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翻译理论、翻译原则、词语搭配、语义透明度和语义筛选机制等角度,提出中国文化外译的趋近翻译原则、翻译模式和翻译策略。
作者借用语义透明(transparency)和语义隐晦(opacity)的语义学概念来确定汉语熟语各种复杂的内部语义关系,并借此区分汉语熟语类型,从而建立不同熟语类型与各种翻译手段之间的对应关系。
“纵横不出方圆,万变不离其宗”,尽管万变不能归宗。简而言之,翻译趋近论就是要强调,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但翻译的本质和宗旨不变。“宗”即宗旨、目的。就翻译而言,“宗”就是原文的信息内容。无论译文如何变化,翻译手段如何多样,译文都不能脱离原文而独立存在。
翻译虽然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区分,但合格与不合格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清晰可辨的边界。无论如何,合格译文必须是趋近与张力博弈的结果,都有与原文构成参照的依据,以及根据这个依据适当发挥的过程。
序
追逐前沿的学术兴趣、奋发进取的坚定信念、勇破瓶颈的攻关意志、持之以恒的辛勤耕耘,春华秋实——万华的学术专著《趋近——汉语熟语英译研究》即将付梓出版,作为她的博士生导师,我深感欣慰,并为学生成果的面世感到由衷的兴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万华谦逊好学、广泛涉猎、深入探究,尤其对语言哲学、认知科学、汉学译介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基于多年的学术积累和深入研读,万华在探索之路上,逐渐对汉学译介领域的艰深课题“汉语熟语英译研究”形成的独到的看法,并将自己的研究重点聚焦于汉语熟语英译的范式和方法。通过三年艰难的研读和攻关,终于找到了“趋近”这把解开汉语熟语有效英译之锁的钥匙,并以优异成绩顺利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这是一个理论界学说涌现的时代,也是一个学术界英雄辈出的时代,万华便是这个时代的勇者和智者,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汉语熟语英译作为其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作为她的导师,我自始至终认可并鼓励学生的主动选择,虽然不时告诫其所选研究课题的艰难。
对任何一种语言体系,熟语是其最具文化价值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了一个族群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一个言者的思维意向和审美情趣。因而熟语翻译历来是翻译研究中的显学,同时也是难题,百家百言,莫衷一是。
熟语可分为成语、谚语、格言与警句、歇后语、俗语与惯用语五类,在各种语体和语境中被普遍和频繁使用,熟语的内部语义关系非常复杂,既有逻辑组合,又有非逻辑组合,是理据性和任意性的高度结合体;不同语言之间有相通的熟语,同时也有更多文化特色十分显著的案例。
万华的研究表明,任何翻译活动都必须满足翻译的必要条件:忠实性原则和通顺性原则。前者是就译者与原语关系而言的,而后者是就译者与译入语及其读者关系而言的。万华十分清楚,这些看似简单的关系却蕴含了许多难以把控的变量。
万华的研究既承认语言之间的共性,也承认语言之间的异性,差异给熟语翻译带来了挑战。基于英语和汉语同属于语序为SVO型语言的事实,万华认为这两种语言在句法上主要依赖语序来实现表义功能,这是实现直译趋近的基础;然而,英语具有屈折性特征,而汉语属于分析性语言,两种语言从起源、使用环境到发展过程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进而又导致不同语言在熟语语义覆盖范围、概念合成方式和实际运用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实现熟语翻译的全方位对等只是译者追求的理想,切实的理论模式只能是实现原文与译文在信息内容上的趋近。
万华的研究从现代语言学有关意义理论的视角出发,充分考虑翻译单位和语言单位的内在关系,采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用于指导熟语翻译实践的理论框架,实现形式和功能的同时趋近。
万华指出,趋近是一个协调翻译中对应与不对应关系的方案,也是一个带有弹性设计的有限张力系统。译文求信于原文会产生向心力,而译者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又会产生离心力。趋近翻译是发生在对应与顺应博弈之间的结果。合格的翻译是一个从直译趋近到意译趋近,再到选译趋近的渐变过程。在此过程中,趋近从对应论和顺应论的对立中求得平衡。
万华采用了语义学、句法学、语用学等语言学多个分支学科对翻译现象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借用语义透明和语义隐晦的语义学概念来确定汉语熟语各种复杂的内部语义关系,并籍此区分汉语熟语类型,从而建立不同熟语类型与各种翻译手段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组合型熟语宜采用直译法,综合性熟语宜采用直译/意译法,溶合性熟语采用意译/选译法。
万华在充分考虑语言因素的基础上,对源语和译语间的文化差异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尊重,并通过大量的富于人文内涵的真实语料,成功地论证趋近理论模式的可操作性和一元化解释的科学性。
