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导向”的教育公平政策下,当大多数农民工子女能够在城市公办学校接受基础教育,拍手叫好之余,我们还需要探究基础教育的“同城待遇”能否有效促进农民工子女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本书作者以义教、课题合作、随便跟读等形式与农民工子女群体进行长期接触,并在A市一所指定招收农民工子女公办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实地调查。详实的调查资料结合深入的理论思考展现出的是一幅生动的校园生活画卷,学校、教师、家长、农民工子女均是画卷的创作者。然而,创作者们创造各自生活的同时,也共同打造了学校教育中个个漩涡,踏入其中的农民工子女存在复制父辈人生轨迹的风险。
前 言
随着迁移方式由“原子化”向“家庭化”转变,农民工子女逐渐成为外来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呈现长期定居的趋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最初的没学上到现在的能够在公办学校就读,从与城市儿童享受一样的“同城待遇”到如今“一视同仁”的教育,国家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认识与举措日渐深化。
当这些孩子不再频繁往返于城乡,而打算在出生、生活的城市落地生根,当他们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已得到较好的保障时,我们还需要继续关注他们所接受教育的具体过程与结果。当公办学校逐渐成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时,我们尤其要关注公办学校的教育过程与结果,并进一步探讨当前的学校教育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本书将以农民工子女初中教育为切入点,在回顾和梳理教育与社会不平等关系的基础上,聚焦关于阶层再生产教育机制的探讨,并以A市M区指定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飞翔中学)为个案进一步阐释这一机制的形成。
本书主要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聚焦广阔视域下的微观生活,综合历史、关系、日常生活维度来解释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教育在社会分层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二,以教育过程为切入点,通过全面展示学校空间中的互动图景来说明日常生活的力量;第三,在理解教育过程时,不仅课堂上的师生是行动者,学校、学校的目标与发展规划也源于行动者对自身所处境遇的定义。
学校教育作为阶层再生产链条上的重要环节,既受已有教育与社会结构影响,又有自身的运作逻辑。结构性因素对教育的影响,是经由行动者对自身生活环境的理解并最终作用于行为来实现的,集中体现在学校、教师、学生各种复制策略的较量中。
史秋霞,内蒙乌海人,社会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兴趣为教育与社会不平等、人口流动与社会融合、项目社会评价;在《青年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主持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年、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2009年),参与多项国家课题、省部级课题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缘起
二 学校教育与社会不平等
三 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
四 行动议程与理论诉求的不谋而合
五 如何解读学校教育的分层功能:行动者、互动
第二章 走进校园,融入他们
一 因何选择:政策下的大多数
二 广阔视域下的微观生活
三 “主体建构”视角下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
四 信任关系网的建立
五 调查过程
第三章 变迁中的城市基础教育
一 基础教育的地位演变与结构特征
二 来自社会变迁的挑战
三 “宝塔”中的农民工子女教育
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飞翔中学的生存之道
一 塔底的生存格局
二 前台策略:建立区域化管理规范
三 隐性策略:营造“蜕变”校园文化
四 后台策略:多条“暗道”提升竞争力
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容忽视的群体:学校空间中的教育实践者
一 变革中的现实处境
二 不同层面的教育实践者
三 教师权威:回归“凡人”
四 共谋之下的游戏空间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学校空间中的流动家庭
一 资源匮乏
二 亲子隔阂
三 “高压锅”中的教育实践
四 被动的家校合作
五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游走于城市角落:农民工子女
一 “多面夹击”下的生存境遇
二 对学校教育“空洞性”的片面洞察
三 生活于权威之内
四 生活于权威之外
五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毕业后,何去何从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临近毕业:即将来临的痛
三 选择中的重要他人
四 毕业后:流动并未结束
五 进一步的思考
第九章 学校教育中的再生产旋涡
一 教育过程的互动图景
二 有限的向上流动
三 踏入再生产旋涡
四 再生产旋涡的形成机制
五 进一步挖掘:“反学校”生存模式的再生产意义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