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规划设计/高校风景园林与环境设计专业规划推荐教材
定 价:45 元
丛书名:住房城乡建设部土建类学科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高校风景园林与环境设计专业规划推荐教材
- 作者:董靓,陈睿智,曾煜朗 等 著
- 出版时间:2018/2/1
- ISBN:9787112215843
- 出 版 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590.3
- 页码:161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高校风景园林与环境设计专业规划推荐教材》以风景资源学、旅游与休闲游憩学、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学、风景美学等为理论基础,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旅游规划通则》等相关规范和技术导则,力求全面系统地阐述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理论及相关方法。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景区概述,旅游景区调查分析与评价,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与空间功能布局,旅游景区游憩服务设施规划,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以及景区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及安全应急规划等。
希望通过《旅游景区规划设计/高校风景园林与环境设计专业规划推荐教材》的介绍,为读者建立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结构,为进一步学习和规划设计实践打下基础。
旅游业六大构成要素:食、住、行、游、购、娱,而旅游景区是六大要素的载体。旅游景区的发展能从根本上促进旅游交通、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的发展。因此,旅游景区已成为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是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基础工作和前提。随着近年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景区相关规范的制定,积极促进了旅游景区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也存在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专业人才缺乏、人才培养不能适应行业需求等问题。因此,面对旅游景区的复杂性,如何处理景区发展与保护、资源利用与管理、特色与创新等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就成为本教材应解决的问题。
本教材以风景资源学、旅游与休闲游憩学、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学、风景美学等为理论基础,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旅游规划通则》等相关规范和技术导则,力求全面系统地阐述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理论及相关方法。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景区概述,旅游景区调查分析与评价,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与空间功能布局,旅游景区游憩服务设施规划,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以及景区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及安全应急规划等。希望通过本书的介绍,为读者建立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结构,为进一步的学习和规划设计实践打下基础。
教材内容广泛,深入浅出,并兼顾学科前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项目案例穿插于理论讲解之中;教材图文并茂,具有可读性强、实用参考性强等特点。
全书主要由董靓、陈睿智和曾煜朗编写,聂伟参加了第4章的编写,杨璐参加了第6章的编写。最后由董靓负责统稿。
在成书的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立昂设计(dongleon.com)向我们提供了四川升钟湖景区规划与景观设计案例、云南广南地母文化旅游景区概念性规划案例及重庆巫溪月亮湾景观设计案例的详细资料。杨晓燕同学和鲁俊琪同学协助了书稿校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陈桦编审和杨琪编辑为本教材的出版提供了很多帮助,特别是经常性的鼓励与督促使得本书终于顺利完成。我们对以上个人及机构给予的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
限于编者的学识有限,书中的错误及纰漏在所难免,衷心希望各位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教材可供各高等院校风景园林、城乡规划、旅游管理等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董靓,博士,现任华侨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侨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华侨大学可持续景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立昂设计主持设计师。
董靓博士1992年1月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先后在美国普渡大学、依阿华大学、依利洛伊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此后,曾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机构工作。
董靓教授具有三十年的教学科研经验、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背景和国际化的学术阅历。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三十余项,获专利两项,出版专著和教材六部,发表研究论文近百篇,完成规划设计项目三十余项。董靓教授当前关注的研究问题主要是:景观与景区如何适应气候以及气候的变化?气候对人类行为与健康的影响?如何通过设计改善健康?人与环境如何交互?以及人工智能在设计中的应用等。
