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式媒介:大众文本及其生产机制分析》是对作者之前所有研究成果的一个全面总结。集中展现了她对于“大众文化产品是一种配方式媒介”、“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是一种配方式生产”的核心观点及其理论阐述。大众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已然蔚为大观,与之紧密关联的文化产业也正在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挺进,但大众文化产品及其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赶不上快速发展的实践的步伐。如何在文化产品数量不断攀升的同时提升其艺术质量,如何建立大众文化产品的质量评估标准与机制,如何建构适应大众文化产品发展实践的文艺理论体系,是一系列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书对“大众文本”论题的研究,适应了文学研究和文化产业研究的时代需要。
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转化,这些年来已经成为显见的事实。大众文化,作为文化研究中最令人瞩目的对象,理所当然地得到了非常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从评价王朔的“痞子文学”、崔建的摇滚乐、港台的流行音乐、张艺谋的电影、金庸的武侠小说、冯小刚的贺岁片,到“人文精神大讨论”“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热的兴起,等等,无一不与大众文化相关,而直接研究大众文化的理论著作与论文也不断涌现。不可否认,这些文本批评与理论研究各有收获,对于中国大众文化的研究有很大的推进作用。然而,仅此是不够的,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不解决这三个问题,大众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将是不可能的。
第一个问题是就文艺学向文化的转向而提出的,即文艺学者怎样进行大众文化研究。由于中国大众文化的主要研究人员来自文艺学研究者,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理论积累,使他们与“文艺学”紧紧联系在一起,即使在他们的大众文化研究中,也是如此。如果强行将他们与“文艺学”拆离,转向社会学、人类学角度的大众文化研究的话,其结果必然是扬“短”避“长”,白白损失了其知识与思想资源。事实上,随着后现代社会“审美的泛化”或“文学性统治”的建立,文艺或审美的“幽灵”在大众文化的每一个角落游荡。对大众文化中这些“文艺性”或审美“幽灵”的追逐与探究,正应该是文艺一文化研究者们的天然使命。而大众文化中的这些“文艺性”或审美的“幽灵”的集中体现者,无疑是大众文本,而非由大众文本所引发的社会文化事件。也就是说,“文艺性”或“审美”因子只可能体现在流行歌曲、武侠小说、言情剧、时装、家庭装饰品等文本身上,而非蕴含在歌迷会、“金庸热”、“还珠格格潮”、时装流行或家居装饰潮流等大众化的文化现象那里。虽然后者可能才是约翰‘费斯克意义上的典型的“大众文化”,但是这种典型的大众文化的研究,需要一个跨边界的多学科、多方法的理论与批评视野。这个视野,不是仅靠一群转行不久的文艺一文化研究学者短时间内就能达成的。而且,即便达成了,但“文艺”或“审美”恐怕在那里已经荡然无存了。文艺研究向文化研究转向,不是要抛弃文艺学,而是要寻求文艺学的深化与拓展,因而,专注文本,才是文艺学一文化研究的出路之所在,才是使大众文化研究迅速走向深入的突破口。
第二个问题是就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而提出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大众文化要得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产业化。而产业化又意味着必须要有自己可以大规模复制的文化产品与标准,这个产品和标准从何而来呢?无疑,只有来自于大众文本的结构化研究。众所周知,美国的大众文化就是以其高度产业化而走向全世界的,在文化产业不发达的国家便只能任凭美国的大众文化大行其道。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建构中国自己的文化产业,像韩国、日本那样谋求民族文化产业的崛起与发展,是一项非常紧迫的经济、文化建设工程。而文化的产业化,须首先研究大众文化的产品规范,研究文化产品的质量标准。这些显然都属于大众文本的研究,是对大众文本基本结构、基本规律的把握。长期以来的世界电影实践告诉我们,作为欧洲电影主要生产方式的作者型生产方式,是无法与好莱坞的配方式生产方式相匹敌的。所谓配方式生产方式,就是在美国类型电影的配方程式基础上配套以相应的制片制度、发行方式的产物。中国的电影及其他文化产业,在寻求大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借鉴和汲取配方式生产方式的优长来为我所用。而使用配方式生产方式,大众文本程式与类型的问题就变得尤为迫切。
何群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系主任,教授,文学博士。 1986年7月-1990年9月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1993年7月-2001年9月 山东艺术学院艺文系教师,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 2004年7月至今于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任教。 主要讲授:艺术生产原理、中国传统文化等文化产业专业的课程。
导论大众文本:规范的历史生成与理论呼唤
一、“大众文本”辨析
二、大众文本:一个负面的标签
三、文本规范的历史生成与理论呼唤
第一部分 大众文本:一种配方式媒介
第一章 程式:大众文本的核心理论范畴
一、大众文本的程式
二、大众文本的程式与类型
三、程式化大众文本的特征
第二章 大众文本程式的历时性追溯
一、从“配方程式”到“程式配方”
二、“类型”与“类型化”道路
第三章 大众文本程式的横剖面解析
一、“讲故事”:大众文本的基本结构之一
二、“无厘头”:大众文本的基本结构之二
第四章 大众文本的意义呈现方式
一、“类型”:大众文本的意义媒介
二、现代神话:大众文本的普遍价值寻求
三、霸权与抵抗:大众文本的意识形态性
四、现实与哲思:大众文本的补充性意义元素
第五章 大众文本程式的出新机制
一、“体制中的作者”:大众文本的“求新”创作
二、类型的差别:大众文本程式的“个性”
三、“长河中的大坝”:大众文本的“进化”机制
第六章 大众文本:走向“经典”的可能
第二部分 大众文化产品:一种配方式生产
第七章 大众文本与文化产业
一、程式: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标准
二、奇观化:大众文化产品的商业符码
三、产业:从大众文本到大众文化产品
第八章 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
一、作者性生产方式:大众文化产品的研发
二、配方式生产方式:大众文化产品的基本生产方式
三、再生式生产方式:文化资源的大众产品化
第九章 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组织方式
一、经营性文化生产组织: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主体
二、“大制片厂”:大众文化产品的工业化生产组织
三、企业集聚:大众文化产品的专业化生产组织
第十章 文化产业链中的大众文化产品及其生产
一、文化产业链
二、文化产业链的构成环节
三、大众文化产品及其生产:文化产业链的高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