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十六章,其主要内容包括:何为社会学;社会与教育的关系;社会调查;个人与社会;社会成立的要素;人的心灵的要素;人的交通方法;社会成训;家庭与教育;职业与教育等。
陶孟和,原名履恭。社会学家,是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创始人。他曾直接领导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图书馆工作,提出很多重要的思想和主张。
章 何为社会学
社会学在各种科学里是幼稚、后发达的一种研究人群的科学,考究人群关系的原理,解释人群生活的状态。社会学这个名词先是法国的孔德(Auguste Comte)在1842年所著的《实验哲学》(Cours de Philosophie Positive)里用过。英国的斯宾塞藉着孔德所设的基础研究社会,仍沿用社会学这个名词。此后许多学者继续将社会分析、解释作为科学的研究,社会学遂成立为专门科学,欧美各大学把它设为专科。孔德以后,社会学初现于世的四五十年间,学者对于它的性质颇有非难之辞。他们以为社会学不过将历史、伦理、经济等已成立的科学汇集别为一科,不能成为独立的科学。近来经了多年的研究,学者对于这学科所研究的范围,渐有一致的意见,都承认它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社会学的观念有广义与狭义两种。按广义的观念,凡属人群生活的事情,都属于社会学范围之内。例如历史、政治学、经济学就应该属在社会学内。因为历史是记载人群活动的事迹的学问,政治学是研究人群政治组织的学问,经济是研究人群经济活动的学问。但是近来因为各种学术的范围一天比一天扩大,材料一天比一天繁杂,所以学术界首要之务就是分工。各种学问虽然是互相关连,不能为的区分,然也可以自为统系。一种学问势不能包括所有的学问,学者必须分工研究,所以现在将历史、政治、经济等作为专科,称为社会的科学(social sci-ences),又称为人群的科学。换一句话说,就是历史、政治、经济都是研究人群一方面的状态。各科有各科专门的问题。所以只可以认为与社会有关系的学问,不能全揽人社会学的范围。狭义的社会学,只把社会作为研究的对象,考求关于社会的原则,如家族、部落、国家、教育,凡是人群组织的团体都要研究。
现在社会学的研究可分为四部分:
一、社会之起源。这就是研究原始人类生活的状态。人类初的结合一定有结合的基础,一定有所以结合的道理、结合的势力。人类社会,发端太古,一定根源于古代的结合势力,才发展到现在的情形。例如母子的关系,在太古时代已经有的,现在亲族社会(即宗法社会)里仍然有母子的关系。社会学者应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之新知识,研究社会起源,近年来颇有可觇之成绩。
二、社会的演化。人类社会可以用有记载的历史考察的已有几千年。用人类学、古物学、遗风遗俗等的研究,更可上溯至几万年。人类社会在这几万年里经过许多变化,我们就这许多变化的事实,追溯进退的道理,可以发现社会演化之途径。向来历史只记载有文化的人群的故事,或是有记录以后人群变迁之事迹。社会学是研究人群自发生至现今变迁的原理和径路。这部分也称为历史的或叙述的社会学。
三、社会组织。专研究社会上各种组织的形式,例如风俗、制度等等。这不是追溯社会之沿革,乃是剖解社会固有之情状,专研究它的组织的形式。有人称社会变迁的研究为动的社会学,社会组织的研究为静的社会学。
四、社会改良。社会的生命是继续不绝的。将来社会的情状,要看现在社会如何。我们考察了社会演化的情形和社会进化的途径,更发现社会组织的原理,我们就可以推测将来社会应该如何。假使现今社会有不能使人满意的状态,有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研究所得的成绩,谋改良与进步的方法。考察现今社会上种种势力,明白它们的道理,即可以支配社会,使合于理想之状态。此为社会学之应用方面。凡社会问题之研究,皆属于此项。
科学向来有纯粹与应用的分别。纯粹科学是专就事实,考究原理或通则。应用科学是应用纯粹科学所发现的道理于人的生活。以上所述社会学的四部分,也可别为纯粹与应用两端。社会之起源、演化与组织三部分,都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事实,寻绎社会的原理,所以可称为纯粹社会学。社会改良是把社会学理应用在人群生活上,解决社会上的诸般问题,所以可称为应用社会学。一般科学都可以按照它的性质分为纯粹与应用两类,例如普通数学属于纯粹科学。力学、机械学就属于应用科学,都是把数学的道理应用在人类生活上,增进人类物质上的幸福。又如心理学也可以有纯粹心理学和应用的教育心理学的分别。近来应用心理学治疗精神变态,也是应用心理学之一种。但是纯粹与应用的部分,并不是完全分立,乃是互相关系的。科学研究的发端,或者有时候,是完全由于人类的好奇心,但是科学研究的价值,却是看它在人类生活上有什么功用。所以学者虽然是专心一志的研究纯粹科学,但是他的功绩却还是在改良人生。从此看来,社会学有纯粹、应用的分别,不过是为研究的方便,并没有严密的界限。
