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品·悟爱上阅读中小学生晨读精品选:老城旧事》精选了雨瑞数十篇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小小说和散文。每一段文字,每一篇文章,都能让孩子的心灵和情感得到洗礼与升华。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叙述,如泉水般流过孩子的心灵,给他们以情感的滋润,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真情的爱与温馨。
阅读随想
爱上阅读。阅读能使我们进一步获取智慧,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微信中,有一篇叫《读书的十大好处》的文章流传颇广。它概括的所谓十大好处独树一帜:1.养静气,去躁气;2.养雅气,去俗气;3.养才气,去迂气;4.养朝气,去暮气;5.养锐气,去惰气;6.养大气,去小气;7.养正气,去邪气;8.养胆气,去怯气;9.养和气,去霸气;10.养运气,去晦气。
微信中,还有一篇文章也被大量转发,叫《读书是最好的美容》。文章认为,“人通过读书,在幽幽书香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淡泊,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平和”。的确,打开书,便打开了一扇面对世界的窗口,你读天,无际的长天予你灵性;你读地,宽厚的大地赠你理性。打开书,便打开了一面审视生命的镜子,那扑面而来的真善美令人陶醉。
还是微信中的一篇文章,叫《通过阅读解决自己的困惑》。文章认为,阅读不能仅仅是小清新、轻口味、品时尚的浅阅读,有时还得“重口味”。
阅读即要脚踏实地,要观看现实,了解人类文化的百态,知识的种种。但是只看“大地”那是不够的,还需要仰望星空,还要读读诸如《论语》、《庄子》之类的书,以加深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且不丧失对智慧的信心。
再引用著名作家王蒙先生2013年9月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攻读”的日子哪里去了》中的一段话:离开了阅读,只有浏览与便捷舒适的扫描,以微博代替书籍,以段子代替文章,以传播代替学识,以表演代替讲解,将会逐渐使人们精神懒惰,习惯于平面地、肤浅地接受数量巨大、获得廉价、包含着大量垃圾赝品毒素的所谓信息,丧失研读能力、切磋能力、求真求深的使命与勇气,以至连讨论追究的习惯也不见了,苦思冥想的能力与乐趣也没有了,连智力游戏的水准也降到幼儿级别以下了。这样下去,我们会空心化、浅薄化与白痴化,我们的宝贵的头脑的皱褶将渐渐平滑,我们的“灵”的思辨思维功能将渐渐萎缩,而我们的大脑将只剩下海量获得八卦式的信息然后平面地记忆下来、转销出去的“肉”的能力。
杨绛说得更好: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爱上阅读。阅读提升我们的素养,阅读最终将改变我们的人生。
雨瑞,原名方雨瑞。副研究员。安徽省作家协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学会理事、六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发表小小说、散文三百多万字。中国第一代小小说代表作家之一,安徽小小说领军人物,出版小小说集《别说再见》、《雨瑞精短小说散文逊等。作品多次在各类小小说竞赛中获奖,并入选国内外四十多种小小说选集,其中《断弦》、《写信》被译成英文由外文出版社作为中国小小说代表作品向国外推介。
PART 1 小说部分
别说再见
神秘旅客
寻找阿凡
神探老汪
白眼狼
八公山豆腐传奇
老城旧事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
神算云七
最佳杀兔方案
大师与高足
美丽的期待
逮“狗腿子”
失算
等着参加你的葬礼
盗墓者说之——舅甥
故人
高手
老人·少女·黄昏
大鲁逸事
捷径
进化
断弦
纱门
考察
开窍丸
奇病奇方
同学
转椅
特效药
写信
神医
战争烟云
同志
网恋
冷板凳
留在嘴角的菜渣
破镜
阴影
觅
年度考核
数落
猫
PART 2 散文部分
梦说
谈食
论“潇洒”
“朋友”浅说
逝去的风景破碎的记忆(一)
逝去的风景破碎的记忆(二)
逝去的风景破碎的记忆(三)
逝去的风景破碎的记忆(四)
话酒
海的魅力
桃花坞秋咏
世外桃源——小河村
又见带子
家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