我十分认同万华对趋近模式工作原理的表述:“纵横不出方圆,万变不离其宗”,尽管万变不能归宗。简而言之,翻译趋近论就是要强调,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但翻译的本质和宗旨不变。
是为序。《荆楚岁时记》
梅德明
2016年7月15日于上海外国语大学
万华,文学博士,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在《中国翻译》、《上海翻译》、《GlobalEducation》和《US-ChinaEnglishTeaching》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并翻译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爱玛》、《瓶中船》和《非一般的外交家》等优秀图书。
第1章 引论
1.1 翻译的学科分类与定位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翻译面面观
2.1 翻译的本质
2.2 翻译对应论
2.3 翻译顺应论
2.4 小结
第3章 汉语熟语属性及其英译模式:趋近
3.1 熟语的界定、分类及其构成方式
3.2 熟语的语义选择机制与翻译
3.3 趋近模式建立
3.4 翻译张力与限制
3.5 小结
……
第三章 汉语熟语属性及其英译模式:趋近
翻译理念上的差异源于翻译本身所涉及的多重因素和研究者采用不同的原则作为指导翻译行为的主要依据。传统对应论的主要依据是不同语言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译文与原文在语义传递、表达效果上的像似程度放在首位,而当代顺应理论则更着重言语及其各种语境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作用,或者说该流派在更广的范围描写翻译活动,把翻译实践中为顺应各种更高目的和要求的改写行为纳入理论描写框架,以动摇对应论一贯坚持的译文必须忠实原文的核心价值理念,最终达到建立新的理论解释模型的目的。然而,对应论和顺应论都有各自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传统对应论抓住了翻译的核心问题,但却失于僵化(rigidity),缺乏弹性(flexibility)和张力(tension),顺应论认识到了翻译实践中确实存在的弹性,却失于宽泛,让张力的限度难以控制。如何建立一个解释等值与张力合理博弈的理论模式是翻译理论建构的重要任务。谢天振(2014)在翻译史研究中总结出了翻译的三个时期。在西方第一是圣经(西方)/ 佛经(中国)翻译时期;第二是社科经典翻译时期;第三是实用翻译时期,是翻译职业化时代。在圣经(西方)/ 佛经(中国)翻译时期和社科经典翻译时期,对译文的忠实是至高无上的原则;而在实用翻译时期,翻译的目的成为主要原则,这在某些文本的翻译中(如广告语翻译、影片名翻译等),一目了然。看来不同的文本性质对译文会有不同的约束力。但无论怎么说,如何处理好原文的约束力和译者自由度之间的关系是翻译理论建构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有鉴于语言是翻译的第一要素以及语言与翻译的天然关系,从广义的宏观语言学角度出发,语言学的各个部门都必须参与翻译的理论建构并做到合作协同才能对翻译给出更加合理的解释。下文将对此做更详细的归纳、分析和讨论。在正式讨论熟语翻译须遵循的原则和采用的手段之前,有必要首先弄清楚熟语的特点和构成方式。
3. 1熟语的界定、分类及其构成方式
“人类是分类的动物”(Jespersen,1949)。熟语是人类对语言现象的分类结果,也是一个概念覆盖范围很宽的语言学术语。各大汉语通用词典给“熟语”下过既相似,又不同的定义。请看:
(1)《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收录了熟语、成语、俗语、谚语四个词目,并给出了如下定义:
熟语: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如“慢条斯理”、“无精打采”、“不尴不尬”、“乱七八糟”、“八九不离十”等。(Idiom, idiomatic phrase; group of words whose implicit meaning cannot be deduced from its constituent words.)
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Idiom; concise and meaningful phrases or short sentences that have been in long public usage. Most Chinese idioms have an historical origin and consist of four Chinese characters. The meanings of some are obvious, e.g. “trivial topic, long article” and “latecomers become the first”, but some can be understood only by knowing their sources, or stories behind them, e.g.“three in the morning, four in the evening” and “the shadow of a cup mistaken for a snake”.)
