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学》由绪论、正篇、附篇三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中医药文化特点、学科任务、研究与学习方法及其主要内容。正篇是《中医药文化学》的主要内容,阐述中医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医药文化传统思维的渊源、中医药文化的多学科影响因素、传统文化孕育的中医药理念、中医药目标与范式的文化、中医药行为文化特色等六章,附篇介绍中西方医药学文化差异与中医药文化建设与传播。
《中医药文化学》可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综合性大学中医药本科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临床医师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参考书。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本教材系全国高等医学院中医药类系列教材之一,由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综合性大学中医药类本科专业使用。
近年来,国家将中医药文化学纳入二级学科建设。《中医药文化学》是为了适应中医药高等教育新兴课程建设的新教材,是中医药类专业学习的必读之书。为了满足高等医学院校、综合性大学中医药类专业的培养要求与教学需求,本教材根据高等医学院校、综合性大学中医药类专业的教学特点,把握相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在认真总结与学习全国高等中医药相关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或掌握中医药的文化历程、文化理念、文化特色以及中西方医药学文化差异与中医药文化传承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与把握能力,提高学生的中医药文化水平与临证实践思维能力。
本教材分绪论、正篇、附篇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中医药文化特点、学科任务、研究与学习方法及其主要内容等。正篇是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中医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中医药文化传统思维的渊源、第三章中医药文化的多学科影响因素、第四章传统文化孕育的中医药理念、第五章中医药目标与范式的文化、第六章中医药行为文化特色等。力图从中医药文化形成、成熟、发展、受挫、振兴等历史过程阐述中医药文化现象及其缘由;从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受历代多学科影响,最终形成中医药自身的文化理念与范式文化及行为文化特色的过程,让学习者感悟、理解、热爱中医药专业。附篇介绍中西方医药学文化差异与中医药文化的建设与传播,阐述中西方医药学反映在医学目标、医学对象、医学模式、医学模型上的异同与各自优势。同时,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需求与现状、物化建设与符号表达进行探索,期望中医药文化建设成果突出。
本教材采用主编负责、按章节分工编写的方法,绪论由洪蕾、陈建萍编写,第一章由徐强、冼华、杨艳梅编写,第二章由程守祯、洪蕾、王志红编写,第三章由陈建萍、程守祯、杨艳梅编写,第四章由洪蕾、程守祯、冼华编写,第五章由洪蕾、程守祯、张文昊编写,第六章由王志红、胡真、张梅编写,第七章由陈建萍、胡萍、杨艳梅编写,第八章由贺松其、庞杰、洪蕾编写。全书由洪蕾、陈建萍统稿并修改。由于《中医药文化学》是一门新兴课程,本教材为全国第一版统编教材,从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确定与表述等,存在差距与不足在所难免,敬请各位教师与学生在使用本教材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改提高。
目录
总序
前言
绪论1
一、中医药学的文化特点1
二、中医药文化学的学科任务与现实意义3
三、中医药文化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3
四、《中医药文化学》的主要内容4
正篇
第一章中医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6
第一节 中医药文化发展简史6
一、先秦时期——中医药文化的萌芽阶段6
二、秦汉时期——中医药文化的奠基阶段8
三、秦汉以降——中医药文化的成熟阶段11
第二节 中医药文化发展趋势15
一、近现代中医药的文化状况15
二、中医药文化发展趋势18
第二章中医药文化传统思维的渊源22
第一节 “天人”思维22
一、宇宙概念与人类起源22
二、观天察时与化成天下23
第二节 “道德”思维24
一、“道”思维建立与“德”文化25
