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与研究》介绍了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概况,并详细阐述了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与研究成果,包括混合气体在催化剂床及喷管中的流动、热力计算、喷注器设计与研究、催化剂床设计与研究、喷管设计与研究、系统设计与研究、试验分析与处理、推进剂性能与使用等。《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与研究》是作者数十年科研工作的总结:它的出版,不仅为科技人员提供了一部专业参考书.而且为年轻的科技工作者筑造了一个平台,让他们在此平台上更建一层楼。
在我国,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30余年来,在全体科技人员的努力下,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品种到系列化,开创出一条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1980年5月,我国研制的姿态控制发动机首次参与了运载火箭的全程飞行试验,它驾驭着运载火箭这个庞然大物,穿云破雾,飞越万里长空,直奔太平洋,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激起万顷波涛,震撼了全世界。
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成功,为火箭发动机系列增添了一个新的分支。而《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与研究》一书的出版,又为火箭发动机全书填补了一页空白。
由于作者长期工作在科研一线,以一个既是科研者又是实践者的双重立场来构思本书,因而使本书具有鲜明的特色。
第一,理论基于实践。在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为探讨研究对象的内在关系,对诸如喷注器过热、催化剂装填、催化剂破损、发动机寿命、冷热启动差别、毛细管流量系数、汽蚀流动、小推力测量及落压系统等问题,进行了数以千计的试验,获得了大量珍贵的实验数据,解决了设计中许多技术问题。正由于有了充分的实验数据作基础,使本书内容扎实全面,结论准确可信,因而也就更具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
第二,理论公式与工程实际计算方法之间往往还存在一条很宽的沟壑,忽略了这条沟壑,公式便成了摆设。本书通过各种努力,在它们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引论 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展概况
第1章 混合气体在催化剂床及喷管中的流动
1.1 推进剂的催化分解及氨的解离
1.1.1 推进剂的催化分解
1.1.2 催化分解式的建立
1.2 混合气体在催化剂床中的等焓流动
1.3 混合气体在喷管中的等熵流动
1.3.1 熵值计算式的导出
1.3.2 由等熵导出的有关算式
1.4 发动机的几个主要性能参数
1.5 平衡流与冻结流
1.5.1 平衡常数方程的导出
1.5.2 平衡流计算法与冻结流计算法的讨论分析
1.6 氮气计算式的导出
参考文献
第2章 热力计算
2.1 已知Pc和Pc的热力计算
2.2 已知Pc和een的热力计算
2.3 een已知Pe未知的热力计算
2.4 平衡流热力计算
第3章 喷注器设计与研究
3.1 喷注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3.1.1 对热不敏感
3.1.2 合理的喷注器压降
3.1.3 均匀的推进剂分布
3.1.4 小的集液腔容积和合理的毛细管装配
3.1.5 防止推进剂互相撞击
3.1.6 相容性好的材料
3.2 几种喷注器
3.2.1 莲蓬式喷注器
3.2.2 多孔材料喷注器
3.2.3 穿入式喷注器
3.3 喷孔流量系数
3.3.1 流量系数公式
3.3.2 汽蚀对喷孔流量系数的影响
3.3.3 压降对喷孔流量系数的影响
3.3.4 反压对喷孔流量系数的影响
3.3.5 长径比对喷孔流量系数的影响
3.3.6 进口倒角对喷孔流量系数的影响
3.3.7 倾角对喷孔流量系数的影响
3.3.8 表面张力对喷孔流量系数的影响
3.3.9 流体在簿壁孔中的流动
3.3.10 流体在短孔中流动
3.3.11 流体在毛细管中流动
参考文献
第4章 催化剂床设计与研究
4.1 催化剂床孔隙率
4.2 催化剂床比表面积
4.3 床载荷
4.4 床流阻
4.5 推进剂在催化剂床中的分解
4.6 催化剂床壳体
4.7 隔板
4.8 催化剂
4.8.1 催化剂的性质
4.8.2 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用催化剂的要求
4.8.3 催化剂破损
4.8.4 催化剂吸湿
4.8.5 催化剂氧化
4.8.6 催化剂床空穴及烧结
4.8.7 几种催化剂简介
4.9 几种催化剂床结构
4.9.1 单层催化剂床
4.9.2 双层催化剂床
4.9.3 单元式催化剂床
4.9.4 夹层催化剂床
参考文献
第5章 喷管设计与研究
5.1 概述
5.2 锥形喷管
5.3 双圆弧喷管
5.3.1 双圆弧喷管造型方法
5.3.2 双圆弧喷管造型计算实例
5.4 特型喷管
5.4.1 概述
5.4.2 喉部上下游曲率半径的选择
5.4.3 喷管长度的选择
5.4.4 已知dt,de和n的抛物线坐标法喷管造型
5.4.5 抛物线作图法造型
5.5 三种喷管比较
5.6 喷管出口压力的选择
5.7 喷管喉部流量系数
参考文献
第6章 系统设计与研究
6.1 概述
6.2 工作原理
6.3 基本系统方案
6.4 系统基本组成
6.4.1 挤压气体
6.4.2 气瓶
6.4.3 贮箱
6.4.4 减压阀
6.4.5 电磁阀
6.4.6 膜片阀
6.4.7 文氏管
6.4.8 限流圈
6.5 推进剂贮箱容积计算
6.6 气瓶容积计算
6.7 落压系统特性计算
6.8 系统充填时间计算
6.9 性能参数偏差
6.10 有关因素对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
6.11 启动加速性及关闭减速性
6.12 计算实例
6.13 发动机总体
第7章 试验分析与处理
7.1 液流试验
7.2 方案性试验
7.3 高空模拟试验
7.3.1 试验设备
……
第8章 推进剂性能与使用
附录A 落压系统参数计算
附录B 原式一览表
附录C 混合气体焓一熵一比热(肼)
附录D 混合气体焓一熵一比热(单推-3)
附录E 分气体焓一熵一比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