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重庆医科大学主编的临床医学“5 3”及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医学整合课程实验系列教材之一,包括运动、循环、血液与免疫、呼吸、消化、泌尿与生殖、感官、神经和内分泌共9个部分84个实验,每部分均以大体形态结构、显微形态结构、人体正常功能、人体机能病理变化以及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为主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了多学科内容的整合与创新,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既有经典验证性实验,也有综合性实验和病例讨论。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运动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 1
实验一 解剖的基本操作技术 1
实验二 下肢概述及下肢前部浅层结构 3
实验三 股前内侧区、膝前区与小腿前外侧区、踝前区与足背 6
实验四 臀区、股后区、腘窝、小腿后区、踝后区与足底 14
实验五 上肢概述、上肢浅层结构、胸前区与腋区 25
实验六 臂前区、肘前区、前臂前区 35
实验七 腕前区、手掌与手指掌面 41
实验八 三角肌区、肩胛区、臂后区、肘后区、前臂后区、腕后区与手背 50
实验九 脊柱区 57
实验十 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腓肠肌肌电和腓肠肌收缩活动的同步观察 74
第二部分 循环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 76
实验一 心脏 76
实验二 动脉和静脉 85
实验三 循环系统的组织结构及胚胎发生 100
实验四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109
实验五 蟾蜍心脏起搏点的分析 110
实验六 心音听诊 112
实验七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113
实验八 人体体表心电图的记录 114
实验九 不同因素对兔动脉血压和减压神经放电的影响 116
实验十 不同因素对循环、呼吸和泌尿功能影响的综合观察 118
实验十一 理化因素对离体蛙心活动的影响 121
实验十二 急性实验性右心衰竭 123
实验十三 失血性休克及其输血救治 124
实验十四 循环系统疾病 126
第三部分 血液及免疫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 133
实验一 血细胞及血细胞发生 133
实验二 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 136
实验三 红细胞比容的测定 140
实验四 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142
实验五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 143
实验六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144
实验七 血液及免疫系统疾病 146
第四部分 呼吸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 152
实验一 呼吸系统标本观察 152
实验二 颈部解剖操作 158
实验三 胸部 176
实验四 呼吸系统的组织结构 188
实验五 不同因素对兔膈肌放电和呼吸运动影响的综合观察 191
实验六 急性呼吸衰竭 193
实验七 呼吸系统疾病 194
第五部分 消化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 203
实验一 消化系统概述及标本观察 203
实验二 颌面部解剖 218
实验三 腹前外侧壁解剖 229
实验四 腹膜与腹膜腔探查 238
实验五 上腹部脏器解剖 243
实验六 中下腹部脏器的解剖 251
实验七 腹膜后隙解剖 259
实验八 消化管的组织结构 263
实验九 消化腺的组织结构 266
实验十 消化系统的胚胎发生 268
实验十一 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 273
实验十二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275
实验十三 消化系统疾病 276
第六部分 泌尿生殖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 289
实验一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的标本观察 289
实验二 女性生殖系统、骨盆及盆底标本观察 297
实验三 泌尿系统的组织结构 302
实验四 男性生殖系统的组织结构 304
实验五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织结构 306
实验六 泌尿生殖系统的胚胎发生 309
实验七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312
实验八 急性中毒性肾衰竭 313
实验九 泌尿系统疾病 316
实验十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321
第七部分 感官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 327
实验一 眼与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 327
实验二 眼与耳的组织结构 336
实验三 皮肤的组织结构 339
实验四 颜面的发生 341
实验五 视力的测定 345
实验六 视野的测定 346
实验七 盲点的测定 347
实验八 色盲的检查 348
实验九 视觉的调节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 348
实验十 声音传导途径的分析 350
第八部分 神经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 352
实验一 脊髓与脑干的断面结构 352
实验二 小脑、间脑、端脑内部结构 367
实验三 脑血管与脑室系统的应用解剖、周围神经系统解剖 379
实验四 感觉传导路、运动传导路 400
实验五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分析与讨论 408
实验六 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及胚胎发生 410
实验七 反射弧的分析 415
实验八 反射时的测定和脊髓反射 417
实验九 兔脑电图和皮层诱发电位 418
实验十 神经系统疾病 420
第九部分 内分泌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 425
实验一 内分泌系统的组织结构 425
实验二 内分泌系统疾病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