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互联网+应用创新型财会系列教材》依据新修订实施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操作指南》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等,紧密结合“互联网+”的新时代背景下审计业务的变化,对审计的理论、审计的模式、审计的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新的阐述,并在实务部分涵盖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全过程,书中提供模拟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审计学/互联网+应用创新型财会系列教材》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共13章。第一部分为审计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第一章至第七章,主要阐述审计概述、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计划审计工作、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抽样的运用、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第二部分为各类交易账户和余额的审计,包括第八章至第十三章,主要阐述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的审计以及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 《审计学/互联网+应用创新型财会系列教材》可供高等院校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和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教学使用,也可作为社会助学考试的参考书和各级财务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培训教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宏观调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配置,而审计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经济活动起到监督与保障作用,确保我国经济健康、顺利地发展。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市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审计的理论、审计的模式、审计的技术手段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为了适应新的审计环境和审计要求,必须及时更新高校审计学教材,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审计人才。我们借鉴了审计学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和实务,也把修订后的审计准则及其指南、问题解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相关要求和解读贯穿在整本教材中。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审计理论和实务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全书以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及其指南、问题解答、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和中国政府审计准则为指引,紧密结合“互联网+”新时代下审计业务的变化,重点讲述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及其指南、问题解答为基础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注重知识的应用性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模拟具体审计实务,突出实践应用的可操作性。在实务部分涵盖了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全过程,模拟会计师事务所真实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制以提高学习者审计实践能力,让学习者学会组织审计工作、执行审计程序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计判断以及出具审计报告。
(3)覆盖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知识点,提供的配套练习和案例与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相结合。各章习题涵盖最近几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的真题和模拟题,因此,本教材也可以作为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的辅助学习资料,讲练结合具有实用性,提高学习者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最终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竞争力。
(4)拓展资源丰富,技术手段先进。纸质教材中多处插入知识链接,通过二维码实现即测即评,关联新准则、新法规政策、前沿动态、相关案例、会计师事务所部分审计工作底稿等,方便学习者拓展相关知识。全书提供配套电子课件与期末模拟试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使教材内容更丰富、更便捷、更具有时效性。
(5)教材编著过程中体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特性。教材主编身兼教授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科研,同时作为注册会计师执业会员在会计师事务所多年执业,在教材编写中体现出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实务操作经验、审计准则培训经验以及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
本书由谢晓燕教授担任主编,制定编写大纲,对全书进行编纂。研究生张娇娇、李燕、董冉茹、陈运桂、孔小恬、梁超杰、云雅楠全程参与了本书的撰写,承担了收集资料及部分章节的整理、撰写和全书的校稿工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及网络资料,已尽可能在书中注明或在书后参考文献中列出,但仍有可能遗漏。特在此向所有对本书编写有所启发,被引用、摘录文献的作者一并致谢!
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编辑的热情帮助和专业指导,感谢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尽管我们在教材编写的体系构建、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鉴于考虑不周或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疏漏、错误和表述的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完善。
我们也期待未来使用这本教材的同仁在不断更新本书的知识、扩充新内容方面提出建议,在一起教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提升其价值。
编者
2017年4月
第一编 审计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审计概述
第一节 审计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审计要素
第四节 审计目标
第五节 审计过程
第六节 “互联网+”时代审计新发展
第二章 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第一节 审计职业道德
第二节 审计法律责任
第三章 计划审计工作
第一节 初步业务活动
第二节 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
第三节 重要性
第四节 审计风险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 审计证据
第二节 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第三节 审计工作底稿
第五章 审计抽样的运用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第二节 审计抽样基本原理
第三节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第四节 审计抽样在实质性细节 测试中的应用
第六章 风险评估
第一节 风险识别和评估概述
第二节 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第四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第五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七章 风险应对
第一节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第二节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第三节 控制测试
第四节 实质性程序
第二编 各类交易账户和余额的审计
第八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特点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第三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第九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
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第三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第一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的特点
第二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第三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一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第一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点
第二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第三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二章 货币资金的审计
第一节 货币资金审计概述
第二节 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
第三节 货币资金实质性程序
第十三章 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
第一节 完成审计工作
第二节 审计意见的形成和审计报告的类型
第三节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非标准审计报告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