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朱高正)
2002年7月上旬,我有幸与华新丽华集团创办人焦廷标先生同游香江,三天之中相谈甚欢。意犹未尽之际,也约定了返台之后必定再次见面。8月中旬,我依约前往拜会焦老,蒙他送我《太乙金华宗旨》一书。
《太乙金华宗旨》乃是一本道教丹鼎学的经典,相传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所著,它也是炼气之人必读之作。焦老以奇书相赠,除了意在结交知音外,也与一桩发生在他身上的特殊因缘有关。有一回,木栅指南宫董事长高忠信先生向我透露,焦老与他的两位公子早年皆苦于癌症缠身,在四处求医无效后,因缘际会来到指南宫,在虔诚参拜吕祖后,身体病痛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焦老感念吕祖恩泽,于是捐了数千万的善款来修缮指南宫。另外,也将他得自大陆的《太乙金华宗旨》简体字版翻印为数万册的繁体字版当作善书,致赠有缘人。
焦老认为我对《易经》有所研究,希望我针对这本繁体字版的《太乙金华宗旨》提些意见。其实,我与《易经》结缘可以回溯到三十多年前当我还在念高二的时候。尔后在我负笈德国求学期间,因读了《易经》德文版的全译本,才对《易经》有了比较贴切的了解。事实上,焦老这本《太乙金华宗旨》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该书早在1929年便在德国由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18731930)译成德文出版,并在稍后风行整个欧洲,而卫礼贤正是《易经》德文版全译本的作者。我在德国念书时,这部德文本《易经》已经再版不下70次,足见该书受欢迎的程度。
汉学家卫礼贤翻成德文 心理学大师荣格为之作序
卫礼贤是国际知名的汉学家,他于1899年来到中国传教,早先一年(1898年)德国出兵强占山东半岛胶州湾的一处小渔村青岛,并在稍后将整个山东半岛纳入其势力范围。
身负教会派遣至远东地区传教的重任,卫礼贤相当尽心地扮演好传递福音的角色,也热心地在青岛办新式学校,至今卫礼贤小学依然矗立在青岛市的旧城区。对于卫氏来说,要传播中国人完全不熟悉的基督教是件极其辛苦的工作。不过,在他尝试融入当地风土民情之后,他也有了机会饱览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905年卫礼贤前往北京,并在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教授德文。稍后,在一批中国学者的协助下,卫氏得以有系统地将《易经》与《太乙金华宗旨》翻译成德文,而简体字版的《太乙金华真经》并非译自中文原典,而是经卫礼贤的德文版重重转译,致书名与内容皆已失真。
卫礼贤有心为欧洲人介绍中国传统的道教经典。他在1922年返回德国,将《太乙金华宗旨》一书于1929年出版,并请20世纪最负盛名的心理学大师荣格(Carl
Gustav Jung,19751961)专文推荐。日后,其他识货的外国人将之再转译为英文,甚至日文,而中文简体字版的《太乙金华真经》则转译自日文版。
值得一提的是,卫礼贤有了继承衣钵,其子Helmut Wilhelm稍后也在北京大学任教,后移居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主要是讲授《易经》与中国哲学,于20世纪80年代末蒙主恩召。
原简体字版颇多错误 今日重译再现经典风华
卫礼贤翻译的这本《太乙金华宗旨》不只是丹道之学,书中所讲述的奥义更是中国传统道教的养生之学,与当今预防医学的理路相当一致。
其实,《周易参同契》是有关中国炼丹术最早的理论著作,它是对以前炼丹经验与理论的总结。《周易参同契》是指将易学、黄老、炉火三者合而为一。该书依据易经阴阳变化的原理,对中国早期的炼丹术做了理论解释,它确立的概念及含义、丹药反应的原理和火候的掌握方法一直被后人奉为圭臬。
按照《周易参同契》的理论,炼丹炉内自有天地,上为乾,下为坤,代表天上地下之象,其中以坎、离为药材。炼丹十分讲究火候,《易经》的十二消息卦分别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份:五月是姤()卦,一阴生,代表从这个月开始阴长阳消;六月是遁()卦;七月是否()卦,天地不交,万物不生,就是俗称的鬼月;八月是观()卦;九月是剥()卦;十月是坤()卦,是纯阴卦;十一月是复()卦,一阳来复,从这个月开始阳长阴消;十二月是临()卦;一月是泰()卦,三阳开泰,天地交,万物生;二月是大壮()卦;三月是夬()卦;四月是乾()卦,是纯阳卦。而十二消息卦也代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子时是复卦,表示阳气初生,然后依此类推。炼丹时的火候就依照十二个月或十二个时辰的阴阳消长来调节。
过去很多帝王为求长生,纷纷请道士来为他们炼丹,不过却常因铅中毒而暴毙。宋朝时养生之道分成两路:一是加强中草药的研究;二就是炼内丹,借着炼气来达到长生的目的。
依道教的说法,胎儿在母胎内充塞着先天气,自剪断脐带,呱呱落地,离开母体后,便逐渐失去先天气。婴儿的脸色红润,手足暖和,呼吸细微而深长,总是吸多吐少,因而能够不断成长。不过,随着年龄增长,人在25岁后,反而是吸少吐多逐渐衰老。到了古稀之年,呼吸转为短促,到只吐不吸时,就寿终正寝了。这正说明道教何以重视吐纳之术的原因。
道教教人吐纳,在于以人的身体为炉鼎,炉鼎自成天地。炉鼎上方为乾卦,象征天,下方为坤卦,象征地,而以人的精、气、神为炼丹的药材,相当坎与离。坎()为水,代表阴中有阳的元精、元气;离()为火,代表阳中有阴的元神。依道教的说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顺则凡,逆则仙。亦即成仙之道在于返璞归真,以人体为炉鼎,以生命的三个基本元素精、气、神为药材。先以气运精,炼精化气,则三变为二,再炼气化神,则二合为一,再炼神化虚,则一化为道,与道相合,虚则成仙,这就是逆则仙的意涵。因此,人若能借着炼气让呼吸和缓深长、吸多吐少,则能抽坎()填离(),以至纯阳(),同时达到精足、气满、神旺,而青春永驻,长生不老。
焦老送我翻印自简体字版的《太乙金华宗旨》,经我细加研读后,发现其中错误颇多,除因繁简互换而出现漏、错字外,从原书的译序中,也可发现该书的简体字版实际上是来自日文版,而日文版又如前述,则又是转译自1929年卫礼贤的德文版。另外,在中文版译注的过程中,译者也未能悉心考究,书中文句多有偏离原典,甚至将大名鼎鼎的卫礼贤(Richard Wilhelm)翻译成不伦不类的韦尔黑尔穆。因此,在向焦老翔实禀报后,焦老嘱咐我重新解释《太乙金华宗旨》一书,俾国人能有机会一览原典奥义。
我身为国际易学研究基金董事长,正好借助国际易学研究院高手如云之便,找来大陆易学泰斗朱伯崑教授的入室弟子、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张其成教授重新翻译、解释,不仅有注、有译,还有新解。
《太乙金华宗旨》近百年来在中国并不受重视,如同宝玉蒙尘,被人弃置,还要靠日文版的翻译本来重新认识其价值。而今借着本书的出版,希望这本出口转内销的书能重新散发属于中国人的光彩。《太乙金华宗旨》之所以能够再现原典风华,除了必须感谢张其成教授以及《中国通》编辑部全体同仁外,尤赖焦老的督促勖勉,才能顺利出版。
(作者为台湾著名政治活动家、易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