二、“道”与“德”确定的价值观26
第三节 “中和”思维27
一、“和”思维建立与“中”文化27
二、“中和”思维的价值观念29
第四节 “易学”思维29
一、易学“三才”与中医30
二、易学“三易”与中医31
三、易学“生生”与中医31
四、易学“阴阳”与中医33
五、易学象数理与中医34
第五节 “兵法”思维34
一、兵之设为除暴34
二、用药如用兵35
第三章中医药文化的多学科影响因素37
第一节 汉文字对中医药的影响37
一、汉文字符号与中医药渊源37
二、汉文字对中医药文化的贡献38
第二节 古代天文、地理、历法对中医药的影响39
一、时空理念与历法工具40
二、中医药学时空理念体现41
三、中医药学时空理念的运用42
第三节 古代数理科技对中医药的影响46
一、古代数理科技所建立的数理思维理念46
二、中医药数学化与标准化47
三、以“证”为代表的模糊数学描述与建模49
四、金属冶炼启发的丹药运用50
第四章传统文化孕育的中医药理念52
第一节 “元气”与“正气”52
一、宇宙始于炁·气化生万物52
二、气合而有形·正名分正邪54
第二节 “整体”与“人本”55
一、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参55
二、万物人为贵·五脏为中心56
第三节 “阴阳”与“全道”57
一、明阴阳之道·全阴阳之理57
二、道为行之规·遵道全大德59
三、守生生之道·全好生之德60
第四节 “藏象”与“辨证”62
一、易学之卦象·人体之藏象62
二、辨证在当下“证”与时效63
第五章中医药学目标与范式的文化64
第一节 中医药学的目标——“生生不息”64
一、生生不息的文化渊薮64
二、“生生不息”的医药学意义70
三、“生生不息”的临证意义71
四、“生生不息”的文化特色71
第二节 中医药学的对象——“莫贵于人”72
一、“莫贵于人”的医药学意义72
二、“莫贵于人”的临证意义73
三、“莫贵于人”的文化特色74
第三节 中医药学的模式——“人与天地相参”75
一、“人与天地相参”的医药学意义75
二、“人与天地相参”的临证意义76
三、“人与天地相参”的文化特色77
第四节 中医药学的模型——“阴阳五行”77
一、“阴阳五行”学说的医药学意义77
二、“阴阳五行”学说的临证意义79
三、“阴阳五行”学说的文化特色79
第六章中医药行为文化特色81
第一节 淳德·全道81
一、“淳德全道”的医学意义81
二、“淳德全道”的临证意义82
三、“淳德全道”的文化特色83
第二节 颐养·防患83
一、颐养天年83
二、防患未然87
第三节 调摄·术数89
一、环境调摄89
二、情志调摄91
三、饮食调摄93
四、劳逸调摄100
五、经络调摄103
六、本草调摄109
附篇
第七章中西方医学文化差异120
第一节 不同地域的文化影响120
一、东西方地理环境120
二、东西方地理环境对医学思维影响122
第二节 中西方医学的文化差异122
一、中西方医学目标与对象123
二、中西方医学模式与模型123
第三节 中西方医学合理并存125
一、值得思考的中医药学125
二、值得借鉴的西方医药学成果128
第八章中医药文化的建设与传播130
第一节 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现代需求130
一、中医药机构的文化建设概况130
二、开发中医药文化养生产业133
三、推广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134
四、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136
第二节 中医药文化的传播137
一、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内容137
二、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手段141
三、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途径143
第三节 中医药文化物化表达的工作原则144
一、突出主题主线的中医药文化硬件建设145
二、彰显区域特色的中医药人文环境建设146
三、坚持可操作性与管理简约化结合146
四、力争物化传播效果的最大效益147
第四节 中医药文化理念的符号化148
一、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渊源148
二、中医药文化传统历史符号150
三、中医药文化图示符号的探索152
《中医药文化学》:
(一)混沌宇宙,气化万物
古代哲学认为宇宙混沌无序,称之“无极”;道家老子称“道生一”。《庄子·应帝王》用“浑沌开窍”的故事解释天地脱离浑沌,南北阴阳经天纬地状态;汉王充《论衡·谈天》:“说《易》者日:‘元气未分,浑沌为一。’”《淮南子·诠言》谓:“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为物,谓之太一。”三国时期魏曹植《七启》也有“夫太极之初,浑沌未分。”此时宇宙之初“洞”、“浑沌”、“太一”、“元气”等理念已经成形。
