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库半月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主编的中国社科智讯数据分析报告的组成内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和国际战略研究组倾力打造。分世界热点、全球治理、经济政策、聚焦中国、战略观察五大板块,全方位解读全球发展问题。比如,中国近期的国内经济波动与政治局势都受到全球广泛关注的情况下,中国是否面临着国内改革相对放缓,政治局势持续走热的问题?背后的含义又是怎样的?又如,美国民众和决策层是否对亚太事务足够关心?除了TPP之外,美国还应该在亚太地区做何长远的打算
世界热点
美联储的不确定一跃(3)
美联储加息对东盟五国负债企业的重大影响(6)
获特别提款权后,人民币正逐步成为国际货币(10)
美国石油革命的全球经济影响(13)
低油价与低通胀的好处(19)
十字路口的新兴市场(22)
油价下跌:危机征兆,还是为增长助力? (26)
新兴经济体中外币公司债务:风险何在? (29)
全球证券市场面临三重威胁(34)
数字技术革新之后的GDP核算(37)
金砖国家增长放缓的溢出效应(41)
美日关系:伪密友与真同盟(46)
油价与上游企业成本(49)
金融危机的概率变小了吗(52)
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流入:盛宴还是饥馑(55)
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所会议纪要:“英国退出欧盟的经济学讨论” (57)
英国脱欧的五个负面影响(60)
全球贸易增长缘何停滞? (63)
石油价格和全球经济:错综复杂的关系(70)
英国退出,是进化而非革命(74)
关于美国工人无法和其他国家的低收入工人竞争的误解(79)
机器人会抢走人们的工作吗? (83)
全球治理
超越TPP:塑造亚洲经济战略(87)
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是小题大做么(90)
新兴市场投资者资金流向何方(95)
综述———科技进步与失业率上升、生产率减速之谜(98)
TPP贸易协议评分(101)
拉美国家紧随美联储(108)
巴黎气候谈判的成功仍有变数(111)
如何分析TPP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14)
IMF:呼吁全球货币政策升级(119)
2016全球经济展望(123)
WTO关于贸易技术壁垒的讨论及其对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要义(127)
中国崛起及其对跨大西洋关系的影响(131)
大规模移民能促进创新和提升生产力吗? (134)
如何解决主权债务危机(138)
G20结构改革议程需要讨论收入差距和金融系统脆弱性(143)
促进全球增长和繁荣的政策要件(146)
贸易大幅下滑的原因与前景分析(150)
全球经济现状:G20峰会的关注重点(154)
IMF对于全球经济的判断及政策应对(157)
全球风险和G20协调的挑战:中国2016主席国期间的增长议程(160)
2016年:让G20更有效———基于中国和英国视角的分析(163)
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战略理由(165)
TPP六大短板与中国应对(169)
亚开行与亚投行:有条件的合作? (174)
IMF:全球经济前景及未来政策选择(180)
区域战略挑战与东亚峰会(184)
欧盟创新的分化(188)
“巴拿马文件”泄露事件的启示(190)
经济政策
聚焦中国
战略观察
试读章节
美联储的不确定一跃
GeraldP O DriscollJr /文 黄杨荔/编译
导读:12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加息决议,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提高至0.25%—0.5%之间。本文认为,尽管对未来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在所难免,然而,美联储采用前瞻指引而非遵循一定货币规则的举动大大提高了这种不确定性。编译如下:
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不负众望地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提高至0.25%—0.5%之间。这一决定引发的问题比它所解决的还要多,其中多数问题涉及对未来利率变化的不确定性。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给出的加息理由或许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提供了一些线索。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表示,未来的加息决议将依赖于“大范围的信息”。这本身并未提供更多信息,但是,整个新闻发布会的内容都暗示着,劳动力市场的持续改善将对未来的利率决议至关重要:决议正文第一段讨论了劳动力市场条件的改善,这也是货币政策决议考虑因素列表中的第一项。
美联储的双重使命要求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促进充分就业、维持物价稳定”。美联储希望实际通货膨胀率升至2%的目标水平。至今,通货膨胀率仍然低于目标值。美联储官员预计,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改善会对工资与物价产生上行压力。
美联储采用前瞻指引而非货币规则的做法再次让金融市场感到不安。这一分析源于美联储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持续信赖,该理论提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同许多经济学家一样,我认为菲利普斯曲线背后的推理是有缺陷的,已经有许多研究人员对此提出了批判,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 是其中最著名的。但这是美联储最根本的模型。因此,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改善是预测美联储未来行为的重要依据。
劳动力市场状况指标现在承担着双重任务:它们被用于估计经济体实际现状与充分就业水平的差距,以及预测通货膨胀率。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始终存在:对劳动力市场状况的衡量很不稳定,且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以修改。同时,就业水平不是美联储可以长期确定的变量。尽管如此,美联储也将再次专注于劳动力市场状况。美联储将怎么办?如果就业状况继续改善,经济活动持续活跃,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话说, “以温和的速度” 扩张,那么,将会有更多类似0.25%的加息举措,如此情境下的风险之一是新闻发布会提到的“净出口疲软”。仅仅是加息预期,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疲软,就已推动美元在世界货币市场走强。强势美元加上全球经济疲软,已经抑制了美国的出口。或许到那时候,经济状况就不再像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现在认为的这么好了。
于是,我们迎来了美联储的行动。美联储官方尤其是耶伦表现出加息倾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们对经济数据抱着最乐观的预期。然而,2015年全球经济已经疲软,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提高利率的决定值得商榷。但是,该决定可能受美联储害怕失去信誉的担忧影响。若真如此,这将是一个糟糕的原因,并且表明加息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步到位”。关于未来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在所难免,然而,美联储采用前瞻指引而非遵循一定货币规则的举动大大提高了这一不确定性。与货币规则不同,前瞻指引反映了决策者当前的想法,但不保证他们未来的行动,我们已经看到类似情形在2015年上演。美联储此次加息决议和附带声明的主要作用,是再次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
还有一个重要的操作性问题:美联储将如何提升联邦基金利率———银行间隔夜贷款利率?过去,美联储通过出售短期国债来吸收银行准备金,这将给银行的运营资金带来压力,导致借贷需求上行,从而提高联邦基金利率。换句话说,美联储通过减少银行准备金的供应来改变资金价格,即联邦基金利率。然而,当前美联储并未持有可供出售的短期国债。通常情况下,供应端或需求端之一必须改变,以改变价格。美联储理事会将准备金利率提高至0.5%,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逆回购利率提高至0.25%,这些举措对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进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本文原题名为“TheFed sUncertainLeapForward”。本文作者GeraldP O DriscollJr为Cato研究员。本文于2015年12月刊于Cato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