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全世界做生意》讲述了30多个正在发生的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商业故事,摄制组足迹遍布亚、非、欧、北美、南美和南极六大洲,在中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印度、蒙古、缅甸、卡塔尔、印尼、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对故事进行纪实跟踪拍摄和采访,描绘出发生在不同行业、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精彩“生意”,以及被生意改变了的“生活”和“生命”。《与全世界做生意》记录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的生存面貌以及对财富和梦想的理解;通过生意人特有的创业精神与合作理念,呈现中国人的商业智慧,展现中国和世界的有效交流和共同进步。
《与全世界做生意》同名图书忠实载录纪录片脚本,以求为创作团队、采访对象以及观众留下珍贵的纸质档案。与此同时,为使读者获得更为饱满的内容,本书大力拓宽篇幅,比如,撷取若干背景资料,补充纪录片中囿于篇幅未曾交代的时代背景;邀请纪录片总导演、制片人、策划人、作曲、各集编导撰文,分别从各自角度讲述他们参与纪录片创作时的体悟;对重要的片中人物进行追访,道出他们在镜头前未曾尽言的心里话。
1.央视《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舌尖上的中国》创作团队又一心血力作!“金熊猫?社会类纪录片大奖”获奖作品!CCTV官方授权。
2. 扩展阅读版,追访刘雯、汪建、张华荣、张力刚等影响世界的中国“生意人”,用细腻文字呈现他们故事外的真实感悟,释解他们独到的“生意经”。
3. 从文艺视角诠释商业内涵。收录总导演、策划人、各集编导自述创作历程中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音乐人小柯首次为纪录片作曲,撰文揭秘如何用音乐配合影像叙事。
4. 文字凝练、插图精致、设计精良、包装精美,兼具阅读、馈赠与收藏价值。
序
我想为永不停歇的商业精神献上敬意
商人,商业化,在商言商,商人重利,无奸不商,反正和“商”这个字有关的词儿,在中文里都不怎么讨人喜欢。重农轻商了几千年,中国社会又一夜间变成似乎人人都在经商。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商业的名声却没有变得更好,它似乎总是和铜臭味、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连在一起。
我们常常埋怨商业让我们异化,其实我们也同样担心工业对人的异化、科技对人的异化。所以,问题是人,而不是商业本身。
在我看来,商业精神和这样一些事情有关:
规则、交流、合作、妥协、创新、共赢。
之所以我们将那些沉淀下来的价值称为“商业文明”,因为那的的确确是一种“文明”。
一时的利润可能让人疯狂,但真正的商业精神,让人类必须更理性地共存于这个世界。
我想为每个鲜活的个体生命献上赞美
生意当中,最核心的要素是人。什么样的人能与全世界做生意?
自由的人。平等的人。独立的人。
自由意味着自主选择,意味着多样化、流动性。平等会为今天的落伍者保留明天改变命运的机会。独立会让中国人面对世界的时候,不卑不亢。
我们的故事主人公,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他们就是他们自己,不是一个符号,不是一个概念,不再只是被“勤劳勇敢智慧”定义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愿望和行动。挣钱过上好日子的快乐是真实的,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真实的。
所以,我们选择了普通人的故事,切入他们生活的一个侧面,去看生意如何释放了个体生命的能量,遇见世界又如何改变了个体生命的轨迹。
他们是一个,一个,一个,有名有姓、有故事的人。
我想留下精彩纷呈又五味杂陈的时代细节
“纪录片是一个民族的相册”,这句话被反复引用,让纪录片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责任感和自豪感。纪录频道开播时的宣传片里有过这么一句台词:“留住今天,留住明天的历史。”
问题来了。有一天,当后人想看看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他们能看到什么?我们应该记录什么?
当我们去看一百年前的黑白影像时,让我们激动感叹的,永远是那些细节。那时候的人穿什么、吃什么,他们怎么生活。他们的一个笑容,一个回眸,这些有温度的画面远比一个历史的大全景更吸引我们。
所以,我喜欢导演们拍到的那些不断的奔跑,脸上的汗滴,饭桌上的争吵,精明的眼神,数钱的笑容,无处不在的励志标语,城市化进程中的新旧并存,还有那些没有修饰的语言,各种口音的英语,老外喊出的一句“老板娘”……所有带着时代的体温,甚至还带点粗糙的镜头。
做完《与全世界做生意》,我加深了这样的感悟:把生活交给纪录片,把观察交给纪录片,把纪实还给纪录片。
我想看看世界眼中的中国,中国眼中的世界
2006年,《大国崛起》播出。
2010年,《公司的力量》播出。
2015年,《与全世界做生意》播出。
从国家,到企业,到个人,有幸在十年间走过了宏观到微观的观察历程。以世界为坐标看中国,这几部片子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秉持的是同一个理念。信仰的是同一种价值。
中国和世界的交流,从未间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这些简单的常识,我们用了很长时间才明了。或者说,我们还需要不断重复这些简单的常识。
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改革,开放。这两个词,值得我们大写在民族的历史上。从某种意义上看,或许开放比改革更重要。
这两个词,在我们的这部纪录片中就是:放眼寻路中国,转身遇见世界。
上面所说的,是《与全世界做生意》的出发点。这些话在片子当中一句也没有。做纪录片的人都懂得:表达和到达中间,最好的桥梁是故事。
所以,走到终点时,我想说,我们只是讲了一些正在发生的中国故事,你我都在其中。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纪录片?
