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是一项专业性极强、要求也非常高的管理工作。它的发展历史非常久远,早在原始社会时,人们就能够使用“刻记记数”及“结绳记事”的方法,简单记录耕猎收获的数量,这是人类最原始的一种会计活动。
而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会计领域在一个企业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突显。作为一名企业经营管理者,你要懂一点会计,因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都会反映到“账面”上,不懂会计就很难做好管理。而对正在学习会计专业的新人来说,学好会计更是立足于社会、抢占制高点的良机,因为会计是当今社会一门通用的“商业语言”,也是职场人所必须具备的三大语言素质(另两种是外语和计算机)之一。
但会计作为一门“另类”的学科,因其在规则、体系以及专用表述等方面比较特殊、死板而令初学者难以入门,甚至望而却步。因此,使会计专业的学生,还有想学习、了解会计的人能够更加轻松且充满乐趣地学习并掌握这门大有用处的会计学,真正从“零基础”开始学起,并学会会计中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及实例操作,正是本书写作的初衷。
本书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借鉴了由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并通过一些具体、翔实的业务举例,帮助初学者或刚刚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形象且深刻地理解会计业务所具有的本质特点。
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等机构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事务,都可以使用会计这门商业语言进行交流。而企业拥有多少资产、债务、所有者权益,有多少收入,产生了多少费用,利润水平如何等问题,都需要使用会计语言来说明。因此,财务人员的会计工作就类似于“翻译”,即把企业日常的经济事项以会计的语言进行表述。
而这种翻译的最终结果就反映到账务上,也就是说,会计工作是离不开账的,任何一名会计新手都要从对“账”的认识开启他日后所要从事的会计工作。而账簿上面的数据是否准确、及时,对企业经营的战略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社会和各企事业单位,对“账务”的观念呈现了新的认识,对“账务”的知识和实务需求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满足这种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本书针对会计工作从建账直至报税的全套账务流程以及所涉及的基本要素、环节、种类等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讲述和深入地剖析。这是众多想从事会计工作或是想对会计工作有所学习、了解的人非常渴望获得的知识。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进一步提高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并提升自身实务操作的水平。
此外,本书是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来编定的,并采用了最新的会计业务处理方式及方法,可充分反映会计理论及会计实务改革发展的成果。全书层次分明、通俗易懂、重点突出,且适用范围广、可读性强,在保证时效、准确、全面的基础上,力求指引初学者或财务从业人员快速入门。而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这也是提高其学习会计基础知识的效率和管理水平的一本必备书。
但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一些瑕疵或纰漏,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给予批评和指正。
建账基本程序
建账是一个企业正常财务管理的开端,但这项工作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因此,在准备开始建账之前,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来收集资料,以及熟悉企业的基本情况、发展状况等。这需要财务人员的耐心和细心,切不可一蹴而就。
建账时需要做哪些准备
通常企业在建账以前,需要财务人员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要分析企业的账务需求。财务人员根据收集到企业的始凭证等资料,来分析具体的账务状况,然后再根据企业业务的多少来建立详细的成本明细账目。例如,如果是软件类的企业,就可以把生产、库存等科目进行简化合并,但对于企业的无形资产则需要设专门账目进行记录;但如果是生产型的企业,就要对原材料、生产成本等科目格外重视。
对企业的相关资产进行盘点。财务人员还需要对企业目前拥有的各项资产进行仔细的盘点。企业的资产一般包括现金、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原材料、存货等,另外,对企业的债权债务以及股东的投入资金等也进行确认。因为我们只有统计好这些项目,才能明确期初余额。
建立适合的会计科目表。在完成上述的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建立企业的会计科目表了。而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企业来说,那些比较标准的会计科目表不一定全都能够使用上,比如软件类等非生产性的公司,就不需要我们细分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等科目,只需统一使用管理费即可。
建账时应取得的资料
我们在建账时,还应收集企业经济业务的相关凭证。财务人员要把企业在未建账时的相关原始凭证等资料全部收集起来备用,其中包括可说明业务的所有有效原始凭证。
具体来说,这些资料主要包括企业章程、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国地税税务登记证、验资报告等。尤其是企业的验资报告,其主要用处是:能够佐证企业的注册资本金额,以便于确定账务中实收资本金额;此外,还可以反映出各个股东的出资方式,例如是货币或是实物等。
而对于那些不能确定股东出资方式的企业是无法建账的,因此,我们在建账时必须要让企业主找到企业成立时的验资报告。如果发生了注册资本变动,还要取得历次的验资报告。另外,如果出资方式是以实物出资,还应该找到当时对出资实物的评估报告。
建账时如何选用账簿
总体来说,在建账时不同的企业所需要购置的账簿一定是不相同的,通常要根据企业的规模大小、经济业务的繁简程度、会计人员的多少,采用的核算形式以及电子化程度来确定。但不管是哪一种企业,都会存在着货币资金核算的问题,而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也必须要设置。另外,财务人员还需设置相关的总账与明细账。
而对于一个刚刚成立的企业来说,就需要去会计商店购买这几种账簿以及相关的账页,这里还要特别说明的是,因为明细账有很多种账页格式,所以在选择时需要选择好你需要的格式的账页,比如借贷余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等,然后再根据明细账数量的多少,来选择所需要的封面与装订明细账时所用的胀钉或者线。
另外,财务人员在建账初始,还应该购置记账凭证(如果该企业现金收付的业务非常多,选择时就需要购买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但如果企业的收付业务量很少时,只需购买记账凭证也可以)、记账凭证封面、记账凭证汇总表、记账凭证装订线、装订工具等。如果是为了方便报表,还要购买空白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相关会计报表。
建账的基本流程
建账的基本流程通常按照下列步骤来进行。 ?
