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作家吴树和《羊城晚报》资深记者蒋铮历时三年,深入专注地调查走访了中国内地数十家大中小学,锲而不舍地采访了百余位重要事件的亲历者、知情者,真实记录了三十年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若干个触目惊心的典型事件以及独特曲折的人物经历命运,展现了当下青少年与教育从业者们面对的精神迷茫与困顿,揭示了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反思的方方面面和艰难的探索求变之路。
《谁输在起跑线上》侧重基础教育领域,应试教育与书山题海重压下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深受戕害,乃至恶性事件频发,可谓触目惊心;《天骄之殇》侧重高等教育领域,作者抽丝剥茧般剖析了高等学府里学术研究的弊端与高校学子的困境。
知易行难,作者还专访了数位教育改革界的践行者,他们的成功与辉煌,挫折与失意,更可引发教育界与广大读者对于三十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成败得失深深思考。
适读人群 :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大众读者等 中国教育的话题被千千万万的家庭为之焦虑、为之困顿并寄予殷殷厚望。本书的两位作者大面积深入、专注、机智地调查,锲而不舍追踪式采访,以职业的执著和极大的耐心关注着人物和事件发展的各个节点,记录下一个个真实、现货、可信、得之不易的教育故事。
“钱学森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经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变迁,人们应该有了更清晰的观察。而当我们读完这两本书,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为中国的教育之路点亮一盏微弱的灯。
序 三十年我们缺失了什么?
掩卷而思,这不愧为一部奇书——中国教育的话题被千千万万的家庭为之焦虑、为之困顿并寄予殷殷厚望,在这同时,又被一大群权威专家所热议、所剖析,并言之凿凿地指明出路,却未见成效;面对多元思辨的无解,在莫衷一是的窘困中,以及说起话来就激烈爆棚的语境下,这本书究竟还有多少文章可做?这着实是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但是本书作者做得非常出色,显然境高一界,艺高一筹。
大面积深入、专注、机智地调查,而且常常锲而不舍地追踪式采访;一旦目标确定之后就随之一个足够的周期,不论是深受应试教育之害的学生,还是看似施害者的教师或家长,抑或是那些“超级考试工厂”的神话,作者都以职业的执著和极大的耐心关注着人物和事件发展的各个节点,呈现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虎头豹尾的结构。如此竟然把一部非小说写得比当下许多小说都更精彩凝练,在一连串鲜活、可信、得之不易的故事中闪烁出灵性的光辉,从而令读者手不释卷。
书中那些受害者与施害者犹如在同一沸腾的炼狱中,互为因果也互相转换,每一真实的案例都展现一幅“风情万种”却“撕心裂肺”的画卷,合乎情理又出乎意料。书中那个名叫麦麦的失踪少年,还有小小年纪就出国留学的龙凤胎,或是“天上人间”的刘彩霞,读来令人震撼之余,也伴随着一种近似禅宗的彻悟。类似的例子在书中几乎可以信手拈来。于是,我们看到作者代价高昂的、含辛茹苦的、义无反顾的付出,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直至海外,在调查现场敏锐地应对变化莫测的前沿格局,以期捕捉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们也看到,这部书的精髓形于书内而修于书外。
在这个意义上,此书的可读性对于众多关心我国教育问题的人士来说是无可替代的。
《谁输在起跑线上》以基础教育领域为主要题材,《天骄之殇》以高等教育领域为主要题材,话语的环境氛围似乎一张一弛。在普及教育阶段,孩子们本应享受更多快乐和更加健康的时光,却在书山题海的高压下喘息着。故事的高潮是那些升学率很高的“名校”,一人就读,全家动员;一届高考,千人拜树,万人放灯,夹道送考,弥漫着巫术般的狂迷。人生的目标如此浅近,误把理想当做现实,错把现实等同理想,以致暑期后开学的大学校园,本应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的大好时光,我们看到却是另一派松弛凌乱的景象。
