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塑造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
当年我打起腰鼓诉说心愿,纯朴的人们翘首企盼,心灵在播种着富强的梦幻,翻身的土地争奇斗艳……
当年我们唱着奋斗的歌,当年我们怀着富强的梦。一眨眼,我们迎来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一瞬间,浓缩着五千年智慧的精华,闪耀着五千年文明的光芒,承载着五千年梦想的荣光。
四十年前,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向企业家学习,四十年后的今天,党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
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制度上保护企业家精神,从机制上激发企业家精神,从文化上塑造企业家精神。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为了两个美好的一百年。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历史,就是一部励精图治的历史。在今天继续出发的征途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为关键的少数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的深刻意义,为继续深化改革提供新的动力源泉和思想启迪。
企业家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他们是异于常人的一类人。他们有梦想,有激情,他们的行为、想法、决策模式都处于混沌和测不准状态。他们不遵守现有的、既定的路线,他们胆大包天,他们异想天开,他们痴人说梦,他们偏执,他们决绝,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等,这些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都源自生命源头的爆发力,又与人类社会的实践相互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一个现代化强国,必须有一个有信仰、有担当、以富民强国为己任的现代企业家群体。一个走向伟大复兴的民族,必须有一支有世界眼光、以实现天下大同为己任的企业家队伍。
历史赋予了中国企业家光荣的使命,时代给予了中国企业家伟大的机会!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从不同的层面探讨如何塑造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力争为这个新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企业家生命的本源追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大家耳熟能详的是熊彼特提出的破坏性创新精神,德鲁克的诚信、合作等7个要素的企业家精神,以及《意见》所概括的36字的企业家精神,这些无疑都是企业家精神的典型特征。
要深刻领会企业家精神的本质,也就是说,要知道企业家精神是怎么来的,就必须追寻这种精神的源头,必须回到企业家的生命特征中去找寻。
我认为,企业家精神源于生命本源中的不安分、喜欢折腾的动物精神,在人类社会实践中表现为不甘平庸、视事业为生命的特征。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总是追求突破限制,表现出一种永不满足、永无止境的精神状态。
从企业家生命的本源我们看清了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按照这样的逻辑,怎样才能激励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他所需要的并不是特别的激励,只是保证能够追逐他所觉察的机会。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柯茨纳说。
由此,当我们追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时,就可以对当前争吵不休的产业政策产生新的理解:
企业家精神不能通过扶持而获得,它根植于一部分人的生命之中。企业家精神需要呵护,不能压抑和扭曲。从人的自性角度看,就是给企业家以选择的自由,让他们能够以此为乐、心无旁骛地追求创新。从社会的角度看,就是让他们的创新和破坏性创新活动得以为继,不被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淹没、挤压和诱惑。
让有信仰的企业家获得成功是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最佳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对利润的追求贪得无厌。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这些是与我们的文化缺乏信仰分不开的。
什么是信仰?按照鲁迅的观点,信仰是对纯物质之生活的不满,是一种力图超越有限相对之现世,向无限绝对之至上升腾的形上之需求,它所表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向上之心。
信仰的本质是信,它起源于敬畏,并由敬畏建立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提到信仰,就认为一定与宗教挂钩。著名神学家巴特说,信仰并非只和一种特殊的范围宗教有关,它和实际生活的全部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说,企业家群体中信仰是比较缺乏的。但并不能认为是我们的文化缺乏信仰的缘故。
对照信仰的内涵我们发现,有着五千年历史传承的中华文化,完全具有信仰的全部意义。
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以及人文关怀等精神,既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敬畏意识,又体现了永远的向上之心。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华文化是个多源头的体系,没有信仰。新教伦理则只有上帝这样一个源头,所以有信仰,从而催生了资本主义精神。
我认为这是个天大的误区。
试想,如果我们的文化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力量,怎么可能穿越几千年的风霜岁月,到今天仍然激发出雷霆万钧般的力量?怎么可能经历几千年封建专制的阉割、污染、扭曲,仍能够冲破历史的迷雾,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这种无比强大的能量不是信仰的力量,又是什么?
传统文化的信仰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认为,来自多个文化源头的跨界而形成的超链接。
超链接是本书研究企业家如何诞生的问题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超链接,是指融进了灵魂里、刻进了骨子里、化进了血液里的链接。而且我们认为,通过跨界容易建立超链接。某一个观念、思想,只是从一个领域去理解可能就不牢固,当我们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去理解,也就是说跨界时,这一思想可能就会扎根我们的灵魂。
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多个文化源头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相互包容而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正是由于多个源头的文化相互跨界,由此而形成的超链接变成我们民族的信仰。如果仅仅是新教伦理这样单一的文化体系,那可能就不会经得住历史的各种考验,就可能不会有这样磅礴的气势和日夜喧嚣的力量,就不会形成生生不息的文化河流。
新教伦理催生了资本主义精神。但是今天我们看到,西方的享乐主义使这种伦理的动能不断衰减,影响式微,这会不会是由于文化源头的单一?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传统文化是一种信仰,为什么市场上充斥着没有底线的行为?企业家作为一个群体,为什么有信仰的比较少,投机钻营的反而比较普遍?
