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
定 价:48 元
- 作者:方竹
- 出版时间:2017/10/1
- ISBN:9787200130836
- 出 版 社:北京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I267.5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32开
这是一本温情的书,也是一本记载思想的书。 日记的时间跨度从1969年至2009年,从湖北干校到北京豆谷胡同,再到皂君庙,方竹用日记的形式还原了爸爸舒芜的音容笑貌和文学思想。 这既是一本生活日记记录了爸爸的日常谈话和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又是一本文学日记舒芜与女儿谈诗,谈文学,讲世事,其思想闪光和文学色彩不时显露在字里行间。日记中穿插了作者经历中的人和事,时代、学界、生活琐事都能收入笔下,时详时简,有些仅仅是简单的几句,而正是这些时间碎片,形成了历史感,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舒芜的人生际遇和思想轨迹。
|
特定时代的温情与思想 含而不露的思想闪光和文学色彩 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对话 一本充满温情的书 一本记载思想的书 大量作者私藏照片和手绘首次公开 |
序言 我太怀念爸爸了,是爸爸,使知识渗入我生命的呼吸中。我一首首重温古诗,里面布满爸爸的身影。《长恨歌》《将进酒》里,永远有干校繁星密布的夜晚,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字字都响着爸爸的感慨之声。 爸爸的散淡、厚道、为他人着想也深刻在我记忆中。他工资微薄,在衰弱得不能下楼的晚年,在网上看到受难的人,他就网络捐款,写文章声援,他对弱势群体深深的悲悯深深影响着我,真是无言的家教。 我更怀念爸爸的思想,晚年经过深刻反思,爸爸就像台思想校正仪,人们迷茫而来,和爸爸交谈后,迷茫总会消失很多,促人更深思考,过段时间,他们又来找爸爸解决新问题。做这种思想交流的,都是忧国忧民的中青年。但爸爸也有困惑,临终都困扰着他,现在我明白了,凡是他解答不了的,往往是他还习惯从理想主义去解释;凡是分析错了的(因为人类命运不可测),本身的逻辑性依然能使人思维开阔,爸爸活跃缜密的思想总能助人建立更理性的思维,使人眼界开阔,境界提高,不知不觉远离平庸。 只是,在别人眼里,爸爸活得太过沉重,总在思考,忧国忧民,有位学者对爸爸说:叶嘉莹以诗词养心,您以忧患养心。虽是半玩笑,也是事实,可谓见道之言。这也是一种独特吧,而这,就是爸爸的魅力。可惜爸爸许多不合时宜的思想难以尽说,但从这本日记中,爸爸的悲悯、忧思,间或流露的幽默不时显露在字里行间。 在爸爸的普照下,家庭氛围是如此明朗安详,弥漫书香。 我深感,一个充满思想、充满文化知识的生命,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财富。 2017年5月31日 |
方竹 社会足迹: 小学,中学,干校,工厂,公司,在体制外自生自灭。 知识足迹: 儿童文学,神话传说,世界名著,贪恋过一阵书法,没坚持,古典文学,诗词歌赋,天文宇宙,思想哲学。 思想足迹: 以前没思想,现在有一点思想了。 人生感悟: 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事,比虚构的小说还要离奇。 人生*遗憾是生在无私塾可读的年代,中国传统私塾教育,能开启孩童心智,塑造优雅气质,使人志存高远,事关一个人的终身,实在功莫大焉! |
序……1 前言……1 干校湖北乌龙泉日记……3 1969……5 1970……24 豆谷胡同日记……27 1975……29 1976……49 1979……52 1980……53 1985……56 皂君庙日记……63 1986……65 1987……76 1988……83 1989……86 1990……89 1992……90 1993……93 1994……98 1995……100 1996……113 1997……128 1998……136 1999……141 2000……147 2001……148 2002……156 2003……181 2004……200 2005……202 2006……211 2007……214 2008……218 2009……227 写在相片后的话……2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