作者并不止于病态现象层面的精致描述,而是抽丝剥茧般地剖解着高等学府的外弛与内张——为项目经费的撕搏,为评职称的剽窃,以及依附于官僚体制的腐败和挥之不去的暴戾之气。通过一个个案例之后的链接、访谈和后记,从而将全书引向思辨的框架,向社会发出一声声叩问,并保持驾驭宏大话题应有的超然。
国人说起教育改革的宏论可谓滔滔不绝。不过,毕竟言者易,行者难。在《天骄之殇》中出现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三位践行者——被称作“三剑客”的大学校长。他们一样的襟怀抱负,不一样的机遇,略显差异的性格,天壤之别的成效,在比照的镜像中意趣盎然。作者又在中西教育文化比较的回廊中荡漾了一下,答案清晰明了,结论欲吐还含,构成本书又一组华彩的乐章。
众所周知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经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变迁,人们应该有了更清晰的观察。其实,任何人都可以一眼看穿,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实乃钱学森之盼。
三十年来我们的教育事业拥有很多收获:基础教育取得傲人的成就,即使远在穷乡僻壤也播下知识的种子。高等教育更是辉煌显赫,每年从大学校园里走出令全世界为之眩晕的大批工程师,还有腹藏孔孟老庄又熟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人文学者。他们身影的背景是亮丽的教学大楼、雄厚的师资和无边际扩展的校区……这一切都可量化为庞大的数字,那数字令人瞠目结舌。
但是,钱学森之盼依然悬浮于空中,可望未可及,现实与先生的希望相距甚远。
三十年来我们显然缺失了什么?让我们重拾理想与现实这个并不新鲜又不可释怀的话题。三十年来,从成人到孩子的芸芸众生,人们的理想在一点点消磨、抽空、褪变,遂把滚滚红尘的功名利禄当做毕生追求的渴望。
什么是理想?它的词义并不深奥,无非是比行尸走肉、沐猴而冠又多了一点精神的意涵,却足可使人回肠荡气、血脉贲张。一个有理想的民族,可以在一无所有的绝境中奋起;一个失却理想的民族,也可以在繁华似锦中枯萎凋零。
中国教育后顾有忧,作者在书中击节长叹,其忧令此书的读者抚卷沉思!
理由
2016元宵,海南
作者简介:中国著名作家、艺术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1977年至1986年蝉联四届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大奖,2009年获开放改革三十年优秀报告文学奖,建国六十周年优秀报告文学奖。代表作有《扬眉剑出鞘》、《理由小说报告文学选》、《明日酒醒何处》、《倾斜的足球场》、《香港心态录》等。
卷首语
历时三年多,这部书总算脱稿了,我们如释重负之余,深感忐忑不安。
这几年,正是中国教育经历十年复兴、十年停滞、十年沉沦的历史进程后,开始顺应中国改革大潮寻找新出路的裂变期——脱轨、阵痛、迷茫、探寻……这一切,带给本书作者的是一次次补充调查、反复论证、多重思考、更正表述……于是,在超出合同期限一年多后,我们才将书稿交审付梓。
即便如此,我们仍知身在改革大时代,文于思潮多变之秋,要想跟进或驾驭全程只是妄念,唯用诚惶诚恐之拙笔,截取大时代之下的若干凡人故事报告于世,至于其中人物命运的前世今生、是非曲直,且由读者见仁见智、思之评之便罢。感谢东方出版社的同仁们,对我们此种愚顽执著的书生意气给予了理解与支持。
这一千多个昼夜我们做了些什么?明查暗访了国内数十所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大、中、小学。其中有万众仰慕、一“座”难求的重点中小学、“超级高中”、大学名校,也有默默无闻、甚至被人遗忘的普通学校,还有鲜为人知的“状元生产线”、校园“江湖”……我们重点调查了近年来发生在校园里的若干典型案件“第一例”,力图通过对那些悲剧元素的透析,将其净化为可以激发正能量的动力,以期达到阻止悲剧续演的目的。
