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系统梳理民国时期捐资兴学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制度演变、实施过程,深入探讨其历史成效与缺陷,力求为当今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经费的保障等方面提供历史借鉴,以利于更充分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本书以民国时期捐资兴学的时代背景、制度演变、实施过程与具体成效为中心,兼顾清末、当代两个阶段,内容框架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
(1)清末捐资兴学制度的酝酿与创设。捐资兴学制度酝酿于鸦片战争前后与洋务运动时期,初步创设、实施于戊戌变法时期,变法失败后曾短暂停顿,随即又在清末新政时期得到恢复与发展,对清末兴学运动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而且作为民国乃至当今相关制度的历史渊源,具有相当深远的历史影响。
(2)民国捐资兴学制度的时代背景。民国时期,教育财政体制整体遵循“分级办学、分级拨付”“就地筹款”原则,绝大多数教育机构的办学经费均由地方政府和民众自行筹集。加之战乱频仍,教育经费时常遭到挤占挪用,教育事业的经济基础也因战争而蒙受直接损害,寻求教育经费独立的多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各级政府实际能够提供的教育经费极为有限,无力维持与发展教育事业,只能寄希望于社会力量的经济支持,希望实施捐资兴学制度以弥补经费的缺失。
(3)民国时期的捐资兴学褒奖制度。褒奖制是民国捐资兴学制度的核心,各级政府对于捐资兴学的筹划与管理都是围绕褒奖而展开的。1913年7月至1947年11月,历届中央政府制定并实施的《捐资兴学褒奖条例》多达8个。以这些全国性条例为基础,辅之以地方性规程与相关配套措施,整个制度体系日渐完善充实,有效地激发了社会各界的捐资兴学热情。
(4)民国时期捐资兴学的重要群体。在当时纷繁复杂的捐资兴学活动中,有一些群体值得专门探讨。例如,商人、华侨承担着大额捐资,是以往相关研究关注的焦点。此外,还有军政要员、地方家族、女子、僧道、外籍人士、日据沦陷区或中共领导根据地的士绅群众等群体也在捐资兴学中分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群体的捐资兴学活动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原因动机、内在特征与实际影响,并与捐资兴学制度存在着紧密的交互作用。
(5)民国时期的教育捐税制度。教育捐税发端于清末新政,民国初期才正式演化为全国性的明文制度。国家、省(院辖市)、县(省辖市)三级政府均在各项正税之外开征教育捐税,后来乡(镇)、保两级也征收某些捐税或摊派,构成了名目繁杂、叠床架屋的教育捐税体系,进一步将教育财政负担转嫁于基层民众,影响了民众主动捐资的能力,妨碍了捐资兴学制度的深入实施。
(6)民国捐资兴学制度的历史评析。历次褒奖条例的颁行与实施,确实有效地激发了社会各界的捐资热情,促进全社会形成兴学重教的良好风尚,直接刺激了兴学活动的高涨,补充了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的不足,并且拓展了办学主体形式与人才培养渠道,促进了各级各类文教机构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改善,进而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然而受种种因素制约,当时的捐资兴学制度与活动客观加剧了教育发展的失衡,而且经费的募集与使用环节也存在莱些政策漏洞,难以保持长期的持续稳定。
冉春,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1997-2007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先后获得教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与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清末捐资兴学制度的酝酿与确立 1
第一节 清末捐资兴学制度的酝酿 2
第二节 清末捐资兴学制度的确立 5
第三节 清末捐资兴学制度的成效 11
第二章 民国捐资兴学制度的时代背景 23
第一节 教育财政体制先天不足 24
第二节 教育经费频遭挤占挪用 30
第三节 长期内外战乱带来的直接损害 33
第四节 教育经费独立运动破产 35
第三章 民国捐资兴学褒奖制度的演变与实施 41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 42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 53
第四章 民国时期捐资兴学活动中的重要群体 81
第一节 商人捐资兴学 82
第二节 华侨捐资兴学 92
第三节 要员捐资兴学 106
第四节 女子捐资兴学 115
第五节 家族捐资兴学 122
第六节 庙产捐资兴学 127
第七节 其他捐资群体 136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教育捐税制度 147
第一节 制度演变 148
第二节 具体构成 153
第六章 民国捐资兴学制度的历史评析 163
第一节 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 164
第二节 促进学校数量的增长 167
第三节 制度体系的既有缺陷 182
结语 188
参考文献 193
后记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