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集刊。内含“汉学一家言”,“汉学家专业”,“汉学史研究”,“文献与书目”等传统栏目和“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等新增栏目9个,每期刊发文章近30篇。
汉学-家言、传教士汉学研究、欧洲汉学史、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中西语言接触与汉语变迁。
后记
今年是北京外国语大学70周年华诞,恰逢我们这个研究所成立15 周年,无论对我的大学还是对我的研究所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中国的外国语教育如果从汉唐时期求法僧的梵文学习算起已经有2000多年,如果从康熙时代所办的饿罗斯馆算起也有近300多年的历史。中国近代大学的外国语教育自然是源于晚清的同文馆,“同文”者,即通识各国语文,“馆”者,今日之“学院”也。作为当时国家所建立的外语学院,其目的十分明确,这就是“欲悉各国情景,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l941年诞生于延安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抗日军政大学俄语大队,则在革命的烽火中写出了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院校合并,当时北京外国语学院人才济济,先后从清华大学外语系等单位调入了纳忠、王佐良、许国璋、周珏良等著名学者,组成了当时中国最强的外语学院,、为新中国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外交官,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家摇篮”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和外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雨露校长说,大学的精神体现在它的学者身上,正是在他们的著述、文字中传承着大学的理念。大学是探索真理,传承文化,创新知识的地方。探索真理要求大学的学者必须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追求”;传承文化.要求大学的学者们必绷保持一颗文心,传递民族文化的香火和人文主义的传统,使大学成为社会之良 心;创新知识,要求大学的学者须有“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情神耐住“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寂寞,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新知识。
我们这个研究所15年来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探索真理,传承文化,创新知识”,不求一时之喧哗,埋头于长远的学术建设;不追求时髦之理论,坚持独立思考:不拘泥于一学科之知识,在跨学科的寂寞中摸索前进。
70年的风雨历程,15年的艰苦探索。回顾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历史我感到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所以能走到今天是有两个支持,没有这两个支持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
第一,学校的支持。一个大学的研究所,能否成长起来,关键在于学校的理解和支持。从陈乃芳校长,郝平校长到陈雨露校长、杨学义书记,北外领导一直对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特别关照。2010年我申请外交部亚洲司的“青年汉学家培训项目”,为了落实这个项目,杨学义书记带着我到外交部亚洲司去汇报,最后,外交部将这个项目批给海外汉学研究中心。2008年我申请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郝平校长亲自加入我的团队,并亲自到谍题申请答辩的现场,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答辩。这使很多专家意外,因为,在一大大学,校长一定是课题负责人,学者一般要在校长领导之下。这里不仅仅表现也看出了他对大学教育与学术的深刻洞察和理解。
2008年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作为学校的独立研究所以后,中心的各项工作开始 直接归属负责科研工作的金莉副校长领导,金校长和科研处的张朝意处长对中心的成长格外呵护几乎我们的每一个研究计划他们都是精心研究,在关键的时刻从学校层面基于支持西平有幸!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有幸。在大学官僚化现象十分普遍的情况下,我们遇到这样的领导.这真是不易。他们无沽名钓誉之心无推诿官僚之气有的是事业心有的是责任感,有的是对学术的理解。这正是北外之希望也是汉学中心在北外发展起来的真正原因。
从一个方面来说,获得学校的政策支持的根本在于个学者对学校特点的理解.对大学使命的深刻把握。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紧紧抓住丁北外“外精特,这个根本.将北外的外语优势这个根本特点放在了国家文化战略层面理解和解释从而将研究中心学术的发展与大学的发展内在地统-起来。由此获得的学拉的支持才是长远和根本的。
第二,学术界的支持。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学术上它始终是在中国学术界前辈,学术大师的直接关怀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任继愈先生十余年来一直是我们精神上的支柱。每年春节,中心的全体成员都要到任先生家拜访。季羡林先生对汉学中心的发展也十分关心,亲自为我们题字,充分肯定我们的学术方向。汤一介先生、李学勤先生、张岂之先生、乐黛云先生等学术前辈多次来到中心讲座。没有这些学术前辈的指点,对于海外汉学这样新的研究领域.我们可能迷失于其中任何一条小道足姒耗尽一生的学力而不成。大师们在精神上对我们的熏陶,道德上的教化更是春风化雨,点滴在心。我至今仍不能忘怀首次见到徐梵澄先生时的场景,清茶一杯,满屋书香,宁静淡然.思如泉涌….那种肃静与淡定、恭俭平和、淡泊敬诚的处世态度深深地震撼了我。