在百余名受访人士中,有多位中科院院士、著名大学校长、资深教育家,如杨福家、朱清时、潘际銮、刘道玉等。有知名或不知名的各类大学不同学科的教授、学者,也有参与应试教育、功名显赫的“高考神校”领导,有默默无闻的普通学校老师,还有一些欧美国家有“故事”的教育界人士和家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数十位新老学生中,有恢复高考后曾经万众瞩目、如今行踪难觅的第一代著名“神童”,如宁铂、谢彦波等;有负笈游学海外的低龄留学生,如被移民美国的神秘龙凤胎、留学法国的中国女孩莎拉等;还有“混迹”校园“江湖”、自称“灰太狼一族”的问题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我们的多篇独家人物访谈和受访者的奇特经历,一窥我国当代青少年进取之艰辛,堕落之无奈。
感谢所有受访者,对我们的调查给予了充分信任和鼎力配合,不计观点各异,不拒尖刻追问,好事坏事讲真事,好话坏话说真话,喜怒哀乐显真情。尤其难忘的是一些不幸经历失子之痛、心陷莫大悲哀的学生家长,在接受采访时,不惜忍受“剜肉医疮”之苦,以现身说法警世示人,多番让我们泪洒当场……
我们知道,所有这一切,皆因各位受访者与作者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让深受现行教育制度之累的孩子们早日脱离苦海、重拾童心,让每一所学校早一天净化为莘莘学子们健康成长的保护神。
在梳理案例、廓清思路时,我们也有过许多纠结,比如一些教育学者告诉我们:中国大学死了;但刘道玉、潘际銮校长又告诉我们:中国大学可以不死;杨福家、朱清时校长则告诉我们:中国大学可以活得更好。三种思维、三样说法、三重逻辑,透露出什么?中国教育在反省、在反思、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出路。
翻开世界历史,无论哪一次重大变革的出现,都会伴随一场文化理念上的冲突与革命。而这种文化理念的变化,又经常被包裹在某种迷障之下缓慢、痛苦、焦躁地进行着,一直挣扎到旧皮褪尽、新肌发生。我们的国家教育,我们的民族文化,不是正在经历这样一次脱胎换骨的“涅槃”与优化吗?身在其中,进退与共,对此我们没有理由泯灭理想,我们当有足够的信心走向未来。
值本书出版之际,我们向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向中国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文学评论家理由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他们以不同的身份,站在不同的角度,为本书撰写了精彩的序与跋,足以诠释本书的意旨与精神。
吴树 蒋铮
于2016年清明
吴树:作家、记者、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1950年出生于江西瑞昌,祖籍湖北大冶。主要作品: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文物黑皮书”三部曲——《谁在收藏中国》、《谁在拍卖中国》、《谁在忽悠中国》,分获《亚洲周刊》、《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十大好书”;创作、编导电视纪录片与文艺专题片多部,多次获国内外专业大奖。
蒋铮:广东省“十佳女新闻工作者”、《羊城晚报》主任记者,多次获广东省新闻一、二等奖。著有新闻作品集《走进新加坡 走进香港》。
序 三十年我们缺失了什么?
卷首语
开 篇:邓小平的“77.88”
邓小平的再次复出
投石问路
开山之战
一个冬天里的中国喜剧情节
第一章 30年后,游荡在校园里的死神
生命快闪:红领巾死结
谁说虎毒不食子?
血色“起跑线”
第二章 “虎狼效应”下的青春暴动
“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
发动“世界口水战”的美女教授
青春暴乱之“父母皆祸害!”
青春暴动之“子夜裸奔”
第三章 中国“超级中学”解密
黄冈:应试教育第一神话
毛坦厂: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
衡水:应试教育的最后神话?
21世纪西部高考风暴
第四章 高考,再说爱你不容易
寄往天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25封来自天堂的家书
失踪的高考“状元”
第五章 走调的青春之歌
校园江湖
“灰太狼”变形记
“援交门”:“初夜”之痛
第六章 中国小留学生“西游记”
出国!出国!
一个被移民美国的北京男孩
神秘的龙凤胎
莎拉的莎士比亚
小留学生: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第七章 中国家长:把孩子交给谁?
孟母堂:一个福建女子的“春秋大梦”
“狼外教”综合征
两位洋博士的“教子攻略”
跋 教育应该为幸福人生奠基
谁说虎毒不食子?