1、应按照企业所需的各种账簿的格式要求,来准备各种账页,并把活页的账页用账夹装订成册。
2、在选用账簿的“启用表”上,写明单位名称、账簿名称、册数、编号、起止页数、启用日期、记账人员以及会计主管人员的姓名,并且还要加盖名章与单位的公章。如果出现记账人员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在本年度调动工作时,就必须要注明交接日期、接办人员及监交人员的姓名,并且还要由交接双方签名或盖章,以明确具体的经济责任。
3、按照事先做好的会计科目表的顺序和名称,在总账账页上建立一个总账账户;然后再根据总账账户明细核算的具体要求,在各个所属明细账户上继续建立二、三级明细账户。另外,原有单位在年度开始建立各级账户的同时,还要把上一年的账户余额结转过来。
4、启用订本式账簿,须从第一页开始直到最后一页为止,按照顺序来编定号码,不能出现跳页、缺号的现象;在使用活页式账簿时,也要按照账户的顺序来编本户页次号码。等到各账户编列号码之后,就要填“账户目录”了,然后再把账户名称页次登入到目录内,并粘贴索引纸(账户标签),写明账户名称,以方便检索。
对账的相关操作
对账即核对账目,指的是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可靠,在会计核算中对账簿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检查与核对的工作。财务人员要定期把会计账簿所记录的相关数据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等往来信息进行互相核对,以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通常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对账工作。
对账工作的主要内容
对账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1、账证核对,是根据将各种账簿的记录信息同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通常需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保持一致,记账方向是否正确。
2、账账核对,是指对各种账簿之间记录的相关数字进行核对,以核对不同会计账簿之间的记录是否相符。例如:总账中相关账户的余额核对;总账和明细账之间核对。总账同日记账之间核对;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同财产物资保管及使用部门的有关明细账之间核对等。
3、账实核对,是指企业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同实存数额之间互相核对,以核对会计账簿记录同财产等实有数额之间是否相符。例如: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各种材物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材物实存数额核对;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等。
账证相符
财务人员需在月终时对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进行核对,以发现是否有哪些错误之处,如有须及时更正,这是保证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的基础,具体方法为:
1、要看总账同记账凭证汇总表是否相符。
2、应看记账凭证汇总表同记账凭证是否相符。
3、需看明细账同记账凭证及所涉及的支票号码和其他结算票据的种类等是否相符。
账账相符
账账相符指的是核对各种账簿之间是否相符,既包括对企业内各种账簿之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核对,也包括本企业与其他单位的往来账项应该核对相符,具体方法为:
1、核对总账资产类科目的各种账户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各账户的余额合计数是否相符。
即:
总账资产类账户余额=Σ总账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余额
总账各账户借方发生额(或者贷方发生额)=Σ总账各账户贷方发生额(或者借方发生额)
2、核对总账各账与所辖明细账户的各项目之和是否相符。
(1)、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各个明细分类账户之间本期发生额的合计数应该相等。
(2)、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各个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期初、期末余额应该相等。
3、核对会计部门的总账、明细账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账、卡之间是否相符。
(1)、会计部门的相关财产物资的明细分类账的余额,与财产物资保管部门以及使用部门经管的明细记录的余额应该定期核对是否相符。
(2)、各种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的余额,应该与相关的债务人、债权人经常或者定期核对是否相符。
(3)、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应该与总分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定期核对是否相符。
(4)、对于已经缴纳国库的利润、税金以及其他预算缴款,应该与征收机关按照规定的时间核对是否相符。
账实核对
账实核对是指对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同实际数额之间进行核对,具体方法为:
1、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同现金实际库存数额应该每日进行核对,并且还应填写库存现金核对情况报告单来作为相应的记录。当发生长、短款时,也应当立即列作“待处理财产损溢”,等到查明具体原因并经过批准以后再进行处理,企业会计主管需经常检查此项工作。
2、在对库存现金进行清查核对时,出纳人员必须要参与,不允许以借条、收据来充抵现金,核对时需查明库存现金是否超过限额,及是否存在着坐支等问题。
3、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应同开户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当每收到一张银行对账单时,经管人员必须要在3 日之内核对完毕,每月编制一次银行存款余款调节表,会计主管人员也应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并且写出书面的检查意见。
4、有价证券账户应与单位实存有价证券(例如国库券、重点企业债券、股票或收款票据等)核对相符,至少每半年核对一次。
5、对于商品、产品、原材料等明细账的账面余额,应该定期同库存数进行核对;而对其他财产物资账户也必须定期核对,另外,在年终时还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
6、各种债权、债务类明细账的账面余额,应与债权、债务人账面记录进行核对、清理。而核对、清理之后的结果,还应以书面形式及时向会计主管汇报,并最终汇报给单位领导人。对于存在出来的问题也要及时采取措施,积极予以解决。
7、对于出租、租入、出借、借入财产等账簿,除了在合同期满时要进行清结外,每半年还应至少核对一次,以确保账实相符。
通过完成上述的对账工作,就能够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及账实相符,让会计核算的资料真实、正确、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