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视野集中于世事人生、伦理政治等价值内容,有一条人本主义的主线;西方文化则偏重于探求知识、科学及其应用,有一条科学主义的主线。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可以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角度入手。其中,“通变”就是一个着眼点。自古以来,我国的有识之士就不怕改变自己,而是处变不惊,对内对外都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兼容并蓄以成就自己。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的文化,才呈现出“马、中、西”汇通的新面貌。无论其中有多少得失曲折、有哪些未尽通达之处,事实都在于,“马、中、西” 汇通正是近代以来中国从被动变主动地面向世界、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正常状态,也是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进入新时代的应有表现。只有如实承认并理解了这种现实,才能真正从实际出发,追求与国情相一致的文化目标,进入一种健康、积极、富有建设性的思考和探索情境。因为,我们的经验和目标,是要使它们融合得更好。
中华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视野集中于世事人生、伦理政治等价值内容,有一条人本主义的主线;西方文化则偏重于探求知识、科学及其应用,有一条科学主义的主线。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可以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角度入手。其中,“通变”就是一个着眼点。
《周易》是凸显中华文化独特精神气质的经典文献之一,其中心思想很明确,就是“易”。《周易》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全书了。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很明确,就是《易经》所说的“易”。“易”即“变”。《周易》所言,皆是国人在生活实践中体会到的,关于如何依靠“通变”来追求善治和平安、幸福的经验与道理。它表达了一套以(国)人为主体,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平安幸福为目标的价值学说。
这套学说认为,人世间的事,有变才能通,国家人民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要通变。当然,变中有所不变,变是为了保持主体的地位及其根本目标的不变。为此,《周易》提供了两条最重要的价值原理和原则:一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二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主阳主刚,“地”主阴主柔(容);“君子”以往多被过度宗法等级化为仅指君主圣人等大人物,如今则可以解释为“一切高尚而成功的人士”。总之,这两条结合起来,就是主张要依天地之道,始终把“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作为根本的目标和尺度,用以实施一切,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做到刚柔并济,阴阳和谐,兴旺发达。
作为中国原创的、最早也最权威的价值哲学书,《周易》所代表的上述思路和取向,显示了中华文化传统的特有风格。数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确是在不断变化中保持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不变精神。这种不变精神的担当者,就是世代接续着的、最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整个中华民族。
拿文化的第一形式——语言和文字来说,中华民族的语言历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作为其统一公共形式的汉语,则从甲骨文的字体和发音开始,经历了从象形到形意兼备,从古代篆隶体到行楷体,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等一系列演化,才形成了现代汉语,且变化仍未结束。而所有这些变化的动力,都是来自人的现实生活,都是为了与国人的生活和追求相适应。
再拿汉语的文学形式来说,从远古神话传说、《诗经》中的民谣,到后来接替兴起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辞、元曲、明清小说,直到现代文学探索,总是在创新着一种又一种形式,引领着一代又一代风骚,并没有一个终结。所有这些变化的动力,同样也都是来自人的生活,与国人的生活和追求相适应。
李德顺,1945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人文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全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会长。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院哲学系主任、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是哲学原理体系改革和发展、价值和价值观念理论、当代文化、法治文化等。代表作有:《伟大的认识工具》《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选择的自我——一位哲学家眼中的人生》《立言录——李德顺哲学文选》《新价值论》《人的家园——新文化论纲》《哲学概论》《与改革同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理路之思》《走向民主法治——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价值体系初探》《走近哲学——练就发现的眼睛》《我们时代的人文精神——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的建构及其意义》等。其中,《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人的家园——新文化论纲》两部著作已被译成英、日文,在国外出版发行。
代序:“通变”与中国独特价值观
第一编 哲学之变
走向新世纪的哲学使命
人类思维面临着变革
捍卫实践唯物主义
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论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主体性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坚硬内核”
多一些学科自觉和理论志气
哲学家如何治学
第二编 价值之变
价值思维的主体性原则及其意义
价值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社会伦理演进与元道德问题
“残疾人的价值”与人道主义
“滑坡”还是“爬坡”?
——道德转型期的观念与现实
超越集体与个人的“二论背反”
从“人类中心”到“环境价值”
道德转型的足迹
——对我国近30年若干伦理事件的评述
怎样看“普世价值”
公平是一种实质正义
——兼论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启示
价值独断主义的终结
——从“电车难题”看桑德尔的公正论
第三编 文化之变
什么是文化
——新文化观要论
科学与意识形态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传统文化与哲学批判
国学:“热”向何处?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
——文化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的思考
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警惕文化沙漠化
被曲解的“知识分子”
走向法治文化
附录一 我与法大校友的第一场“网聊”
附录二 2015宣言·七十述怀