伟大的落伍者,有朝一日重现于历史上”的语句。后去东京就学,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
  1926年,进入东洋大学学习佛教,为求悟道,一度过起一天只睡四小时的生活,结果得了神经衰弱症,不得不靠努力学习梵语、拉丁语等语言恢复健康。
  大学毕业后,1931年发表了小说《风博士》和《黑谷村》,从此成为文坛新星。
  因“堕落论”和“输家哲学”闻名于世。在1946年发表的文艺评论《堕落论》中,他指出:“为了活下去,必须堕落。”他所说的“堕落”指的是要人恢复人的天性。日本战败后,压抑日本人民的传统文化不断解体,他认为这对于日本人和日本文化都是有益的。
  同年6月,发表了代表作《白痴》。该小说被日本评论界认为是“堕落论”的小说化,成为“日本战后文学的样板”。
  他的作品大多涉及战争所造成的人的堕落和放荡,体现了他所倡导的“宁可失败,也不参与现实残酷斗争”的输家哲学。藉此,坂口安吾一跃成为日本战后文学中“无赖派”的旗手,与太宰治等众多名家齐名。
  此外,坂口安吾还是一位推理小说名家,他认为推理小说是“一种高级娱乐”,是“解迷的游戏”、“作者和读者的智慧比赛”。他的长篇推理小说《不连续杀人事件》(1948)曾获得日本第二届侦探作家俱乐部奖。
  1955年,坂口安吾因脑溢血逝世,享年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