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创新》从三个专题分别讨论了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长江经济带大都市区发展,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居住空间研究等问题,涉及长江经济带区域开发、城镇群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区域与城市交通发展、城市化研究、人口、社会、住房、社区规划与建设、城乡规划教育与学科发展等关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多重角度,可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区域发展战略的根本是处理区域发展效率和公平以及国家国防安全等特殊需求。回顾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其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①社会主义建设初期(20世纪50年代后期-20世纪70年代),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基于区域公平原则,主要集中在均衡发展和国防安全问题上。此时的区域划分为三个区域:沿海一线区,鄂西、湘西、豫西以西形成的三线地区,其他地区列为二线地区。②改革开放后(20世纪70年代后期-20世纪末),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转向以效率优先为重点、贯彻两个大局的思想重点,实现梯度推进的发展。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从辽宁到广西的沿海省市为东部地带;黑龙江到湖南的9省区为中部地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到西藏自治区9省区为西部地带。③21世纪初至2012年,依托“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战略,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将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同时,以经济发展、沿海开发、综合改革、两型社会、生态保护、地区振兴、扶贫等为主要目标的各类战略性区域遍及4大板块,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发展的均衡化。④2012年至今,国家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提出了“双向开放、国内国际”两大布局的新要求,形成4大板块与3个支撑带的“4+3”格局。
长江是世界长河中长度第三、流域人口最多、密度最高、经济总量最大、城市发育最快的流域经济带。无论从开拓国际合作领域、整合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角度,还是从实施国家功能区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东中西部主要城市群开发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角度,都需要一个国家发展战略将东中西部连接起来,长江是实现这种连接的最好纽带。因此,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特殊性。长江经济带的概念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长江产业密集带,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产业带,再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带。至2014年,长江经济带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0%,其总人口、城镇人口和GDP都占全国的40%以上,处于国家总体格局中的东西主轴地位,是上海、昆明两个重要窗口和桥头堡所形成的“双向开放”格局的重要轴线。长江经济带也是全国重要的产业带、工业带和城市带。它集中了一大批产业集聚区和特大型企业,其中汽车产量占全国的40%,家电占60%,计算机占80%,钢材占30%,建材占40%。
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是我国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最具多样性的区域,但其现状发展还不尽理想,整体经济增长速度不如沿海地区。1978-2013年的35年间,长江经济带GDP和人口从占全国比重的43.5%和45.7%,下降为41.2%和42.9%,二产和三产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沿海地区的GDP和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则从50%和37%,增加至超过55%和40%。与中西部其他中心城市发展相比,长江中上游的武汉等中心城市的地位尚未得到应有显现,同时存在长江沿江区段发展不平衡、水运能力未充分发挥等问题,整体经济增长速度不如沿海地区。
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来看,经历了从以开发为重点到以保护为重点的过程。1949年以来,长江经济带以开发为重点。除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初上游的破坏性开发的特殊情况外,从“一五”起,长江干流沿岸一直是钢铁、石油、化工、电力、船舶等重工业布局的重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长江经济带纳入国家战略,但重在发挥上海的作用,依托沿岸中心城市建设长江经济带。21世纪初起,更迎来“沿江开发”的高潮,加快了沿江地区的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布局。2014年,提出“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口号,以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但是,大开发导致的后果是资源受损、环境污染、水体变色,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严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月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非常及时的战略性方针。至此,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从大开发转向大保护。当然,大保护不是不搞经济建设,而是“不搞大开发”、“不大干快上”,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是要遵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这也是长江经济带区域战略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最重要要求。区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东中西部主要城市群开发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角度,都需要一个国家发展战略将东中西部连接起来,长江是实现这种连接的最好纽带。因此,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特殊性。长江经济带的概念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长江产业密集带,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产业带,再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带。至2014年,长江经济带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0%,其总人口、城镇人口和GDP都占全国的40%以上,处于国家总体格局中的东西主轴地位,是上海、昆明两个重要窗口和桥头堡所形成的“双向开放”格局的重要轴线。长江经济带也是全国重要的产业带、工业带和城市带。它集中了一大批产业集聚区和特大型企业,其中汽车产量占全国的40%,家电占60%,计算机占80%,钢材占30%,建材占40%。
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是我国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最具多样性的区域,但其现状发展还不尽理想,整体经济增长速度不如沿海地区。1978-2013年的35年间,长江经济带GDP和人口从占全国比重的43.5%和45.7%,下降为41.2%和42.9%,二产和三产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沿海地区的GDP和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则从50%和37%,增加至超过55%和40%。与中西部其他中心城市发展相比,长江中上游的武汉等中心城市的地位尚未得到应有显现,同时存在长江沿江区段发展不平衡、水运能力未充分发挥等问题,整体经济增长速度不如沿海地区。
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来看,经历了从以开发为重点到以保护为重点的过程。1949年以来,长江经济带以开发为重点。除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初上游的破坏性开发的特殊情况外,从“一五”起,长江干流沿岸一直是钢铁、石油、化工、电力、船舶等重工业布局的重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长江经济带纳入国家战略,但重在发挥上海的作用,依托沿岸中心城市建设长江经济带。21世纪初起,更迎来“沿江开发”的高潮,加快了沿江地区的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布局。2014年,提出“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口号,以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但是,大开发导致的后果是资源受损、环境污染、水体变色,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严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月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非常及时的战略性方针。至此,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从大开发转向大保护。当然,大保护不是不搞经济建设,而是“不搞大开发”、“不大干快上”,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是要遵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这也是长江经济带区域战略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最重要要求。
李志刚,男,湖北天门人,1976年生,中共党员。武汉大学本科,南京大学硕士,英国南安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博士。现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城市空间转型与城市规划。
周婕,女,重庆市人,中共党员,原武汉城建学院本科,原测绘科技大学硕士,同济大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全国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
郭炎,男,湖北荆州人,1983年生,中共党员。中山大学本科与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博士。现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城乡空间转型的产权制度分析与城乡规划。
专题一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
成渝城镇群的“新区域主义”
基于重力模型的武汉8+i城市圈空间结构体系研究
基于信息流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空间层级关系研究
基于区位熵的鄂西圈旅游产业集聚度研究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时空演进研究
区域市场一体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研究——基于长三角16个城市的实证
基于非合意产出DEA模型的长三角产业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长江经济带沿线主要省市政策应对比较与问题分析
基于企业互投及人口迁徙数据的长江经济带城市联系分析
新经济背景下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多规合一路径探索
专题二 长江经济带大都市区发展
市场化机制下的大武汉都会区构筑——以湖北省属联投集团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为例
武汉城市圈交通流与城市流耦合研究
就地城镇化视角下中部小城镇城乡一体化规划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凤凰镇为例;
高铁影响下武汉市及其城市圈空间形态演变探析
武汉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张特征与机理研究
长江经济带背景下万州城镇化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多要素聚类分析的武汉大都市区范围研究
基于长江经济带网络社会空间格局的荆门城市定位研究
专题三 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居住空间研究
大数据视角下的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布局方法研究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发展水平耦合关系的实证
基于城市规模与集聚的城市圈碳排放研究——以湖北为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