前言
第1章 旅游景区概述
1.1 旅游景区概念
1.1.1 旅游景区与相关术语的区别与联系
1.1.2 旅游景区概念
1.1.3 旅游景区内涵
1.1.4 旅游景区特征
1.1.5 中国旅游景区分类
1.2 旅游景区的源起、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中国旅游景区的源起
1.2.2 旅游景区发展阶段
1.2.3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1.3 旅游景区规划概述
1.3.1 旅游景区规划的依据
1.3.2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3.3 旅游景区规划指导思想
1.3.4 案例:升钟湖旅游景区规划
1.3.5 旅游景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1.4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1.4.1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方法
1.4.2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程序
第2章 旅游景区调查分析与评价
2.1 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
2.1.1 旅游资源调查分类
2.1.2 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2.2 旅游景区客源市场调查分析与预测
2.2.1 旅游景区客源市场细分
2.2.2 景区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2.2.3 景区旅游市场预测的程序和方法
2.3 旅游景区总体分析评价
2.3.1 旅游景区区位条件分析
2.3.2 旅游景区场地适应性分析
2.3.3 旅游景区设施分析
2.4 旅游景区总体评价
2.4.1 旅游景区总体评价方法
2.4.2 案例:升钟湖核心景区调查分析评价
2.4.3 旅游景区SWOT分析
2.4.4 旅游景区总体评价
2.4.5 案例
第3章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与空间功能布局
3.1 旅游景区主题定位
3.1.1 旅游景区主题的内涵
3.1.2 旅游景区主题定位的层次
3.1.3 旅游景区主题定位方法
3.2 旅游景区形象定位
3.2.1 旅游景区总体形象战略定位
3.2.2 景区形象设计
3.2.3 案例:升钟湖核心景区主题定位
3.3 旅游景区空间功能布局
3.3.1 旅游景区空间功能布局原则
3.3.2 旅游景区常见功能空间布局模式
3.3.3 案例——升钟湖核心景区空间功能布局
3.4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
3.4.1 项目策划原则
3.4.2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方法
3.4.3 景区项目策划的内容
3.4.4 案例——升钟湖核心景区项目策划
3.5 旅游景区产品开发
3.5.1 旅游产品开发目标
3.5.2 景区旅游产品设计
3.5.3 案例——升钟湖核心景区水利教育区产品设计
3.6 旅游景区游线的优化设计
3.6.1 景区内部游线交通的层次
3.6.2 景区游线的功能
3.6.3 景区游线的景观规划
3.6.4 景区游线设计
3.6.5 案例——升钟湖核心景区游线设计
第4章 旅游景区游憩服务设施规划
4.1 景区游憩服务设施规划原则
4.1.1 游憩服务设施规划总则
4.1.2 游憩服务设施地选择原则
4.1.3 服务设施布局原则
4.2 游憩管理服务设施规划
4.2.1 景区管理中心
4.2.2 景区解说设施规划
4.2.3 卫生设施规划
4.3 食宿、购物设施规划
4.3.1 住宿设施
4.3.2 餐饮设施规划
4.3.3 购物设施规划
4.4 景区康娱和运动设施规划
4.4.1 娱乐设施
4.4.2 康复、医疗和保健设施
4.4.3 运动设施规划
第5章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
5.1 道路及停车系统规划
5.1.1 旅游区道路系统规划的作用与意义
5.1.2 景区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
5.1.3 案例:升钟湖景区规划——道路系统规划
5.2 景区给排水设施规划
5.2.1 景区给水规划
5.2.2 排水规划
5.3 供电通信设施规划
5.3.1 供电设施规划
5.3.2 通信、弱电系统规划
5.4 基础设施的气候适应性
5.4.1 景观基础设施与气候适应性
5.4.2 不同气候因子的景观基础设施气候适应性设计
第6章 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
6.1 旅游景区景观设计概述
6.1.1 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6.1.2 旅游景区景观设计内容
6.1.3 旅游景区景观设计过程
6.1.4 旅游景区景观设计成果
6.2 旅游景观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
6.2.1 环境行为学基础
6.2.2 旅游景区外部游憩空间
6.2.3 旅游景区场地环境要素
6.3 场地分析
6.3.1 用地范围
6.3.2 场地现状调查和分析
6.3.3 场地气象条件分析
6.3.4 人工设施、视觉质量、旅游发展规划分析
6.3.5 案例:升钟湖景区滨湖景观带景观规划设计
6.4 旅游景区景观规划
6.4.1 设计规划阶段
6.4.2 总体设计阶段
6.5 旅游景区景观设计
6.5.1 景观详细设计概述
6.5.2 详细设计图文件
6.5.3 旅游景区道路设计
6.5.4 入口区景观设计
6.5.5 景观节点
6.5.6 广场设计
6.5.7 游憩活动场地
6.5.8 水体景观设计
6.5.9 驳岸(护坡)
6.5.1 0景桥
6.5.1 1木栈道
6.5.1 2景区植物规划与种植设计
第7章 景区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及安全应急规划
7.1 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现状与危机
7.1.1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7.1.2 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7.1.3 生态资源与自然景观保护
7.2 综合防灾规划
7.2.1 消防系统规划
7.2.2 防洪规划
7.2.3 其他自然灾害防治措施
7.3 安全应急规划
7.3.1 应急安全疏散规划
7.3.2 安全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