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机电类专业“十二五”规划精品教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从互换性生产要求的实际出发,简要系统地介绍了几何量公差的选用和检测的基本知识,分析和介绍了我国公差和配合方面的新标准,阐述了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全书共分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长度测量基础、几何公差与误差检测、表面粗糙度、光滑极限量规、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圆锥的公差与配合、螺纹公差、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圆柱齿轮的公差与配合等。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与练习题,便于读者复习和巩固知识。
《应用型本科机电类专业“十二五”规划精品教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教材,也可供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及计量、检验人员参考。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高等学校机械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它包含几何量公差选用和技术测量两方面的内容,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质量控制密切相关,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基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本课程有联系设计类课程与制造工艺类课程的纽带作用,也有从基础课及其他技术基础课教学过渡到专业课教学的桥梁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在于让学生获得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及一定的工作能力,为进一步应用公差标准及掌握测量技术打下基础。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如下。
(1)建立互换性的基本概念,了解公差配合标准及其应用。明确本门学科的基本观点,确切了解并熟悉互换性方面的基本术语,能看懂并绘制公差与配合图解,熟悉圆柱体公差与配合制的结构、规律、特征及基本内容,知道其他公差制的特点与主要内容,知道选择公差与配合的原则与方法,会应用公差表格,能正确进行图样标注。
(2)建立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了解技术测量的原理与方法。掌握一般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了解车间常用测量方法与测量器具的原理,有初步的测量操作技能,知道分析测量误差与处理测量结果的方法,会设计、检验圆柱形工件的量规。
本课程主要由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有一定的联系,但又自成体系。其中公差配合属标准化范畴,而技术测量属计量学范畴,是独立的两个体系。而本课程正是将公差标准与计量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技术基础学科。本学科的基本理论是误差理论,基本教学研究方法是数量统计,研究的中心是机器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的矛盾,解决方法是规定公差并用计量测试手段保证其贯彻实施。
第1章 绪论
1.1 互换性
1.2 标准化与优先数系
1.3 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课程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2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2.1 基本术语及定义
2.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2.3 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
2.4 常用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2.5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3章 长度测量基础
3.1 测量与检验的概念
3.2 量值传递系统
3.3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3.4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4章 几何公差与误差检测
4.1 概述
4.2 几何公差的标注
4.3 几何公差
4.4 公差原则
4.5 几何公差的标准化与选用
4.6 几何公差的检测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5章 表面粗糙度
5.1 概述
5.2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的选用
5.3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6章 光滑极限量规
6.1 基本概念
6.2 泰勒原则
6.3 量规公差带
6.4 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7章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7.1 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及其应用
7.2 滚动轴承配合件的公差及选用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8章 圆锥的公差与配合
8.1 概述
8.2 圆锥配合误差分析
8.3 圆锥公差与配合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9章 螺纹公差
9.1 概述
9.2 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
9.3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9.4 梯形丝杠的公差
9.5 普通螺纹的检测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10章 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
10.1 单键连接的公差与配合
10.2 矩形花键连接的互换性及检测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11章 圆柱齿轮的公差与配合
11.1 齿轮的使用要求及加工误差分类
11.2 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及其检测
11.3 齿轮副的评定指标及其检测
11.4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
思考题与练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