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05:光的研究》是英文原版Cereal Vol.12的中文版。180页的内容,作者们和摄影师跟随镜头探索了印度焦特布尔、斋浦尔,美国洛杉矶、奥哈伊,丹麦湖边小镇哈尔斯塔特、非欧盟属地法罗群岛的美丽与历史,还踏上了人类*后的大荒原南极洲,看看我们曾经的家园是什么样子。
《谷物》(Cereal)是一系列专注旅行与生活的读物。提供的深度阅读体验,也是视觉盛宴。它根植于我们对旅行、对阅读、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也根植于我们的信念:认识更多新的美好的事物,将教会我们更好地生活。
《谷物》一如既往地关注过去的时光和现代建筑。正如建筑大师奥斯卡尼迈耶所说:“建筑是设计城市的艺术,而不只是盖楼。”布拉德邓宁写道:“建筑是我们的室外艺术。”
插曲部分以设计为主题,继续介绍好品牌背后的故事,爱马仕的自然和马术传统,TOAST的地域感,The Row的优雅和随心所欲,好物虽昂贵,却温润着我们的生活。
内附文学别册《周末》,以“光”为主题,特邀几位知名撰稿人探讨人生中的“光”与“影”。
《谷物》正在与美相遇,与光对话。
《谷物05:光的研究》是《谷物》系列的第5本。这一次《谷物》以灯和李禹焕的对谈开场,带你领略印度、法罗群岛、南加州和最后的大荒原南极洲的绝美风采。不同的温度与色彩诠释着目的地的差异化气质。
已出版:《谷物01:这里有另一种时间》 《谷物02:深陷温柔生活》《谷物03:空之禅》《谷物04:城市恢弘而寂静》
《谷物》(Cereal)是什么?
《谷物》(Cereal)是一系列关注旅行与生活方式的读物。2012年创刊于英国,美丽且有性格。《谷物》遵循“有趣且简单”的甄选标准,不同于旅行指南或手册,提供的是深度阅读体验,以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内在气质加上外在形象,世界丰富而立体,跃然纸上。中文版每季一本。
你将从《谷物》得到……
好风景、好生活、好时光、好心情。
每本《谷物》分4个章节。3个地点:深度挖掘这些地方最值得了解的东西。1个插曲章节:介绍丰富我们生活经验的人物、品牌或产品。
精心打磨的文字、美丽的图片和设计,为你创造安静的时空,也为你的生活提供更多灵感。
为什么叫“谷物”?
它译自英文书名“cereal”,在英国,这是人们从小时候起,每天早上醒来都会吃到的脆脆的、带着奶香味的食物。它包装盒上的文字和图片,也在每个早晨的同一时间,带给人们很多知识和乐趣。而在中国,谷物也是最基本的食物。《谷物》希望像这些对所有人而言都非常重要的食物一样,成为大家的好生活里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尽管初次邂逅李禹焕画作的时间我已记不分明,但它带给我的震撼我仍清楚记得。好像被这幅画的能量所吸引似的,我一步步靠近它,陷入了静默的沉思。我研究着宽幅帆布上硕大的一笔,近距离观察,画布上黏稠的颜料由深灰渐变为浅灰,仿佛雾蒙蒙的英格兰早晨上空中的光梯。那笔触栩栩如生,好像震颤着化入了周围的空间。我感觉与其说画上的东西重要,不如说画外的更重要,而将两种概念连接起来正是他作品的关键。
后来我发现李先生拿捏分寸的笔触表达了他对“ 共鸣空间”这一主题的迷恋,其中,空间的空的力量被强化到了艺术家无法干预的地步。他的艺术意图源于其作品与其身处的环境之间的碰撞,以及这种碰撞又如何反过来改变着环境。隐隐之中,观者们被邀请思索这一概念。他在《静立片刻》( Stand Still for a Moment )一文中写道:
