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奎良文集(第四卷)》主要内容包括:试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哲学发展轨迹、面对世纪之交:马克思学说的新征程、马克思晚年学说与邓小平理论的重合点、马克思晚年的设想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张奎良先生于1937年6月出生在辽宁省新民县,当代著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转向的主要推进者之一,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机契合的倡始人之一。张先生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系学习,1960年大学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大学哲学系任教至今,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历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和顾问、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会长和名誉会长,对马克思的早期哲学思想、实践哲学、东方社会理论和晚年人类学笔记等领域有较深的研究,是学界公认的这些研究领域的国内著名专家。他具有传统知识分子那种拳拳的报国之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而他研究的特色总是把哲学的基本理论同现实结合起来,对历史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哲学的高度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构成了他的研究来源于生活、回应生活的重大问题的突出特色。张先生不仅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造诣,而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开拓创新的思维,因而能够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现实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他曾就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政治文明、以人为本、实践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必然关联、和谐辩证法等思想在国内率先提出过一些创新性的见解,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推进了学界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
作者简介:
张奎良,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哲学会名誉会长。
试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哲学发展轨迹
面对世纪之交:马克思学说的新征程
马克思晚年学说与邓小平理论的重合点
马克思晚年的设想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唯物史观的人学意蕴
——兼答徐亦让、唐正东同志
马克思哲学的时代内涵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哲学的希望之光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生及其逻辑系统
前言
导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及其伟大意义
上编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新篇章
第一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
一、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概念的提出
二、跳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晚年设想的比较分析
第二章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实践科学总结的结晶
一、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教训
二、东欧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探索
三、中国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评价
第三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形成
一、改革开放的思想准备,全面的整顿和对“两个凡是”的批判
二、关键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三、中国经济改革的起步,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行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设想和实施
五、拓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视野,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
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七、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化
第四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前提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二、“左”右两种倾向的转向,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
三、照搬外国不能发展社会主义
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新课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价值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五化”模式
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简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地位
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张奎良文集(第四卷)》:
在马克思看来,既然人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中,那么,为了揭示人的本质首先就要对社会关系进行解剖。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的基本思想“是把社会关系分成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思想关系只是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关系是人们维持生存的活动的形式(结果)”。具体说来,马克思“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抓住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就把握住了现实人的生存和利益的基础,就可以使社会关系这个概念继续深化,从而更深刻地揭示出人的本质来。生产关系在人的本质的揭示中能够起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
第一,现实的人首先是经济的人,经济不仅构成人类生存的基础,而且是社会根本利益之所在。而生产关系正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一般来说,不同的生产关系或在生产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就形成了不同的阶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现实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这就告诉我们,人的本质决不是虚无缥缈的,现实的人具有现实的本质,而决定人的现实本质并把人们区别开来的首先是生产关系。
第二,任何生产关系都不是随意建立起来的,它作为生产力的实现形式总是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通过生产关系,可以透视生产力,并把现实的人的本质的探讨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联系起来。马克思十分重视从生产力角度来揭示人的本质和素质,认为不同的生产力造就了不同的人。所以他说人“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第三,生产关系是个历史范畴,生产关系的历史发展决定了人的本质的历史演变。马克思一向认为,人具有历史性,都“是从历史中产生的”,是“一定的历史的结果”。这种历史的个人,并不是来自于“人类的天性”,而是由不同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决定的。马克思曾经抨击封建生产关系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等级制度遵从“动物的世界观”,因而封建社会的人遵循动物的先天血缘原则,具有强烈的等级观念和奴性。而资本主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关系通行等价交换原则,人不仅是平等的,而且人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后天决定的,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时代人的平等观念和竞争性与进取性。十分明显,这两种不同的人是由两种不同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造就的,因此,通过对生产关系的历史考察就可以把握在历史中形成的人。
《资本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进行经济解剖的典范。但是,经济解剖仅仅是《张奎良文集(第四卷)》的一方面功能,透过它可以看到人的存在的现实基础,看到活生生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总是不理解人与物之间的真实关系,总是以为商品就是单纯的物,在它后面不可能隐藏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则相反,“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