这是我多年记者生涯中最艰难、最苦涩的一次采访……
采访时间:2012—2013年。
采访地点:云南某地。
受访人:有关涉案人员、办案警官、媒体、死者亲属。(文中所有受访者均用化名)
采访人:本书作者。
“别说您看报纸有质疑,那天是几号?忘了……孩子他爷爷来报案时,我也不信!”方警官一面说一面从档案柜里取出卷宗。
“哦对,是3月11号,我在派出所当班。大石村67岁的村民黎世代心事重重地走进派出所,说是来报案的。我问他报什么案?他说,‘我儿子杀人了!’我问他把谁杀了?他说,‘把他儿子杀了!’
“‘你儿子杀他儿子,开的什么玩笑?是他亲生的吗?’我看那老头有点迷迷瞪瞪的样子,不敢相信他的话。
“他回答:‘是他的亲儿子,我的亲孙子!’简直像是绕口令。
“我又问他,什么时候发生的事?他说:‘前天下午杀的人,就埋在后山。’
“我问他为什么今天才来报案?他说:‘儿子跟全家人都打过招呼,谁把这事给捅出去,他就让谁给小山子(死者化名)去做伴。他说到做得到的,要知道我来报案,准会杀了我……我想了两天,这事情不合天理呀,再说那是我孙子的一条人命。所以……’
“这时候,我意识到真有可能出命案了。下午,带了另外三个同事开车去大石村。半路上,报案人黎世代要求下车回避,怕儿子报复他。
“到了他们家,黎远照正在盖一间新屋。我们问他,你小儿子呢?他头也不抬地张口就答:‘不知道。’我们告诉他,今天必须要见到小山子。他这才从从容容地歇下手里的活计走过来,试探地问:‘听到什么啦?’
“我说,不管听没听到什么,你把小山子找来问话!
“那家伙非常镇定,朝我们盯着看了一阵,然后说:‘实话告诉你们吧,前天小山子不好好做作业,我教育了他一顿,他就离家出走了。我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怎么找?等他回来了,我带他去派出所见你们就是。’
“我问他,你是怎么教育儿子的?那家伙嬉皮笑脸地说:‘我怎么教育儿子你管得着吗?你们警察这不是没事找事吗?’说完,掉头就走,要去接着盖房子。
“‘黎远照你老实一点!我们没根没据来找你干嘛?你当警察真的闲着没事?’我朝他吼了一嗓子。这时候,他好像猜到我们掌握什么了,突然一变脸,犯横:‘少跟我来这一套,当我没见过世面?这几年外出打工混社会,我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情没经历过?’
“他边说边往外走,我们上前摁住他……”
讲到这里,方警官接电话,要去参加一个紧急会议。我提出先去黎远照家,采访他的大儿子大山,聊聊那天现场发生的事情。方警官说也行,他开完会马上去大石村找我。
哭、可劲儿地哭!直哭到声音嘶哑,眼泪排山倒海!
——这是我与黎远照的长子大山第一次见面时近一个小时的现场实录。直到方警官开完会赶到这里,这个9岁的孩子才急刹车般止住哭泣。
这户庄稼人的院子坐落在大山脚下,四间平房破旧不堪,三面土坯墙,另一面傍山。屋内除开一个用土砖垒砌的灶台、一张吃饭、写作业兼用的破方桌,外加几张烂板床,见不到别的什么家具,吃的用的乱七八糟堆在地上。大山的奶奶告诉我,早年房顶上盖的是瓦,老是被后山滚下来的小泥石流砸破,现在就改用大块塑料瓦了。
我问奶奶:“这么恶劣的环境,为什么不搬去山外条件好些的地方居住?”
年过花甲的奶奶对我的问话似懂非懂,答非所问地说:“就是这个命,搬去哪里都一样。我那造了孽的儿子一直在昆明打工,刚回家就造出这种事情……被派出所带走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放回来,丢下三个孩子,我怎么养得活他们……”
方警官严厉地对奶奶说:“你只怕看不见你儿子回家了!养不活孩子怨谁?我跟你讲,这个案子你也有份,查清楚了你也跑不掉!”
奶奶讪讪地:“我一大把年纪,早死晚死、死在哪里都一样。他爸那也是为小山子好,想孩子把书读出来……”
“为他好就打死他?那我为你好,打死你,行不行?”方警官显然对这个案件胸有成竹,阻断了奶奶的唠叨。接着吩咐大山:“弟弟怎么死的?你把前前后后经过都如实讲给这位记者听,不要哭哭啼啼地像个女娃儿!”
