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毕其一生书写了历史的传奇。他48岁率众起义,经过短短8年的鞍马征战,便推翻了暴秦统治,逼楚霸王项羽自刎于乌江,成为中国历史上由农民登上皇帝宝座的一人。
刘邦的一生充满神秘。温氏水塘边遇龙怀孕而生刘邦;芒砀山斩蛇起义;咸阳城辞世时腾龙西去,他一生和“龙”结缘。
刘邦的一生是成功者的典范。他亲手缔造了绵延400余年的大汉帝园;创造了影响深远的汉文化,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刘正良,男,汉族,河南省永城市人,中国行政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诗词研究会理事、永城市长寿研究会秘书长。2009年以来,先后编辑出版了《100位百岁老人的养生之道》《这样可以活百岁》《健康新发现》等畅销图书。
常量,商丘宁陵人,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历任《发现》副理事长,人民日报海外版处长(挂职)、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品牌总监等职。现兼任中国人生书画院执行院长、中国城市报品牌委秘书长。
《汉宫轶事 成功者留下的闪光足印》:
第五章息械斗刘樊结义助刘季老鼋受伤这天,刘季同几个伙伴一起在沛县街上闲耍,远远望见前面不远处黑压压聚拢着一群人。
走近一看,见三个身强体壮,人高马大的青年每人手拿一根长棍,围着一个黑大汉。
这黑大汉膀宽腰粗,黑发蓬松,两眼大如铜铃,光着上身,从脸上到前胸能看到的地方都长着密密麻麻的黑毛。他手持菜刀,毫不示弱地同三个手持长棍的人对峙,理论。
听了他们的争吵,刘季才弄清楚:原来那被围的黑大汉姓樊名哙,昨晚夜归时被一恶犬追赶,眼看就要被长得又壮又大的恶狗咬伤,他便不顾一切地挥拳砸去,谁知这一拳正砸在狗的脑门上,狗当场死亡。
他便一不做二不休,拖进家剥了皮,煮了一锅肉味鲜美的狗肉。吃饱喝足后倒头便睡,中午才被这几个汉子推醒,他们指着院里的黑狗皮,指责樊哙偷杀了他们的狗,要向樊哙问罪。
听明白以后,刘季对身边的一个同伙耳语了一下,便带着几个同伴走到双方交战中间,问那三位汉子:“你们怎知道樊哙杀的是你们家的狗?”“狗皮就在他院里,还怕他耍赖?”其中一个汉子怒气冲冲地说。
“你家狗是什么样子?”“浑身黑毛。”那汉子理直气壮。
“有白毛吗?”“没有。”汉子斩钉截铁。
“可有其他特征?”“没有。”“那狗皮如同你说的不符咋办?”“我们再不找他。”刘季向人群外瞟了一眼,见刚才离去的那个同伴向他点了一下头。便领着三个汉子和围观众人走进樊哙院内。
院内地上果然有一张狗皮,刘季提起狗皮抖开,见狗皮上的狗毛黑白相间,黑多白少,并且左耳只有半只耳朵。
围观众人见状,纷纷指责那三人错怪了樊哙。
三个汉子自感理屈,又见刘季身边几个人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只得偃旗息鼓,自动退了出去。
众人走后,刘季将同来的几个人一一介绍给樊哙。此时的樊哙已知是刘季在狗皮上做了手脚,帮自己争回了面子,便千恩万谢,请刘季等人吃狗肉、喝酒。
席间双方谈得投机,樊哙主动提出同刘季结为异姓兄弟,拜刘季为大哥。
从此樊哙便在沛县街上开了一家狗肉铺子,由于有刘季等人经常光顾,生意红红火火。
但好景不长,由于没钱的刘季经常带人吃他的狗肉,却很少给钱,使樊哙的生意常常断了本钱。
碍于结拜弟兄的情面,樊哙既不便向刘季讨账,也不好意思不给刘季吃狗肉。万般无奈之下,粗中有细的樊哙,便悄悄将自己的狗肉铺迁移到沛县城南一处湖中心的小岛上,并拆去了岛内唯一通向岸上的小路。暗里告诉那些常吃他狗肉的人,想吃狗肉时来到岸边,击掌三下,便会有人用小船将狗肉送到。
好久吃不到狗肉的刘季经多方打听,终于了解到樊哙的狗肉铺已迁到小岛上,便找到湖边,因通向岛内的小路被拆,隔湖高喊,对岸又无人回应。急得刘季在湖边冒着烈日转悠了半天。
天至中午,正在刘季无计可施时,却见湖水里浮出一只非常大的老鼋,并频频向他点头。
刘季喜出望外,急忙站到老鼋背上,被老鼋带至岛边。
樊哙见状,口喊:“大哥!”手提菜刀,含笑来迎刘季。在刘季走向狗肉铺时,樊哙则躲在后面,向正待离去的老鼋狠切了一刀。
这一刀正切在老鼋的边裙上,把老鼋的裙肉切下一块,由于樊哙用力过猛。这块鼋肉竞飞起好远,落进樊哙正在煮狗肉的锅内。
樊哙陪刘季闲聊一会,便从锅里捞出狗肉,并摆上自制烧酒。
刘季猛吃了一口狗肉,感觉此时的狗肉味道胜过往日,便连声夸奖,樊哙闻言,自己也吃了一块,感觉其味道的确与往日不同。
刘季走后,樊哙反复回忆本次煮狗肉的用料、工艺,感觉与以前并无差别。猛想起那块老鼋裙肉落进锅内的场景,眼前猛然一亮。
第二天,樊哙在煮制狗肉时,特意放进少量的鼋肉。煮出来的狗肉又香、又嫩、又烂。吃过他狗肉的人,一致叫好。樊哙的狗肉生意从此更加兴旺。
(后来,樊哙将这一技艺传给其子孙,便形成了沛县鼋汁狗肉的独有特色,并代代相传至今。)樊哙从刘季为其解围和老鼋主动驮其过湖的回忆中,深信刘季绝非常人。从此对刘季更是百依百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