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听起来就很可怕。可是你们真的了解细菌么?细菌真的只是坏东西么?本书是高士其具有代表性的科普童话集之一。在书中,作者彻底揭去了科学神秘的面纱。他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细菌视角来讲述细菌世界的故事。不仅科普了有关细菌的知识,还教会了人们如何与细菌做斗争。书中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神秘的科学讲得形象生动,明白晓畅。
适读人群 :5-12岁 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3704号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
高士其科普奖是中国科普界的高荣誉奖之一
半个世纪以来,高士其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高士其先生用自己传奇的一生谱写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终身不懈地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的生命奇迹,给我们民族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前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
高士其,是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半个世纪以来,高士其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引导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走上科学道路,被亲切称为“高士其爷爷”。
细菌世界历险记
科学童话:菌儿自传1
我的名称3
我的籍贯9
我的家庭生活15
无情的火23
水国纪游32
生计问题42
呼吸道的探险48
肺港之役59
吃血的经验69
乳峰的回顾80
食道的占领91
肠腔里的会议101
清除腐物111
土壤革命124
经济关系132
科学小品147
细菌的衣食住行149
细菌的大菜馆155
生物界的小流氓162
凶手在哪儿169
《高士其科学童话集 细菌世界历险记》:
然而事情往往不如意料的美满,我也只好怪我自己不大识相了,不安分守己,饱暖之后,又肆意捣毁人家肠肚的墙壁,于是乱子就闹大了。那个人的肚子,觉着一阵阵痛,就要吞服蓖麻油之类的泻药,或用灌肠的办法,不是油滑,便是拉稀,使我立足不定,这么一淀,就泻出肛门之外了。
从此我又颠沛流离,找不到安身之地,幸而不至于饿死,辗转又归到土壤里了。
初回到土壤的时候,一时寻不到食物,就吸收一些空气里的氮气,暂时饱饱肚子。有时又把这些氮气,化成了硝酸盐,直接和豆科之类的植物换取别的营养料。有时遇到了鸟兽或人的尸体,那是我的大造化,够我几个月乃至几年的享用了。
天晓得,20世纪以来微生物学者渐渐注意到了伏在土壤中的我。有一次,被他们掘起来,拿去化验了。
我在化验室里听他们谈论我的来历。
有些人就说,土壤是我的家乡。
有的以为我是水国里的居民。
有的认为我是空气中的浪子。
又有的称我是他们肚子里的老主顾。
各依个人的试验所得而报告。
其实,不但人类的肚子是我的大使馆,人身上哪一块不干净、哪一块有裂痕伤口,哪一块便是我的酒楼茶店。一切生物的身体,不论是热血或冷血,都是我求食借宿的地方。只要环境不太干,不太热,我都可以生存下去。
干莫过于沙漠,那里我是不愿去的。埃及古代帝王的尸体,之所以能保藏至今而不坏者,就为着我不能进去的缘故。干之外再加以防腐剂,我就万万不敢去了。
热到了60摄氏度以上,我就渐渐没有生气,一到了100摄氏度的沸点,我就没有生的希望了。我最喜欢是暖血动物的体温,那好似在37摄氏度左右吧。
热带的区域,既潮湿又温暖,所以我在那里最惬意,最恰当。因此又有人认为我的籍贯大约是在热带吧。
世界各国人口的疾病和死亡率,据说以中国与印度为最高,于是众人的目光又都集中在我的身上了,以为我不是中国籍,便是印度籍。
最后,有一位欧洲的科学家站起来,说是我应属于荷兰籍。
说这话的人以为,在17世纪以前,人类始终没有看见过我,而后来发现我的地方正在荷兰国德尔夫市政府的一位看门老头子的家里。
这事情是发生于公元1675年。
这位看门先生是制显微镜的能手,他所制作的显微镜,都是单用一片镜头磨成,并不像现代的复式显微镜那么笨重而复杂,而他那些镜头的放大力,却也不弱于现代科学家所用的。我是亲尝过这些镜头的滋味,所以知道得很清楚。
这老头儿,在空闲的时候,便找些小东西,如蚊子的眼睛、苍蝇的脑袋、臭虫的刺、跳蚤的脚、植物的种子,乃至于自己身上的皮屑之类,放在镜头下聚精会神地仔细看,那时我也夹杂在里面,有好几番都险些被他发现了。
然而,不久,我终于被他发现了。
有一天,是雨天吧,我在一小滴雨水里面游泳,谁想到这一滴雨水,就被他寻去放在显微镜下看了。
他看见了我在水中活动的影子,就惊奇起来,以为我是从天空而降的小动物,他看了又看,疯狂似的。
又有一次,他异想天开,把自己的齿垢刮下一点点来细看,这一看非同小可,我的原形都现于他的眼前了。原来我时时都伏在那齿缝里面,想分吃一点“入口货”,这一次是我的大不幸,竟被他捉住了,使我族几千万年以来的秘密,一朝泄露于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