张西平
2011年10月1日写于海淀区枣林路游心书屋
张西平(1948-),男,汉族,河南温县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亚非学院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中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汉语教育史国际研究会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国际汉学》主编,《国外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主编,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汉学-家言 海外中国学研究学科建设刍议
汉学家访谈录 费乐仁谈典籍翻译与中西文化交流
历史世界中的儒家和儒学——田浩教授访谈录
传教士汉学研究 《中国哲学家孔夫子》的上帝论
邓玉函,一位德国科学家、传教士
孟子与巴特勒:从中英近代思想史看理雅各对“性善论”的再诠释
欧洲汉学史 汉学先驱巴耶尔
从沙忽略到利玛窦:早期来华耶稣会士遣使赴京传教策略的酝酿、演变与实施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 唱本对小说的影响
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 韩国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成果
东亚文明的再认识
中西语言接触与汉语变迁 荷兰汉学研究的首座丰碑——汉词典与汉—拉《基督教概要》
与“您”有关的问题
研究《四洲志》中引进新词的启示
域外中国学研究进展 汉学家与巴黎中国学院的创办
——以伯希和为中心的考察偕镜与对话
——汉语视野中的法国道教研究
序跋、书评与书介 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三论:文献、视野、方法
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要义》法文译本序言及题注
一本书和两位汉学家
——从马悦然“新”作《我的老师高本汉》谈起
一部代表中西文化交流史新趋向的力作
——评《官府、宗族与天主教:17-19世纪福安乡村教会的历史叙事》
外刊汉学著作书评四则
后记
田浩,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巾国宋代儒学史、思想史,代表性著作有《朱熹的思维世界》、《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等。田浩教授一向主张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特定时期的儒学思想,与余英时等学者一起,代表了当今北美儒学研究格局中的一个重要阵营。在访谈中,田浩教授重申了这一主张,并由其求学、治学经历,表述出一些著名中国学学者的信息和他对美国儒学研究状况及儒学发展的问题l协‘识。葛焕礼以下简称“葛”):我想就您什么时候决定将学习、.研究中国文化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这个话题谈起,您是怎样做到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田浩教授(以下简称“田”):我做本科生的时候,美国学校关于中国的课程非常少,这跟现在的情况不同。我是在密西西。比州的贝尔黑文学院( Belhaven College)读的大学,那里完全没有亚洲历史的课,所以没有上过这样的课。可是,我上过一门欧洲20世纪历史的课,这门课是在另外一所大学即密西西比州的密尔塞普斯学院( Milsaps College)开设的,我就去那里上课。因为我是外来的,所以那里的同学就让我坐在教室最后。开课的麦克马伦(McMullen)教授是从欧洲来的,研究欧洲近代史,思想很传统。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她发给我们一份论文选题的单子,上面有很多论文题目,每人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题目旁边写上自己名字,表示要造这个题目做论文。因为我坐在最后,所以我只能最后选择。幸亏有一位f司学那天没来上课,所以最后就剩了两个题日供我选个题目是关于波兰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政策,对此我觉得不是特别感兴趣另一个题目是中国共产党对俄国革命的看法。对于这个题目,我觉得虽然很陌生。不了解,但看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所以我就选了这个。就是从这个偶然的情况我
开始接触中国历史。我就拿着那个题目,泡图书馆,查看一些参考书耶位讲授欧洲史的教授对中国历史不太了解,所以她不能给我很多的指导。在图书馆,我不断地一本本地看书,但有些问题还是不太清楚。进入中国历史实在很难,可是我觉得很有趣味。这个题目我最终完成了,也有了如下一点感觉:做中国历史研究,其中有些问题,美国人看起来还不太了解。因为从我翻看的那些美国人写的书中,我发现好像有些内容舌L七八糟,有很多不同的意见,甚至互相矛盾。我觉得我可以在中国历史领域做些研究,可能有一点贡献。另外一方面,那个时候我对美国史越来越觉得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那个时候,我错误地认为重要的研究题目越来越少所以这两者结合起来,作一个比较,我觉得研究中国历史这项工作还是很值得去做的。
葛:您当时是在大学几年级? 田:四年级。做完那个题目后,差不多马上就要到研究去了。
葛:您在大学毕业后接着就去哈佛大学读研究生了?
