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一大批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是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大历史现象,国际体系演进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在三大领域实现了重大演进,即国际政治结构的多极化、国际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国际技术结构的多样化。冷战后,国际政治结构的多极化促进了世界和平的稳定性,为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安全基础;国际经济结构演变为网络状双向多维依赖结构,为一大批新兴大国崛起提供了经济机会和更高收益;国际技术结构的多样化推动了全球产业链的延展性,使得新兴国家从中获得了新的竞争优势。新兴国家崛起在历史上曾多次引发“修昔底德陷阱”,全球治理可以作为缓解和消除该风险的重要途径。
查晓刚,安徽泾县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2003年合肥工业大学英语(国际贸易)本科毕业,2006年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政治专业硕士毕业,2004年9月-2005年7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中美研究中心学习,2006年1-4月作为英国外交部志奋领学者在英国访问学习,2014年获得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政治经济学方向)博士学位。主要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美战略经济关系以及新兴经济体发展的外部环境等议题。承担和参与外交部、财政部、商务部、香港特区政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盖茨基金会以及英国外交部等机构委托或资助的研究项目。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主要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方法说明()
第四节研究的逻辑结构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国际体系、新兴国家崛起与“修昔底德陷阱”()
第一节国际体系的轮回与演进()
第二节国际体系演进与新兴国家崛起()
第三节冷战后国际体系转型与“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规避性()
第三章冷战后国际政治结构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第一节国际政治结构与国际环境()
第二节冷战时期发展中国家的内外环境()
第三节冷战后国际环境的改善和新兴国家的崛起()
第四章国际经济结构多元化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第一节冷战期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单向依附()
第二节冷战后国际经济结构多极化趋势()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对新兴国家的机遇和挑战()
第五章国际技术结构的多样化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第一节国际技术结构与国际体系演进的互动()
第二节国际技术结构优化是新兴国家崛起的外生助力()
第三节国际技术结构与新兴国家参与全球生产链()
第六章参与全球治理与规避“修昔底德陷阱”()
第一节新兴国家对国际金融体系治理的参与()
第二节新兴国家对全球经贸规则制定的参与()
第三节新兴国家对国际安全治理的参与()
第四节守成大国与新兴国家的战略博弈()
第七章对中国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思考()
第一节中国在新兴国家群体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中国崛起的路径与选择()
第三节中国与现有国际体系的互动与互适()
第四节对中国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思考()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