“纪录片人最宝贵的是片子,一部片子属于你只有一次。一部片子应该这样结束,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前期调研不充分而悔恨,不会因为采访拍摄不到位而遗憾,也不会因为后期制作不精良而羞耻。这样,在播出的时候,你就能够说:我的整个三年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它。”
我写下上面这段话的时候,离《与全世界做生意》播出还有2周时间。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大(dà)局(shì)已(yǐ)定(qù),剩下的就只有遗憾。
一开始,就给自己设下三个套
第一个:不要什么?
1.不要发家史。
2.不要致富经。
3.不要高冷的经济学术语。
4.不要那些有距离的故事。
第二个:要什么?
1.要拍摄当下正在发生的事。
2.要和世界有关系,更要和个人有关系。
3.要在生活细节里表现生意。
4.要看到人。
第三个:空间和时间。
1.每个故事只有10分钟左右的展示空间。
2.每个故事只有10天左右的拍摄时间。
所以,这部纪录片,有一个文科生的目标,和一个理科生的计划。这样一个外延极其宽泛的命题,不同的人可以做成不同的模样。我一直认为,限制,是个性的起点,使最终的呈现是“这部”片子,而不是“那部”片子。由此产生的,并非“遗憾”,而是节目先天就带着的胎记。
生活是万花筒,商业即众生相
坚持用“做生意”为题,证明我们也是另一类的标题党,一群不专业的人,希望能用不专业的角度和不专业的语言,讲一讲大家觉得很专业的经济话题。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政治、经济之类的词语,都是硬邦邦的、严肃端庄的,但其实它们离我们很近。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各种生意里,与世界发生着主动或被动的关联。有时候我们是生产者,有时候我们是消费者。生意,是生存需要,是生活方式,是生命体验。
所以,这部纪录片,用7集篇幅,讲述了7个主题:中国和世界,远和近,旧和新,快和慢,大和小,有形和无形,今天和未来。这是我们理解的,生意带给社会的影响和改变。
片中传达不到位的地方,确实是能力不及之处。大千世界,纷繁复杂,还有太多我们没有能够理解和领悟的事情。
故事,表达
这是在纪录片创作中最容易造成误解的两个词语,一再定义也还是存在各自理解上的偏差。有时候争吵半天,才发现大家可能说的不是一回事儿。
故事是表达的载体,表达是故事的灵魂。肉体和精神,孰轻孰重?
一开始先请导演们明确要表达什么,接下来问导演要故事、故事、故事,最后再问导演故事是否表达了什么。通俗点说:你说这个故事想干吗?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能抵达目标。
有些看似有趣的细节,有意思的矛盾、冲突,最后被舍弃了。因为与主题表达无关的东西,越精彩,越丢分。
同样,有些很想传递的理念和价值,最后也被舍弃了。因为没有拍到可以承载的故事,不能让小孩穿大人衣服。
无论是从故事出发的表达,还是从表达出发的故事,最终能入脑入心的,才是好的故事,好的表达。
《与全世界做生意》总导演?周艳
制片人说 / I
《与全世界做生意》的人 / V
音乐是“纪录”的一部分 / VII
第一集 与世界的距离/ 1
今天的世界,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贸易创造的世界。
人类生来就有一种将一件物品转移,并与另一件进行交换的癖好。
从物与物的交易开始,人与人的交流、文明与文明的交融就不曾停止过。
生意,就这样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追访?张华荣/李昌宪/刘雯/陈仕梅/汪建
我导·我说?张铭欢
第二集?去远方/ 45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勇气和冒险的精神。
他们逾越地理的距离,突破心理的疆界,
在怀疑与冲突中前行,用自己的方式闯入全新的世界。
追访?李海彬/王琤/林洁
我导·我说?马羽洁
第三集 买卖不死/ 83
它们是古老的买卖。历经千百年,依旧活在今天。
世界总是在变,却也有一些亘古不变的法则。
传承之路并不平坦,但总有不死的中国人,背负着各自的使命,一路向前。
追访?沙哈提/李文英
我导·我说?杨晓清
第四集 时间就是金钱/ 121
身处这个疾速前行的时代,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催促着人们。
一路奔跑的中国人,耳畔回荡着响亮的声音:
时间就是金钱!
追访?刘希
我导·我说?马羽洁
第五集 大生意/ 163
13亿人的生存压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制造超级生意。
走向繁荣的道路充满艰辛。
世界级的大生意背后,隐藏着无数普通人平凡而热烈的生命故事。
追访?夏新瑞/朱定定
我导·我说?胡珩
第六集 看不见的博弈/ 197
文化是门好生意。
当源远流长的中国智慧遇见时刻需要创造力的世界市场,
有的人把生意做成了文化,有的人把文化做成了生意。
追访?张力刚/裴康凯/刘江南
我导·我说?张铭欢
第七集 未来的利润/ 237
利润,曾经是生意的最高目标。
然而,无法停下的脚步提醒我们:
如果不能让更多的人获得更好的生活,我们将难以走向更远的未来。
追访?栾军/洪鹏/刘建业/德清
我导·我说?李燕
驼马由来拥“心”门 (编辑手记) /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