田:不,我毕业后先是到了位于佐治亚州的艾默里大学(FmoryUniversity)读研究生。在那里,我头次有机会上门中国历史的课。内容对我来说很复杂、很难理解,但还是有所进步。那位任课老师Irwin Hyatt,Jr原来是该校的本科生,毕业后就到哈佛大学读研究生。那时候在写博士论文,还没有毕业他只是暂时地回到母校开一些课。从那时起,我就决定做中国史研究,就中请其他的大学第二 年,我就转到了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nia)。那里有两位研究中国历史的教授,一位叫马思乐( MauriceMeisner).他是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一另一位就是林毓生老师。他们两人都是从芝加哥大学毕业的.但是博士论文是到哈佛大学
跟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教授做的。那时候,我就有机会多上一中国史的课。到那里大概一两个月后,有一天马思乐教授_卜课时说,这个学期结束后,他就要到威斯康辛大学( Univesity of Wisconsin)去任教。随后,他就帮我申请度哈佛大学。逭样,笫三年我又转到了哈佛。
葛:是不是马思乐教授很看好您,看来他非常喜欢您这位学生。
田:哈哈,他实在是帮了我很大的忙。第三年我到了哈佛.开始是做。世纪中国史研究,原来也有这方面的打算。但后来.感到应更多地去了解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比现代史好像更有趣,更能够给大家一砦机会击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所以掩就转到了古代史,跟史华慈、余英时老师等人学习。很奇怪,那时余老师主要在做汉朝与明清历史研究,对宋代历史不是特别感兴趣,可是我自己乱跑,认定米代历史是最有趣味的。
葛:那时,“内藤假说”对您的这选择有无影响?
田:关系不是太大。我认为内藤的看法是强调了宋代的好处和一些进步的地方。但我自己产生兴趣的地方就是宋代人虽然在一些方面很发达,可是他们面对很多的困难很多的问题。我就希望进入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看法以及他们对所遇到问题的思考。这跟内藤湖南的立场好像有点相反:他重视宋人好的方面,我对他们困难的地方感兴趣。
葛:在这种"困难的地方”,您所看重的是什么,
田:我觉得最有兴趣之处就是了解段历史以及其中的人的思考,从而给后人以帮助。也就是方面了解那段历史,另一方面给我们一种思考。这可能跟我的。经历有关。我是出生在美国南部乡下的“土包子”,小时候不太了解外面世界的情况。出来读书以后,我就发现人们的看法有很多相通之处,不管是来自乡下还是大城市。这说明不论来自何处,人们都是可以而且需要沟通的。在一个小的领域里面如果没有与外部的比较.人们很容易形成一种没有反省的、视其自然的态度我特别看重从外部来思考问题,所以觉得研究另外~个国家的历史,重要的意义很多其中个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莱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我觉得这样做很有必要,特别是在最清楚地列出大家遇到的比较严重的问题的时候,在宋代特别是南宋历史情况下.可以了解儒家的道德、行为、思考等二因为当叫的很多情况,对他们来说有着相当大的压力。比如说他们一方面接受孟子的学说,认为人“性”是善的,可是这一认识也遇到了矛盾,当他们与女真人发生碰撞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就想到“夷狄”都是恶的。类似的情况,给他们的思想一些挑战。如果说我研究宋代历史是受到内藤湖南的一些影响,那就是他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朝代,对后代有很大影响。在哈佛,我上过一门日本史的课,任课教授是赖肖尔( Edwin Reischauer),他是哈佛毕业的,曾经是周一良先生的学生,60年代任过美国驻日本大使,虽然做日本史研究,但对中国史也有研究。我1968年到哈佛,那时他已回到哈佛任教,从课上我就注意到他常提到内藤湖南。
葛:您在哈佛期间,遇到了一些很有名望的老师,如杨联陛、余英时、史华慈等。您和刘子健先生有无来往?
田:大概是在1974年左右,开始认识他。后来我们来往很好,特别是在80 年代,他帮了我很大的忙。
葛:具体是怎样的帮助呢,
田:比如在我修改博士论文《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的时候,他提了许多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