忙碌而激动不安的人们,停下来静立哪怕仅仅片刻。仰望蓝天,闭上双眼深呼吸。仅需如此,你就会改变,世界也将苏醒过来。松尾芭蕉就曾在诗中传达过此意。
“青蛙跃入古池,一声清响。”
诗人在这一微妙瞬间的事件中感受到了广阔宇宙的共鸣。我的作品的目的就是在庸常生活的麻木世界中创造出此种生趣十足的瞬间。(李禹焕,《静立片刻》,1997年)
将某一简单的瞬间或动作感知为某种事物的变形,自从认识了李先生的作品,这种直觉便一直伴随着我。它也成为我旅行的常伴。每每在归途,某地的生活气息和声音便是我脑海中最鲜活的记忆。原因可能在于尽管此前的经历已从眼前消失殆尽,但回忆里它们的魅力却未减分毫。
在筹划本期杂志选题的过程中,我有幸在李先生巴黎的工作室里对他进行了一次采访,也再度被引入静默沉思的状态之中。出于对韩国文化的尊重,也因为他的英语并不流畅,我本打算用我们共同的母语来交流。遗憾的是,在国外生活了20多年的我对韩语有些生疏了。和他说母语让我突然觉得有种莫名的紧张。由于担心我错误的语言会不经意间冒犯他,在45度鞠躬(韩国人见面的礼仪方式)之后,我静静地聆听着他同我们记者之间的交谈。我的失语显然是许多我想说却无法说出口的话语的反证。我只希望李先生能从我的沉默中读到我对他的敬意。
Rosa Park
英国Cereal编辑团队由设计师、摄影师、作家等创意家们组成,他们热衷于探索未知,发现美好。相信旅行并不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追逐流行,只忠于内心的选择。
特约撰稿人
Dheeraj Reddy:坚定地认为生命中所有的真理都在于对旅行、文学和艺术的领会。他致力于通过诗歌来探索时光与记忆的主题。除了俄罗斯和拉丁美洲文学以外,他还喜欢远足、数学和印度薄饼。
Annie H Lee:职业是一名律师,但内心是一位作家。她目前住在纽约市,出版过诗歌以及一本关于美国青少年用语的书籍,是一部获奖电影短片的编剧之一,也为法律和生活杂志撰稿。
Lucy Brook:自由作家兼编辑。她曾是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一名记者,2012 年来到纽约, 为《Nylon》《Elle》《Russh》和《Oyster》等杂志供稿。现在定居伦敦,写作主题遍及旅行、设计、生活方式和艺术等方面,大量饮茶。
Ⅰ. 艺术 & 设计
光的研究
李禹焕:共鸣空间
安缦吉瑞酒店
拉贾斯坦邦
焦特布尔
斋浦尔
细密画
与泰姬陵共舞
简塔曼塔天文台
Ⅱ时尚
跳跃,爱马仕
TOAST: 地域感
精选:珠宝
法罗群岛
另一片土地
无尽之光
海雀
南加利福尼亚
沙漠现代主义
然后一路向西
马尔蒙庄园酒店
The Row
奥哈伊
Ⅲ逃离
哈尔斯塔特
南极洲
别册《周末 光》
光之城
正确的影子
给吉娜维芙的信件
我的向导迪拉吉(Dheeraj)说服了一个船夫带我们去泰姬陵边的亚穆纳河(River Yamuna)。他站在发光的路灯下冲我笑了笑,说那条河段是禁止参观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醒了,沿着泰姬陵外墙边一条泥泞的小道步行去河岸。当我们经过路右边的一座沉睡的小镇时,泰姬陵的整体轮廓在黑暗中逐渐清晰起来。临近亚穆纳河的时候我发现了一根缠着蓝色麻线的铁木桩。乌鸦们都忙碌地围着河岸边散落的食物碎屑打转,鸽子们在远处拍动翅膀仿佛飞扬的雪花,野猪们、老鼠和狗拖着脚走路,还有喧嚷的虫子。船夫站在那里,就像动物园中心的守门人。一团香烟烟雾悬在沉闷的空气中。忽略蚊虫的嗡鸣和叮咬,我蹦跳着走下满是污泥的坡道,还时不时地回望破晓时见到的那幢庞大而结构复杂的建筑。我们把船滑进河里,浅滩散发出一股臭味,迪拉吉笑了,船夫又抽了支烟。在河里的时候我并没怎么拍照,仅仅是观察这座雄伟的镀金“冰山”和它的装饰就已经让我倍感满足。¬