这一设问恰恰为我们未来的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让那些有信仰的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设计各种激励制度,使有信仰的企业、有美德的企业可以获得成功,那么更多的企业家就会去实践这种信仰和美德。信仰使企业成功,美德使企业更好地生存,这样具有信仰的企业就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当信仰成为获利之源时,企业家就会追求这种精神和信仰,自由市场竞争的范围和内涵就会不断延伸。
因此,当市场上诚信缺失,当社会发展陷入单纯追求物质的境地时,不要误认为我们的文化没有信仰而焦虑和自卑。我们要从制度中寻找改革的路径,要反省的是如何让有信仰的 企业得到更好的回报,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从制度上确立一个信仰激励体系是提升企业家精神层次的重中之重,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塑造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企业家精神,建构新的商业文明
为什么我们四十年走过了人家两百多年的道路?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把市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创造出震惊世界的新经济奇迹?是改革开放极大地释放了蕴藏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巨大能量,使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和拼搏精神得到极大的发挥。
四十年的辉煌成就,要做近距离的考察,更要放在五千年的文明河流里去思考。
这短短四十年所迸发出的激情、干劲、创新智慧、改革勇气,一定是源于五千年文化的潜能被激活了。传统文化是一座沉睡的火山,改革开放点燃了这座暗流汹涌的火山。而这座火山的喷发,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家精神被激活。
企业家精神被激活,是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也是改革开放最大的生产力、最大的红利。
这次《意见》特别强调对企业家的产权等权益的保护,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仅有保护还不够。一些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产权边界很清晰,法律保护也健全。但是它们的经济没有活力,甚至在衰退。原因何在?因为滋养企业家精神的文化在衰落。
每个民族的企业家精神是在自己民族的文化中孕育的,文化是企业家精神的源头活水。
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体系中,唯有中华文化最深刻、最全面地蕴涵着丰富的企业家精神。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的力量更加凸显。
互联网技术发源于西方,但蓬勃发展却在中国,尤其是以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和共享单车为代表的新四大发明,更显示出中国人民强大的创造力。
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和互联网时代的整体观高度契合。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共有均平、海纳百川、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天下大同等,都是互联网时代开放、包容、共享、协同思想的文化源头,这也是互联网在中国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周边国家都在全面复制中国模式:越南等亚洲国家和俄罗斯先后引进中国高铁技术,印度版支付宝、泰国版淘宝、美欧版共享单车等都是中国向世界输出的技术和模式。
在汉唐盛世七百年之后,中国又回到世界的中心,回到了东西方文明融合汇通的坐标点。
两百多年前工业革命以新教伦理为价值导向孕育出的西方商业文明,向全世界输出西方的商业伦理、管理范式以及经营哲学。
我们要真正回到世界文明的中心,就必须具有世界意义的新商业文明。
新商业文明应该是有文化信仰、充满人文精神、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坐标、开放包容的新文明。
习近平主席说,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进一步激活企业家精神,从而建立新时代的商业文明。
实现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就是使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具备五千年文化源头上的那种境界、气质、胸怀和信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这种精神,需要把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融入到企业家创新的实践中去,融入到新商业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去。
回望历史,中华民族曾经几次站在世界文明之巅,万邦来贺,意气风发。那是文化的盛世,那是文明的盛世。今天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又面临千年一遇的历史机遇。作为市场经济的主力军,作为新商业文明的创造者,企业家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上,站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起跑线上,站在东西方文化互联互通的场景中。企业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升华自己的道德信仰,自觉做市场经济的排头兵、领头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商业文明,才能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才是具有中国智慧的新商业文明,才能给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深刻认识企业家精神,让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企业家精神就是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一个人具有了企业家精神,就会永不满足,永远进取,人生充实和有意义。一个企业具有了企业家精神,就会永不懈怠,永不骄傲自满,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上存活下来。一个民族具有了企业家精神,就会一直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充满希望而不会衰落。
相反,一个国家的经济停滞和失败,不是由于自然条件的贫乏,根本原因是企业家精神的缺乏和窒息;一个国家经过高速发展后陷入经济衰退,同样是因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企业家创新的制度变革滞后,阻碍了企业家精神的发挥。
同样道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等,归根到底都需要靠创新来化解,也就是要靠企业家精神来化解。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升级更离不开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引爆点。
深刻认识企业家精神,就是希望找到能够破解企业家精神面临的各种瓶颈和困境的方法,深刻理解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经济的真正含义,使全社会形成对市场和法治的信仰和敬畏。
深刻认识企业家精神,自觉把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这样就不会为增长速度是6.9%还是7%烦琐论证,争吵不休。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经济增长是否建立在企业家精神主导的基础上。否则,经济发展速度越快,隐患就越大,因为靠外在的货币超发、投资拉动,没有内在的创新品质,这样的经济是不可持续的。
深刻认识企业家精神,就会使全社会认识到企业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制度和法律上保护企业家进行创造的积极性,让企业家告别恐惧症、抑郁症、分裂症和强迫症,使企业家获得真正的自信,避免五假副部卢恩光式的自卑,使企业家获得新时代商业领袖应有的气质和风范。
…………
这本书是为改革开放四十年而著的,这首歌是为改革开放四十年而唱的。
四十年,中国人民虽有坎坷,也有挫折,但总是自信;虽有艰辛,也有苦涩,但从不放弃。这个民族有压不垮的脊梁,这个民族有浇不灭的梦想。
四十年的奋斗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把企业家当英雄的民族,就一定会兴旺;四十年的辉煌成就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企业家能够走多远,这个民族就能走多远,企业家的命运就是这个民族的命运;四十年的艰辛历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中华民族是最具企业家精神的民族,历尽坎坷终不悔,受尽磨难永不弃。正是这种精神,使我们的民族像涅槃的凤凰,在各种考验面前总能浴火重生,迎风飞舞。
四十年,又是新的起点;四十年,又是改革的元年。企业家精神一定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焕发出新的力量。
当我逡巡在历史的长河中,当我徜徉在时光的隧道里,我仿佛看见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未来,我仿佛看见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我仿佛听见一首美妙的歌: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