孔德按着实验证明的程度和发达的次序,把各种重要科学分定阶级。数学是科学中容易证明的,在众科学之低级,可以用为计算的标准。其次就是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社会学。孔德说心理学是生理学的应用,是一种具体的科学,但是后人把心理学放在生理学(后改为生物学)及社会学之间。这个分阶级法除去可证明程度的差别以外,还可以寻出其他程度上的差别。
一、的程度。数学是的学问。天文现象的通则就不及数学通则的。至于其余科学的的程度,也依次递减。例如天文学研究宇宙间的现象,所研究的个体极大。它的通则是普遍的,局部的变化不能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较为。心理学是研究群居的个人心理。环境偶然起了变化,就发生不同的影响。因它所研究的对象繁杂,所以不如天文学的。
二、简繁的程度。科学的阶级是由简单趋于复杂。与复杂正是反比例。越是复杂的现象,越是不容易知道。例如天文学是较为的,它的原则或通则少而简单,应用也就较为普遍。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都没有天文学那样,它们的原理或通则也就较为复杂。应用的范围也就狭小。又如物理学专考究物质界简单而变化有规则的现象。社会学研究个人所组织成极复杂而变化繁多的团体的现象。
三、相互之关系。科学阶级也可以按着它们的关系分别解释。高一级的科学是从低一级的科学分支产出,要靠着低一级的科学才能解释。例如研究化学的须有物理学的知识,研究生物学的须有化学的知识,其余由此类推。研究社会要需用各种知识。
四、性质。科学的发达有一定之径路。由普通的进至特殊的,由同质的进至异质的,由物理的进至心理的。复杂的科学是因为先有简单的科学发明才成立的。例如现在研究社会要常用生物学与心理学的道理,才可以解释明白。因为现在各种科学都有非常之进步,所以社会学才可以应用各种物质的生物的科学知识,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独立成为一种科学。社会学有许多种科学的帮助,所以进步也极快。
五、发达之次第。论起时代来,各科学的发达有先后。数学发达早,天文学经过许多时候才渐渐脱离占星术成为科学。物理、化学脱离炼金术,成为独立科学,是在15世纪以后。生物学研究的萌芽,在18世纪。心理学完全是19世纪的产物。社会学成为科学可以说是在20世纪的开幕。古代思想低陋,科学的进步非常迂缓,古代的思想家,除了希腊的学者及中国的哲学家以外,对于社会科学贡献极少。但是零碎的知识积了这几千年,居然一步一步的由简单的观念进至为复杂的科学。现代科学的精神所以能大放光明,都是这几千年以来科学研究的成绩。我们当此科学发达的时代研究那复杂的社会现象,应该有极大的进步。
六、功用。各种科学的功用也有直接间接的不同。有用的学问当然是研究人的学问。从前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人类所应该研究的就是人。上边所说的几种学问,虽然都是于人有用,但是深浅不同。例如关于宇宙间之知识是有用的,因为宇宙间的变化,也影响我们人类。但是生物学之知识,于我们更紧要,因为我们也是生物,生物变迁的道理,当然也适用于人类。这样看来,社会学之知识可以算是切要的。因为我们都是群居的人类,群居状态有什么道理,我们都应该知道。
人类结合的原理是于我们有用的知识。现在“社会改良”或“社会改造”之呼声不绝于耳。但是“改造”、“改良”绝不是只从我们脑筋里想出一种主义来就可以实行的。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社会,社会上有什么事实,什么势力,什么程序,群居生活有什么状态,才可以谈到改良改造。就着实在情形才可以知道哪样须改良,哪一部分须改造,社会固有之制度应该怎样改革,才可以增进人类共同之幸福。这是社会学应用的方面,也就是社会学有用的方面。社会学与教育之关系,就是应用社会学的知识,改良教育。把社会学所发现的道理,实施在教育上。社会学对于教育大的功用就在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