这里有一段沉重的历史。我想象着千百名工人拖着大理石板的情形。炎热,受伤的躯体,汗水和疲惫。一切都只为了美。贾汗( Jahan,1592~1666年),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第五位皇帝,在1632年下令修建泰姬陵,以纪念他的发妻穆塔兹·玛哈(Mumtaz Mahal ),她死于他们的第14 个孩子出生之时。贾汗晚年多病,他的儿子奥朗则布(Aurangzeb )宣布他没有能力治理国家。没过几年,他在望得见妻子的陵墓的房间里死去。我也从这个房间的窗户第1次看到了泰姬陵。这座伟大的建筑在苍白的光线下暗暗闪烁着,仿佛留在干涸的河床上的一粒被人遗忘的珍珠。这幅景象中带有一丝孤寂。泰姬陵的四个尖塔中有两个围着脚手架,硕大的穹顶在发霉似的天空下变成了暗淡的赭色。我从各个角度打量着它,仿佛眼前有无数的隐形摄像头按动了快门。我抬头,看见一群燕子在天空中躲闪迂回,转过身,我注意到一个警卫正凝视着某根柱子的影子。
日落之前我们来到了阿格拉(Agra),然后直接去了几千米外泰姬陵西北方的堡垒。迪拉吉,这个可爱的、略带学究气且热爱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的小伙子就在入口处等着我们。他告诉我们,傍晚从堡垒看泰姬陵,风景甚是优美。这座建筑诞生于11 世纪。它蜷伏在我们的视线之上,仿佛一只远古帝王蟹。我们伸长了脖子,眯起了眼睛,想要看清它焦赭色外墙的细节。我们沿着上坡走了很久才抵达堡垒的中心,并很快发现周围都是游客,有当地人,也有外地人,他们闹哄哄的,迫切渴望一睹陵墓的风采。
我没有感觉到那种兴奋感,就好像是某本书被推荐得太多,反而让你失了兴致。印度太经常被简化为一个象牙色圆顶的形象,我觉得有必要谈谈这里其他的好处:比如暖风和惊雷,燃烧的粪便和香料的气味,以及我第1次品尝的地道的印度薄饼。从斋浦尔到阿格拉的途中,我们遇到了一场宗教游行,司机不得不绕道而行。在我们猛冲过路面上的裂缝和坑洞时,我被乡野的匆匆一瞥震撼了。一个小女孩儿站在牧豆树下的水沟里,她身穿一件橄榄绿的裙子,衣领扣到了*上面一颗纽扣。下午的阳光照进她脚边茶色的水坑里,在我们短暂的目光相接后,她马上跑开了。这让我想起了保罗·弗斯科关于罗伯特·F·肯尼迪葬礼列车的照片。他的影像捕捉到了一个国家的精神,每一张照片都讲述了一个国民的故事。他每一帧照片的取景都跟从直觉的引导,因为他拍摄的对象本身就是转瞬即逝的。一切都生机十足。那些萦绕在我脑海中的画面让我开始拿起相机,坐在后座拍照,旅途的颠簸马上被我抛之脑后了。我还想再回去,看孩子们在尘土飞扬的小巷里玩蟋蟀,农民们将小麦切碎,篝火熊熊燃烧。籍里柯油画里的那种光线无处不在,灰扑扑的村庄仿佛也蒙上了一层超凡脱俗的光彩。尽管如此,当我们穿过镀金的走廊,到达皇帝被软禁的房间时,我仍无法自拔地陷入了在城垛上偷看沙·贾汗*好的创造物的魅力中。
等我和迪拉吉第二天下船回到那条泥泞的坡路上时,正值日出时分。早上7点,通向陵墓的查巴(Charbagh,又名“天国花园”)里已是熙熙攘攘。我慢慢地走过抬高的、分隔开郁郁葱葱的花坛的通道。我曾在某处读到过这座花园是波斯人按照莫卧儿人心目中的伊甸园设计建造的。泰姬陵自身矗立在一系列的平台上。当朝东的墙面将阳光反射在我身上时,我眯了眯眼睛。灼热的白色。刻在光亮的石头上的一首爱情诗。*后,我还是缴械投降了,花了一个多小时站在那里检视壁龛、拱顶和门廊。陵墓的大圆顶和尖塔已在视野中消失。或许我只需要站在那里,离墙壁几厘米的距离,想象着那些精致的细节一点一点剥落,欣赏泰姬陵真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