汉魏两晋时期,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奉《道德经》为经典,先秦时期老子也因此被后世道教尊称为教主。道教早期教派五斗米教的经典《老子想尔注》是老子《道德经》的注释本,其中解释道生一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老子以太上老君的形象成为道的化身,明显有了气的聚散化物成形的理念,但将老子作为道的化身,未免将老子神仙化了。老子在《道德经》指出:“物物生生,始开于炁”,炁即气,真气,元气,气场。元气化物成形思想自然而然。明代许仲琳著《封神演义》讲述太上老君以自身一体气化出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遵神法身的“一气化三清”故事,都是描述道元一炁、化生阴阳二气、二气化生万物的过程,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易·系辞上》描述宇宙万物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太极八卦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浑宏纯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易·系辞下》指出:“天地纲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孔颖达疏:“絪缊,相附著之义,言天地无心,自然得一。唯二气纲缊,共相和会,万物感之,变化而精醇也。”我国著名的先秦学术和语言文字学家高亨对此解释为:“絪缊借为氤氲,阴阳二气交融也……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融,则万物之化均遍”。现存最早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史籍《旧唐书·李义府传》提到:“邃初冥昧,元气氤氲。”儒家描述仍然是易道氤氲的太元之气为一,即太初、太一、太极。太极化生两仪、两仪阴阳二气生出四象八卦而衍生万物。天体矫健运行,是气流的运行。气,为世界的本原,整个世界和宇宙是由气所组成,整个世界和宇宙的变化都是气的运动变化结果。气,既是物质,也是动力。一气化阴阳,阴阳二气交流,统摄着万物的新陈代谢,万物借助元气的生化而合成形体。天体自强,表现为天气日往月来,季节交替、岁月推移;人体自强,表现为人气流通四达,藏气更新,年岁成寿。事物存在就在于有元气、有能量,元气就是物质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动力与能量。有能量的事物才能生生不息,彰明昭著。
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创世之神。盘古开天传说,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文人徐整著的《三五历纪》,其中讲述了极富想象力的创世故事。宇宙天地浑沌似大鸡蛋的巨星,盘古持神斧奋力开天辟地,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双目变日月,头发、呼吸、肌肉、经脉等化生万物。由此可见,依然是奋力的元气打开了18000年的混沌,日月阴阳二气化生了万物。
老子“道生一”、道教“一气化三清”、庄子“浑沌开窍”、《易经》“太极生两仪”、三国时期盘古王开天地传说,描述了浑沌元气一阴阳两仪一化生万物的路径,也以此展示了中华先民共同的元气阴阳一万物的世界观,中国古代医者将此世界观融汇到中医药理论中,形成了以人体元气一肾阴肾阳一肾精化气温煦五脏描述人体元气一阴阳一五脏功能与物质的生命观,达成了与传统文化的共识。
(二)中医对“气化”的认识
确定了万物由“气”的聚散形成与消失的观点,明确了气之聚转化为物之形的思想理路。“气”作为能量,转化过程称为“气化”。“气化”的结果就是有形物质的产生,比如大自然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是阳光下气化结果。气化,是宇宙万物的由来,也是人体生命物质的由来,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与基本形式。中医认为:犹如大自然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体物质靠元气为动力,化生了人体生命活动所有基本物质——精、气、血、津、液。
首先,气是生命动力,有动力的生命,才是有机的生命。换言之,生命必须有气,有动力才能延续,有气就具备了产生变化与生万物的能力。人体生命就是在元气作用下不断地气化而产生维持脏腑活动所需要的精、气、血、津、液等新的基本物质以延续生命的过程。换言之,气化就是物质产生的能量;其次,精、气、血、津、液之间,如精与气、精与血、精与津、精与液、气与血、气与津、气与液、血与津、血与液等也依赖气作为动能发生相互转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就是讨论人体物质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强调气才是转化的动能。换言之,气就是物质之间转化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