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小城相遇的瞬间,
放缓脚步,逆光而行,
去看看被忽略的、幻想中的人和景,
记录下47条老巷子、14条老街、12座古桥、15座老建筑。
书分两辑:
“看不见的城市”以非虚构、在场的方式,在影像和文本之间拾取回忆;
“看得见的风景”以小插页形式穿插书中,用惊人的直觉找寻尘世梦幻。
跋:看见与看不见
《看不见的城市,看得见的风景》向两位文学大师致敬:卡尔维诺和E。M。福斯特,以及他们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它不是小说,是非虚构,前部分《看不见的城市》偏向于纪实,后部分《看得见的风景》偏向于虚构。我仍希望读者把它当作一部文学作品去看待,因为里面包含了我的写作风格,包括选用的每一个词语,都经过了再三思量。我最终要向我生活的小县城乐清致敬:它教会我向低处看去,从现场看,自内心出发去写作。
下部《看得见的风景》里有篇文章《乐清,写在水上名字》写于上个世纪,1997年我在乐清城关生活了十五年,但我对它还是不了解的,我希望乐清能像杭州一样成为一个生活舒适的现代化城市,所以文章里的参照物比如河流、花园、树木等应该对应于某个文学场景,而不是我生活的小县城,如果你从中读出了卡尔维诺或厄普代克,那么你对了。“箫城”是我给城市特意命名的,乐清县名与古代“王子晋骑鹤吹箫”的典故有关,城关有座小山叫箫台山。
上部《看不见的城市》,每一条巷子,巷子里的老宅,细小到门牌号码、某位老人的服饰、对话等等,都是真实的。但显然,我不想让文字成为纪录片,也不想绕进历史故纸堆里去,这条巷子来龙去脉如何,有谁住过,这都不是我关心的,我只在乎巷子与我发生的瞬间。每一条巷子我都走过无数次,有时候坐在书房里,阳光突然好起来(我的书房朝北),我内心大约有一部雄壮的交响乐在呼唤,于是放下笔操起相机跑进巷子里去,因为我家跟县城的每条巷子都很近,只要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走遍老巷子。很多人不屑于拍身边,他们非要到很远的地方甚至跑到国外去,拍一些明信片一样的照片晒到网上去。而我喜欢拍身边,一条巷子,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段,太阳光的明暗疏密直接导致照片好坏,从而使我梦笔生花或笔头干涩。去年阳光晴好,巷子去得很勤快,每次去了都有收获。今年雨水阴天多,我就不怎么拍了,有时候再次去那条巷子连我自己都奇怪,这里有什么好拍的,道路被开膛剥肚,垃圾乱堆,去年竟然让我魂不守舍!我承认是阳光催生了我的摄影,催生了巷子里的每个细节,让我在老去的时光岁月里流连忘返。
“有人问一位占卜女人马洛奇亚的命运,她说:‘我看见两座城市,一座是老鼠的,一座是燕子的。’”(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隐蔽的城市(之三)》)
如果有人问起我乐清县城的命运,我会说,我看见两座城市:一座是你看不见的,它每天都在消失;一座是你看得见的,它是你内心永恒的风景。
2014年8月30日
于思乐泮水斋
郑亚洪,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199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已并入浙江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著有音乐随笔集《天鹅斯万的午后》《音乐为什么》《音乐会见》。
序
看不见的城市
中和巷
中浦巷
望浦巷
青浦巷
居仁巷
箭道巷
烊池巷
忠节门外
银河巷
银丰巷
油车巷
瑶田巷
文笔巷
桑园巷
迎祥巷
担水巷
中心巷
开元巷
后开元巷
太平巷
千秋巷
前双箭巷
后双箭巷
中元巷
拦诗巷
崇礼巷
迎和巷
仓桥巷
集贤巷
祟贞巷
箫台巷
广善巷
县学巷
豆腐巷
康乐巷
水仙巷
平桥巷
大众巷
长春巷
荷花巷
净曲巷
迎恩桥
邮电巷
九曲巷
东堡城、西堡城
通井街
上半街
南大街
东大街
西大街
建设中路
建设东路
一百三十弄
清河北路
环城西路
长乐路
县前路
人民路
城上
沐箫路
东浦桥
云浦桥
望莱桥
太平桥
姜公桥
北门新桥
蜈蚣桥
塔影桥
仓桥
水仙桥
西霞桥
文虹桥
徒步穿过北大街
跑步穿过西门
后西门
老乐中
老镇中
老人武部
老手工业局
图书馆
剧院
大烟囱: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旧工厂,新生活
时间停滞的少年宫
东塔在我心底的影子
西岑山上看西象塔
西门电影院:
曾经的优雅与繁荣
看双瀑的日子
寻访法师的塔园
怀念一条野溪
水碓岭脚:最后一块诗意飞地
跋:看见与看不见
看得见的风景
城市以北
雪天,城市
浣洗街
单向道
斯万,跑吧
鹰嘴冈:风的、时间的废墟
九牛山上的白月亮
乐清,写在水上的名字
《看不见的城市,看得见的风景:南方小城文影录》:
青浦巷有两个入口,一个在街道上,一个朝向河流。街道上的巷口挂着一个牌子,写着“乐清电大”。到电大去,从这里进,当然你也可以从巷子的另一端进入。电大原先是乐清职工学校,是成年人读夜校的地方,八十年代考不上高中的职工边工边读,“读书”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词语,他们在夜校里谈恋爱,拾捡当学生的记忆。九十年代以后,职工学校渐渐衰落了,变成了职工子弟学校,再后来,学校搬迁到外面去,校园让给了电大。读电大的大多是农村小学或幼儿园里的代课女教师。每个星期六下午或星期天早上,她们上完课从电大校门里出来,就沿着墙根走。遇到下雨天,路面积了水,混同阴沟里流出来的脏水、浮起来的菜叶,逼仄的巷子像沉淀了多年阴郁。
女教师们很有办法,能把一段肮脏不堪的路走得笃笃有声,近几年考大学的人多起来,上电大的人越来越少了,在青浦巷里行走的电大女教师也不见了。这年月谁还稀罕一个电大的文凭啊。
走在青浦巷里,抬眼看见“乐清电大”四个金色大字从一面墙壁上挂下来。从这面墙脚边飞快地跑出来几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他们是在乐清打工的外地人的孩子,上不了公立学校,就集中在这里读书,分享职工学校的校园。这些小学生从个头上看不出与本地小孩的区别,他们也说普通话,但带了四川湖北安徽等地的口音,而本地孩子说的普通话带北方口音,所以他们一张嘴就能判断出来自哪里。外地小学生衣服通常脏脏的,样式也落伍,女孩子也不知道梳个明朗的辫子,任散发垂下来;男孩子手里总拿着从小卖部买的零食,一包糖或一条绿绿的果汁棒,愉快地咀嚼着,仿佛在享受一顿美味的菜肴。一个男生跑上来,用力拽住前面一个孩子的书包,“啪”的一声甩在地上,里面的书、文具盒、练习本散落一地。被欺负的孩子开始用本地话大声咒骂,脏话像子弹一样喷射而出,在巷里来回弹击。不过,没几天打架的学生就会和好,又在一起勾肩搭背了,这样的把戏屡屡上演。
青浦巷的名气是被一座祠堂捧出来的,生活在附近的东门人称祠堂为“宗”,上祠堂也就是到“宗”里去。宗里的香火很旺,很多善男信女来往宗里,在乐清算是一个有名气的祠堂。宗的当家是一位外地人,操玉环或者台州口音,经常开一辆小车往返于家与宗之间。宗的好日子在每年正月,届时会请来越剧团唱上三天三夜的戏,人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连城市里的乞丐,一到午餐时分也会端着个洋瓷碗在宗门口排队。最近他们又请来文昌君,搞了个佛像开光仪式,把文昌君的名字写在一块很大的牌子上,挂在青浦巷口,盖过了乐清电大。若是在街道上有人拦住你问,电大在哪里?你多半会指着青浦巷:“从这里走进去,拐弯就到了。”若是有人间,东门宗在哪里?你一定也会指着青浦巷:“从这里走进去。”电大、祠堂,它们覆盖了城市的记忆、方位、倾斜度、水流和风向。
过了祠堂和电大,青浦巷向左拐弯,通向了一条自北朝南流去的河流。一阵河风吹过来,岸上的垂柳飘落无数柳絮,落在河面上,落在路边的石头椅子上。石头椅子下面是一个埠头,像舌苔一样伸向河面,过去它曾热闹过,挤满多少船只、货物和客人。我读小学的时候经常从这条路上走过,靠岸的青田船、机动船、舢板纷纷向河埠头伸出一块数米长的踏板,上面走着繁忙的商人和乘客,他们挑着担子或拉着小孩的手,从船舱走向河岸。我想象着他们踏上岸那一刻的心情,这种心情我体验过。你闷在船舱里,耳旁响着发动机单调的轰鸣声,看见的只是水。这样看来看去看了三四个钟点,待船老大兴奋地宣布“要靠岸了”,那心情就像囚犯将要脱离大牢。
河流的存在影响了青浦巷,巷子里建起了一个粮仓、一座老人亭、一个捣年糕的家庭作坊、一个裁缝店。多年前河对岸一夜间冒出来许多酒吧,成为年轻人扎堆的地方。粮仓最终没有逃脱被改造的命运,像监狱一样的高大外墙经过粉刷,再写上几个拉丁文字母,一个酒吧就成了。可能河这边的地理位置劣于对岸,青浦巷的酒吧大多开不了多长时间就关闭了。粮仓重又被人接手去开了火锅店,但生意依然冷清,店门口只看见招徕顾客的店员。火锅店倒闭后,店门也被砖头封死,实际上也没有人把它当一回事。你也别指望来到这里就能看见冒着热气从锅里端出来的年糕粉,或者看到妇女们总爱待上一天半天的裁缝店,你脚步追随的不是眼睛看见的事物,而是断壁残瓦,被时间抹平或埋掉了的景象。
过了早餐时分,来往巷子里的人多起来。人们买菜回来,手里提了米、酱油、鲫鱼、半只烤鸭,碰上熟人,站住脚,靠在路边说话。几个女人站在开阔一点的路段上,这个路段在青浦巷与另一条巷子的连接处。一个杂货店敞开着门,给这个路段增添了一点商业味。女人选这个地方做生意是有道理的,通常男人到小店里买包烟或一瓶啤酒,哪怕打个电话,就有搭讪或递送媚眼的机会。差一点的路段留给年纪大的女人,她们通常不会像年轻女人那样大胆地站在路边。
她们比较含蓄,不张狂,手里拿着毛衣,站在弄堂里面的屋檐下,一只脚搁在门槛上,显出一副悠闲的良家妇人的模样。要是你看不出她们是做那个生意的,她们同青浦巷的其他居民没什么区别。她们身后的一,瞳老房子最能说明她们的身份,里面床、门窗、家具、锅瓢碗勺一应俱全,给人住家的感觉。你经过时,女人会给你一个笑脸,好像你已经是她的老邻居老住户了。你若不理睬她们继续走路,女人也不觉得有什么难堪,手里的毛线活依旧飞快地走着,抛出来的微笑还挂在白粉擦得过多的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