大山果然不敢哭了,他讨好地点点头,乖乖接过我递给他的小板凳,与我面对面坐下,将两只小手合掌夹于裆下,像只惊魂未定、夹起尾巴的小猕猴。然后一面回答我的问话,一面不时用眼睛的余光朝斜对面站着的警官瞟上几眼。
“你弟弟几岁?”我问。
他想了一下,怯生生地:“弟弟比我小3岁……”
“大山,能把那天发生的事情讲给我听吗?”
他点点头,哽咽了一下,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憋了会儿吐出来。说句实话,当时看着大山那副可怜兮兮的模样,我差点临阵退缩终止问话。可我没那么做,也许这就是我们这种职业的残忍抑或无奈吧。
“开学不久,那天下午我和堂哥、堂姐,还有小山四个人一起放学回家。进屋的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在堂屋里围着火塘边烤火边烤山芋吃,我们四个小孩放下书包也跑过去拿。弟弟最后过来,刚拿了块洋芋往嘴里放,被爸爸喊住。“‘别急着吃,写字了没?’爸爸问他。
“弟弟回答,‘今天老师只让读书,没布置写字。’爸爸不相信,问我们三个。姐姐告诉他,上课的时候老师让弟弟在黑板上写语文数学几个字,弟弟不肯写……
“爸爸回头问弟弟:‘老师让你写了没有?’弟弟说没有。
“爸爸又问了一遍,弟弟还是不承认。爸爸他、他就发火了,骂弟弟欺祖,‘你哄别个可以,你敢哄你爹!’后来、后来他就、他就……”大山的呼吸再次变得急促,脸色惨白,哽咽着讲不下去。
方警官到底是各种场面见得多了,他有些不耐烦地催促孩子:“好了好了,接着往下讲吧!”
大山惧怕地瞅了一眼方警官,呛咳了两声,打算接着往下讲。可刚说了两句“接着、接着……”嗓子又给堵住,发音受阻,哇地一声吐了一地。
突然一阵胸闷袭来,让我也觉得呼吸受阻,有些窒息感。我再也无法漠视孩子的痛苦,伸手将大山拉到身边,替他擦去脸上的泪痕:“好了大山,阿姨不听了,你不用讲、不用讲了……”
大山一怔,抬头看看我——我努力克制着自己不让含在眼眶里的泪水落下。他又侧过面去怯生生地盯着方警官——我瞅见方警官也转过身叹了一口气。
猛然,大山将头埋在我的肩膀上失声痛哭起来。还是跟刚才一样,哭得惊天动地。此时的我也无法再矜持下去,任由眼泪打湿了孩子的颈脖……
“孩子没见过世面,胆儿小,加上受了些惊吓。现在事情过开了还好些,事发第二天我找他们做笔录的时候,三个孩子全都吓傻了,站在那里不住地发抖……其实案情本身很简单!”下山后,方警官继续为我介绍案情。
“死者的父亲黎远照觉得小儿子在学校没有好好读书,回家还撒谎说老师没布置作业,心里窝火,抬腿就是一脚,刚好踢在小山子的胸口,踢倒在灶台上。可能孩子也死犟,坚持说老师没布置作业。于是,做父亲的更恼火了,一把抓起儿子扔出门外,脑袋撞在灶房门上。一看儿子还不认错,黎远照那家伙牛脾气更大,顺手拾起电线杆底下一块五六斤重的大石头朝倒在地上的小山子砸过去,正好砸在小山子的后脑勺上。这是造成死者重伤的致命一击!”
此时,我才真正理解大山复述目睹杀人现场的艰难,毕竟那是血淋淋的真实场面,不是电影电视剧里的虚构情节啊!作为一个10岁的孩子,亲眼看见自己的父亲杀死自己年幼的弟弟,而且出手每一招都是那样凶残和致命,他内心的恐惧程度可想而知。
小山子喊叫了一声昏死过去,事情并没有就此罢休。通过警官的口述,我进入一个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恐怖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