俗语: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Common saying; folk adages that generally reflect the experiences, desires and beliefs of the laboring people, one example being, “Nothing in the world for one who sets his mind to it”.)
谚语:在群众中间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Proverb; popular short, pithy saying that expresses a profound precept, such as “Three fools make one wise man”, “Every profession produces its own leading authority”, and “Where there is an ill (应该是a will的笔误,笔者按), there is a way”.)
从《现代汉语词典》的概念辨义角度看,以上定义缺乏准确的区分度,我们不能从定义的解释中判断熟语与成语、俗语与谚语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性特征。
(2)《汉语大辞典》(2001)也收录了熟语、成语、谚语、俗语四个词目,给出的定义如下(因篇幅所限,部分例子略有删减):
熟语:①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形式。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②常用的话语。(第七卷)
成语:①习用的古语。②指长期习用,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固定词组。大多由四字组成。任泰学《质疑?经义》: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或是当时的成语。赵树理《金字》:我想了一阵,想出个模棱两可的成语来,写了“有口皆碑”四个大字。(第五卷)
谚语:长期流传下来的寓意丰富、文词固定简练的古训、俗语。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第十一卷)
俗语:①民间流传的说法。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②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俗语说的好,“物以稀为贵”。③方言土语。这厅上也有一处匾,题着“辅仁论德”四字;家下俗语皆只叫“议事厅儿”。(第一卷)
《汉语大辞典》定义的区分度明显高于《现代汉语词典》。起码关键词“熟语”的概念与其他词语的概念关系是明确的,即,熟语是个统称词,其他词语是更具体的描写词,或者说熟语是一个上位概念,而惯用语、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是熟语的下位概念。
(3)《辞海》(1990)的定义最系统,收录的词目也最全面,包含了熟语、成语、惯用语、谚语和俗语,分别定义如下:
熟语: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
成语: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所指大都是一种确定的转义,有些可从字面理解,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有些要知道来源才懂,如“青出于蓝”出于《荀子?劝学》,“守株待兔”出于《韩非子?五蠢》。
惯用语:熟语的一种。惯常作为完整的意义单位来运用的固定词组。其整体意义不是各组成成分个体意义的相加,而是常常由它的比喻意义所造成的一种修辞意义;口语色彩较浓。如“炒冷饭”,喻指重复已经做过的事;“开倒车”,喻指向后倒退。
谚语:熟语的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数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如“人多力齐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等。谚语也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
俗语:也叫“俗话”、“俗言”。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带有一定的方言性。指谚语、俚语、惯用语及口头上常用的成语等。
虽然词典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倾向却是明显的。基本立场是熟语与其他相关概念不属于同一个语言描写层面,熟语是包含其他相关概念的统称词,而其他相关概念是熟语的不同分类。与通用词典的定义类似,作为专业术语,对熟语的专题研究表明,熟语的涵盖范围却因人而异,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学者对熟语、成语、俗语、谚语、惯用语等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覆盖范围并不完全统一。主要观点如下:
(1)把“熟语”作为“种”概念,而把“成语”等作为属概念。如周祖谟(1958),朱祖廷(1985),史式(1979),宁榘(1980)。
(2)把“熟语”作为“属”概念:如唐松波(1960),马国凡(1978),胡裕树(1981/1998),邢福义(1991),符淮青(1985),武占坤(1986,2007),周荐(1994),王德春(1990),孙维张(1989),武占坤、马国凡(1991)等。
(3)取消了“熟语”的统称词地位:如温端政、周荐(1999)使用“俗语”作为统称词。从专著的目录可见,该书上篇论题内容包括关于谚语的研究,关于歇后语的研究、关于惯用语的研究、关于俗成语的研究。可见俗语被看作一个笼统的上位概念。也有人使用“成语”作为统称词,如陈文伯(1982)。
据牛思涌(1989)的统计,目前学术界大约有20余种相关术语,其中包括熟语、俗语、常语、俚语、谚语、成语、习用语、惯用语、歇后语、俏皮话、谐谑语、譬解语、解后语、引注语、格言、名言、箴言、警句、警语等。术语数量之多,界限之模糊,足以使这些术语的概念相互重叠,边界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