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上海市收藏协会将迎来成立30周年的庆典,作为在全国成立*早的省市级收藏组织,在国内收藏界广受关注。本书将全面记录协会成立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所取得的各项成绩。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30件重大事件;二是30场重要活动;三是30篇收藏论文。此外还收录了一些见证协会30年来的重要物证及协会会员名录和大事记。
《前行·回眸》以前人修志的方法,全面、客观、系统地记录了上海市收藏协会30年来的历程。正如《后记》中所言:前行,是创造记忆;回眸,是守护记忆。守护记忆的目的,是为了明天的前行。
30年来,海派收藏成为了我国民间收藏的一面旗帜,它创造了无数个第1,把海派收藏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欣赏、求知、联谊、创造“这一协会的办会宗旨,在这本大型图典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先贤顾炎武在《日知录》云:“文章要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现在,《前行·回眸》即将出版,它会让更多的人相信:这是一本可以传世的图典,因为它浓缩着海派收藏文化30年的精华;这是一本可以值得珍藏的图典,因为它为将来海派收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素材。
一、序
二、概述
三、大事记
四、纪念三十周年30项活动
五、“我与协会三十年”征文
六、各类参展名单及所获荣誉
七、后记
我们与时代同行-----上海市收藏协会30周年论述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一)
金猴迎春,万象更新。2016年,上海市收藏协会迎来了建会30周年,这是中国收藏界的一件大事,因为它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民间收藏热的崛起与兴旺发展。
30年前的1986年6月,一群酷爱文化有志于集藏的爱好者,凭着满腔热情,发起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省市级收藏组织——上海收藏欣赏学会,后接受著名算具收藏家陈宝定的建议,改名为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其时,我国著名作曲家,时任文化部代部长的周巍峙闻讯后,为这个中华大地上的新生收藏组织,欣然题写了:“欣赏、联谊、求知、创造”八个大字,协会创始者将这八个字写进了章程,成为该收藏组织的宗旨并沿袭至今。30年过去了,这八字宗旨已成为上海市收藏协会的核心价值观。
1989年,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颁布,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成为上海市第一批登记注册的法人社团,证号第0355号。同年经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陈沂的批复,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挂靠上海市文化局,又经时任上海市文化局局长孙滨的协调,联谊会在上海美术馆挂牌。至此,这个新生的收藏组织告别了初创期,纳入了政府的管理。1990年的春天,一场轰动海内外的海派收藏大展示“90上海艺术节——首届上海民间收藏精品展”,于5月5日至19日在上海美术馆上演,上海市原市长汪道涵为展览题名。其时日参观者达3000余人次,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这是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面向社会的一次大展示、大亮相。1992年9月,经市旅游局与南市区人民政府的协调,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入驻三山会馆。
2004年7月8日,经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的同意,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更名为上海市收藏协会,是年的9月18日,上海市收藏协会揭牌仪式在三山会馆隆重举行,700多位藏界人士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时任中国收藏协会会长的阎振堂与本会顾问上海警备区原副司令相守荣共同揭牌。从此,相伴同仁18年的“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成为了历史。同年上海市收藏协会获得了中国十大收藏组织的光荣称号。这个中国第一个省市级法人收藏组织又开始扬帆起航。2005年1月29日,上海市收藏协会乘着更名的东风,圆满地召开了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从此,上海市收藏协会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里程。
星转斗移,上海市收藏协会迎来了30华诞。作为全国第一家省市级收藏法人社团,自1986年6月创建至今已走过30年辉煌历程,为我国的民间文博收藏事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为我国藏宝于民的民族文化复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上海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奉献了巨大的能量。2015年12月26日年终理事大会形成了“内强筋骨、外塑品牌”的协会30周年庆典决议,2016年1月12日的会长会议专题研究,并提出了全面展开市藏协30周年庆活动的工作目标。庆典活动将贯穿2016年全年,这将注定2016年又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一年。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展前程,意气更风发。全体同仁们,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为上海市收藏协会30周年庆增光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