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民震作品自选集》国家一级编剧周民震的作品,此次收入其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
《周民震作品自选集》分为上下册。上册为电影剧本:《苗家儿女》《甜蜜的事业》《心泉》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佳作收录在内。下册为小说、散文和文论。
其中电影剧本《春晖》获1982年全国优秀故事片奖,《心泉》获广西铜鼓奖,《甜蜜的事业》获全国首届少数民族优秀创作奖、广西人民政府特别奖,《三朵小红花》获广西首届民族文艺优秀创作奖,《苗山颂》获1966年中南现代戏汇演优秀节目奖,《邓小平与李明瑞》获广西第三届剧展二等奖、编剧一等奖。
《周民震作品自选集》 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反映不同时代的人情风貌和社会剪影。
自序
周民震/文
凡事都有个起因,出版《周民震作品自选集》也一样。
今年5月在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75周年之际,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和全国电影家协会、北京电影学院的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电影编剧终身成就奖。我荣幸地成为四位获奖者之一(另三位是玛拉沁夫、白桦和王迪),领奖后,有记者采访,我说了八个字:“终身属实,成就过奖”。
85岁的我,16岁参加革命,几十年来除了完成革命授予的工作外,就全扑在这块艰辛的文学土地上耕耘劳作了。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至离休到今,谈不上成果累累,只感到收获平平。我的文学创作主要是三大类,一是创作电影文学剧本20部,其中13部已由各电影制片厂拍成故事片放映,如《苗家儿女》《甜蜜的事业》《春晖》《心泉》等,其余七部均已发表或改为中篇小说出版;二是创作戏剧剧本共14部,如京剧《瑶山春》《苖山颂》、彩调剧《三朵小红花》等先后参加全国或中南区的各种会演巡演并出版;三是发表和出版小说散文和文论计200余篇(诗词不计)。以上的作品中曾有多部获全国及省级奖项。汇集出版书籍16部,约300万字。对于一位老作家是个很寒碜的数字了。
作家中有写小说的写散文的写诗的写童话的,也有写戏剧文学的写电影电视文学的,后者俗称为编剧。莫言在获诺贝尔文学奖致词时说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没错,作家往往是通过说故事来传递自己深层心灵和思想先知的能人,让故事成为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以及对人性和美的诠释,那么作为作家一员的编剧,更应是说故事的高手。因为编剧说的故事不仅仅可用文字来演绎,更是通过具象和灵动的人和情节呈现在观众的耳闻目睹之中。当然这些还要通过导、摄、演、录、美等二度创作才能完成。所以说电影和戏剧是综合艺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但根本的还是那个莫言说的“故事”!故事是脊梁,是主干,故事好,其他都是锦上添花;故事差,其余再好也白搭。所以电影大师夏衍说:好电影首先要有一个好故事,而故事当然是看编剧的本事了。我记得北影老导演陈怀皑曾对我说过一句由衷的话:导演可能把一部好的电影剧本拍成一部差的影片,但不可能把一部差的剧本拍成一部好的影片。他把编剧的担当说得多么透彻到位啊!
这次在北京颁奖期间以及回到地方后,受到媒体和老受众们的鼓励,却有不少中青年的朋友祝贺之余,直接对我说,你的作品大多是上世纪50年代到80、90年代面世的,现在老电影很少放映了,老戏剧也未见重排,早年发表出版的小说散文等更是难得一见。我听了也只好笑颜以对,笑中却有憾感。
“作家是属于时代的。”我不记得是哪位先哲说的,但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跨时代的作家有吗?会有,那是极个别的。在近现代文学史上罕有发现。那么超时代的作家有吗?我想是不会有的。作家生活在自己的时代里,他的作品能完全没有自己所处时代的烙印或色彩吗?那是超人作家,而超人是没有的。经典作品能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它具有那个时代的先进思想和艺术价值,而又因它的优秀经典而有传承或借鉴的必要。每个时代都会产生自己时代的经典,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时代与时代之间的任何事物包括文学艺术,都是互相衔接和交融的,而不是各自独立的。这才有古称“各领风骚……”之说。这就是文学艺术的历史观的铁律。
我虽没有文学艺术的天赋,也并非出身于家学渊源的书香门第。我是在新中国诞生前,由于当时火热的时代潮流推动,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导引,走上了革命与文学的人生征程。记得1947年15岁时,班主任丘行就是一位红军时期参加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在他的培育下,我从热爱进步和革命的中外文学开始,直到参加革命组织和地下党,进行学运斗争。后来被党派到大苖山参加游击战争。解放后又参加剿匪、抗美援朝战争。直到1954年底才转业到地方文化部门工作。革命战争使我与文学的爱好追求交织得更紧密了。
1956年至1957年我连接创作了两部电影文学剧本,《双仇记》在刊物上发表了,《苖家儿女》由上影拍成了故事片。当时写电影剧本在全国还很少,在广西更是首例。这两部剧本的产生与夏衍大师的启蒙教诲大有关系,1956年春,我这24岁的小青年闯进南宁明园饭店的小楼,聆听了夏衍大师的深夜一席谈,可称对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得其真传。
我的一生正处在中国历史进程超大跨步的时代,我的祖国经历了风起云涌天翻地覆而换了人间。我写的作品自然产生在这个风火历练中而面貌更新的沃土上,有着这个时代车轮向前滚动的响声。与大时代相伴,虽然微不足道,但作为时代巨变的参与者和目击者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段风情无限的征程中也有我跋涉的脚印啊!作为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作家,不可避免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时代的人情风貌和社会剪影,反映的角度和深度虽不同,这也正是它有着存在的价值。让当代和后来的人们知道,那个离他们并不太遥远的“昨天”“前天”,先人们是怎么生活的:艰辛和幸福,悲伤和斗争,对爱和美的追求等等。作品里多少都会以作家的真诚反映一鳞半爪,这便是我出版《周民震作品自选集》另一个层面的起因。
这部作品分两部分,上卷为电影文学剧本,在20部中选了七部,其中两部获全国奖,另两部获省级奖。下卷是小说散文和文论。是从我出版的各种小说散文集和文论集中选出来的。自然是觉得它们代表了我的创作思想和风格,而非认为特别优秀。戏剧剧本就不选了。因为戏剧是为舞台写的,读起来的情境感差一些,电影剧本不同,视野极大,作者可以把你带到天涯海角、芸芸众生之中,甚至进入心灵深处,可读性与小说相似。
最后,我想引用元代诗人王冕一首绝句作为结束语:“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留下的是一点清气而非浊气,我还是有自信的,这就足以抚慰老怀了。
周民震:
壮族。广西鹿寨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广西文化厅厅长,广西文联副主席。中共十二大代表,全国第八届政协委员,全国文联第五、六届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文学学会首届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等。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一级编剧。著有电影文学剧本《甜蜜的事业》《苗家儿女》《瑶山春》《周民震电影剧本选》《一幅壮锦》等19部,另有《周民震戏剧剧本选》《周民震散文选》,京剧《瑶山春》,歌剧《归队》,木偶剧《夜明珠》,小说《后台老板》等。《春晖》获1982年全国优秀故事片奖,《心泉》获广西铜鼓奖,《甜蜜的事业》获全国首届少数民族优秀创作奖、广西人民政府特别奖,《三朵小红花》获广西首届民族文艺优秀创作奖,《苗山颂》获1966年中南现代戏汇演优秀节目奖,《邓小平与李明瑞》获广西第三届剧展二等奖、编剧一等奖。 2017年5月荣获“中国电影编剧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