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然衍变发展中呈现的形态是丰富多样的,这决定了我们采取的保护方式也应是多样的。但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类的项目,采取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应当是一种恰当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这些技艺的持有者将自己本身的技艺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活的手段,既可以因此而获得劳动的报酬,也可以因此而使技艺传承,并在自己的作品与使用者的对应中,使技艺的继承与创新具有激发创造智慧的基础。这套“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记录了这些传承人技艺传承的历程,他们的技艺如何精湛,以及他们对技艺的思考;展现了他们如何以生产性保护的方式,使这些不同的技艺在传统的浸润中也融入了新的艺术元素,并得到人们的喜爱,而他们也因此具有了持续传承的经济基础。
王文章,男,1951年3月生,山东寿光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部副部长,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曾发表六十余万字艺术理论、评论文章,主编《中国学者眼中的科学与人文》、《京剧大师程砚秋》、《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等。曾获全国文化新闻一等奖,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
兼任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名誉会长。
总序
口述人文乾刚简介
文乾刚,男,1 941年1 0月22日出生于秦皇岛,1954年随父亲到北京上初中,1 958年进入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学习。1961年8月份配到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当年1 2月进入北京雕漆厂,跟随雕刻师傅周长泰和汪德亮学习雕刻技艺,后师从孙彩文、朱庭仁学习雕漆设计
第一章 雕漆的历史与文化
雕漆,始于大约1500年前,是中国传统的大漆加工过程、雕刻技艺、工具材料及其制品的总称。雕漆具有技术与艺术的双重价值,既是物质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
第一节 我所了解的雕漆历史
第二节 雕漆的纹样丰富多彩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和雕漆的缘分
文乾刚的经历是时代和社会的一个缩影,他是先进入艺术的大门,再进入雕漆技艺的大门。他的雕漆技艺既不是来自家族传承,也不是单纯的师徒传承,他拜了好几个师父,北京雕漆厂初期几十个“老艺人”,对雕漆技艺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有自己不同的风格,在那时他们并不保守技艺的秘密,而是尽力传授给年轻人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独有的珍贵机遇。他也经历了北京雕漆厂的流水线生产,在大量的设计制作中他对于雕漆的思考和探索得到更多的实践在实践中他把自己的美术基础与雕漆技艺结合起来。
第一节 我的学艺之路
第二节 我的师父们
第三节 我在北京雕漆厂的日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雕漆技艺的特点和工艺流程
“剔”是雕漆技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语汇,“剔”字最能表现雕漆的技艺特征,要求“一刀到位”,这种不寻常的要求源自大漆与桐油调和以后形成的独特品性,大漆层层髹涂成一个柔软的厚度,雕刻就在这柔软的厚度上进行,这是雕漆的雕刻难度所在,也是雕漆独特面貌的来源。
第一节 一刀到位
第二节 设计是灵魂
第三节 雕漆的制作流程——以剔红《五岳长春宝座屏风》为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的工作室
文乾刚把雕漆制作从工厂的工业化生产方式改变为工作室的艺术创作方式;从他开始,雕漆的制作成为“设计师所有制”;他提高了雕漆的经济地位,同时也提高了雕漆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作为北京雕漆唯一一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全面深刻地继承了传统雕漆技艺。
……
第五章 我的爱好和我的作品
第六章 雕漆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