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撰写的背景是作者认识到我们的学校从未像今日这样急需培养孩子应对快速变化的能力,为未来尚未出现的工作未雨绸缪,帮助他们面对人类还无法想象的挑战。而目前的学校系统却仍然还在延续工业化时代学校模式,追求标准化和统一性。基于这样的现实,本书提出一个问题:教育改革是否需要且能否成功?作者借助PISA\TALIS等国际大型教育测评数据结果,在深入研究了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改革实践后,发现教育改革非但是必须的而且还是可以成功的。本书共计六个章节:*章总论,从PISA的起源谈起揭示目前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危机;第二章节大量利用实证数据揭示了教育界中诸多的常识性谬误,如班级规模越小,教学效率会越高等。从第三章至*后一章从学校体系内部出发,利用国家/地区成功案例,包括中国上海、芬兰、新加坡、越南等具有不同优势的教育体系分别对教师教育政策、教育质量与公平、教育领导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不同的改善方案。
教育与技术的再一次较量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李永智
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先生(Andreas Schleicher)是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以下均简称为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为我们所熟知的是,2000年他策划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以下均简称为PISA),开启了国家/地区间透过学生学业成绩进行教育系统间深层次的比较与思考。至今,已有代表超过2400万的15岁学生参加了PISA测试,相当于中国上海的总人口数量。这些学生来自超过90个国家/地区,这些经济体对全球的GDP贡献占到90%。在他积极推动下,上海连续参加了两轮PISA测试并在国际排名上蝉联榜首。上海学生惊艳的PISA成绩让上海教育为全球瞩目。上海基础教育体系成为了发达国家纷纷热议和效仿的国际教育标杆(international education benchmarking)。上海基础教育成功经验开始为更多国家引进,涌现出一系列高水平、高层次和高级别的教育对外交流项目,如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等。可见,上海对于施莱歇尔先生来说并不陌生,而他对于上海而言也意义非凡。
初次与施莱歇尔先生相识是在中东北非地区教育部长级PISA研讨会上。当时,我受邀OECD和阿联酋阿布扎比教育局(ADEK),作为国际专家团队成员,分享上海在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方面的政策和经验,以指导当地教师教育体系的完善。席间,他饶有兴趣地向我介绍了这本著作,并告诉我这本书最初的创作动机源于对上海教育的真切感受。他注视着我说,当他在PISA数据中发现上海10%最贫困学生的数学成绩(PISA2012)要好于美国10%最富有的学生时;当他来到上海,亲眼看到随迁子女跟着上海优秀的教师快乐学习共享蓝天时,他决定要写这本书。因为他从上海看到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从优质的教学中获益,是可以实现的。我深深地被他的教育信念和专业精神所打动,欣然答应推荐最优秀专业人士将本书译作中文,并为本书全球首发中文版作序。
通读全书会发现,本书并非是对现有教育体系下优秀经验的总结,而是就重塑未来学校体系提出的宣言!作者透过对PISA数据的深入系统分析,以世界数据勾勒教育的未来,以世界胸怀坚守教育的初心,宣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21世纪教育体系革命性变革的必然性,指出了努力的方向。本书通过对过去和当下源自世界主要国家的PISA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未来、更清晰地看清未来。所以说,其意义远远超越PISA本身。施莱歇尔先生通过本书在向全球教育决策者和从业人员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当今的教育体系,因工业社会而生,服务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的组织模式,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
目前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的首要症结,既不是公平和质量,也不是教育经费或资源的低效使用,而是学校系统组织方式的落后。我们需要重新界定教育,包括定义什么是最适合学生的教育?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探索什么是最有益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学习策略?教育工作者应当基于他们的未来开展教育,而不是面向过去背向未来。
工业社会的教育体系,一方面通过筛选机制让优质的资源集中在精英的培养上,另一方面通过标准化、知识复制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大量同质
化、功能化劳动力的生产。300年前工业社会初期,正是基于这种教育体系革命性诞生,使得人才培养最大化满足了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减缓了因技能不足而导致失业等社会阵痛。显然,在那个时代,在教育与技术的较量中,技术革命性地建构了新的教育体系,现代学校体系因此而诞生!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因素,技术虽然改变了教育的形式,改变不了教育的初心。在教育与技术的较量中,教育始终坚守着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宗旨。教育与技术的较量,本质上是技术推动教育发展的过程,也是教育适应环境、重构自身和推动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教育的重构,是围绕进一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系、内容的重构。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这样的场景也不过数次。
今天,我们幸运地置身于一场新的、历史性的教育与技术较量的尖峰时刻。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正在革命性地建构信息社会新的政治形态、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相比之下,教育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改变,工业社会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都没有实质改变。信息技术只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徘徊在传统教育之外,而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变革是必然的。这种变革必然成为教育信息化,也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教育与技术再一次较量的序幕已经拉开。面对技术的挑战,上海需要在借鉴世界经验的基础上,凝结上海智慧,开展上海探索。
首先是重塑信息社会的教育理念。在信息社会,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在因材施教,动力源于学习者兴趣。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因此施教成为新的核心教育范式。教育信息化不再仅仅是教育手段的信息化。作为革命性内变量,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引擎和典型特征。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就是教育现代化。其次是重塑信息社会的教育体系。工业社会学校教育体系将被终身学习体系取代,大规模个性化学习构成其主要方式。学校可能不会消失,模式将会改变,为每个人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首要指向。教师不再是工业社会组织方式下教育工厂中的教书匠,而应成为在扁平化、协作式工作环境中的高水平的专业实践者。教师专业的工作模式需要重新组织,发展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培育专业协作文化,激发教师的教育创新精神,助力学生在学习上的成长。这需要发挥教育体系各层面的领导力,包括学校领导力、教师领导力和系统领导力。再有就是信息社会教育内容的重塑。可即用即学的内容被从教育内容中剥离,获取信息和综合解题的能力构成新的教育内容主体;新媒介技术建构新的教育传播符号及组合,进而建构新的教育内容;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知识的聚变现象和裂变现象,推动教育内容革命性重塑;教育内容的冗余和碎片化带来新的隐忧。
信息化推动全球化,共同建构着信息社会的新教育形态,在更高层次推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站在教育与技术再一次较量的尖峰时刻,我们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要为社会的未来需要做好准备,让所有人能共享技术进步、数字化带来的社会福祉;我们也要为教师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让教师职业不仅在经济上有吸引力,还应提升在专业胜任力和自我效能感上的吸引力。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培养更优秀的人。只有面向未来的教育者才能承担起教育未来面临的艰巨
挑战。在这场较量中,我们需要更加发挥教师的匠心之智,调动一线教师和校长的智慧与经验,共同续写上海教育辉煌的新篇章。
仅以此序,致敬正在经历这场教育变革并向过去教育体系宣战的勇士和智者!
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Andreas Schleicher)现任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简称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施莱歇尔先生是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创始人,成人技能调查(PIAAC)、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TALIS课堂视频研究的项目领衔人。作为OECD资深管理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以及主要国家重要的内部教育决策咨询专家,曾获得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的名义颁发的Theodor Hueus奖。美国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杂志《大西洋月刊》称他为全世界的校长,美国教育部部长评价他在我认识的所有人中没有比他更了解全球教育正在面临的问题;英国教育部长称他是英国教育最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